第1章

姬宁 小玫瑰王子 2025-09-09 01:54:14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皇上来信说给我寻了一门顶好的亲事,我奉旨连夜赶回京。想看看到底谁那么倒霉,

被皇上当成了冤大头。谁知回京之后我摔碎了定远侯世子的家传玉佩,

据说那是要送给他未来妻子的。事已至此,我不得不求皇上收回成命,为我和他赐婚。

皇上轻飘飘地瞥了我一眼:“可朕这个,是你自己在双方父亲面前答应要嫁给他的。

”我顿时兴奋起来:“那……我两个都要了?”1皇上的信到西南的时候我爹正朝我吐苦水,

说他一个人养我到这么大不容易,再不嫁人就成了老姑娘,对不起我那早死的娘云云。

我听得很不耐烦,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并向他保证今年之内一定嫁出去。

“你从十七岁开始,每一年都是这么保证的!”我爹半点不信,吹胡子瞪眼瞧我。

“和你一起长大的那群小子儿子都生了,你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他止不住的叹息摇头,

又开始自怨自艾:“怪我,若不是我自请来到西南封地,

你也不会养成了这副不知天高地厚的野性子,也就不会无人敢来蜀王府提亲。

”我撑着头一脸无奈,突然外头一声高喝:“王爷,京城来信了。”这无疑是我的救星。

我顿时来了精神,忙不迭地站起身准备告辞。右脚刚跨出门槛,我爹嗓门贼大,

语气欣喜万分。“女儿啊,你今年嫁出去有望了!”他展开书信放在我眼前,

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花。“皇上听说你还没有嫁人,给你寻了一门好亲事,保证你满意。

”我不禁抽了抽嘴角。虽说我与皇上多年未见了,但他什么脾性我还是清楚的。

要说其中没点什么,我是一万个不信的。偏偏我爹高兴得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

急忙催促我收拾行李回京。“虽然你离开京城快十年了,可皇上还是念着小时候的情分,

连你没成亲这种小事都能知道,亲自给你选了一门好亲事。”我爹摸着胡子感慨着,

我简直没好气。“他能有什么好亲事给我?爹你别忘了前些日子有别国使臣进京和谈。

”我用最大的恶意猜测皇帝此番来信的用意。“别是没有适龄的宗室女,

才想起还有我这个堂妹了吧。”我爹顿时停止感慨,轻斥道:“别胡说,我朝出兵大捷,

楼兰此时派使臣是来求和,哪有获胜国和亲的道理?皇上虽然年轻,治国理政可丝毫不含糊。

”我想了想也是。虽然姬蘅小时候的确坑了我不少事,但那也只是小孩子间的小打小闹。

事关婚姻大事,他应该不会乱来。再说了,他只是给我选了一门好亲事,可到底好不好,

还是需要我自己点头同意才能作数。2我轻车简从地出发了。半路上我嫌马车颠得难受,

走得又慢,便将马车换成了马匹。许久骑马没有这么肆意了,

随我一起的侍女侍卫被我远远甩在身后,只半月我就到了京城。京城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

我牵着马悠闲地逛着,凭着记忆寻到小时最喜欢的一家糕点铺,这么多年过去,

他家的生意依旧红火。我找了个地方将马拴好,摸出钱袋去买我最喜欢的桂花糖糕。

刚接过老板手中热腾腾的糕点,我正开心地往拴马的地方走,

对面一个人神情慌乱地朝我跑来,经过我时将一个布料极好的荷包丢给我。我下意识地接住,

拿着荷包左右看了看,心里正奇怪。现在京城里的人见到好看的姑娘都是随手送荷包吗?

片刻一个家丁模样的男人气喘吁吁地追来,见到我张口喊道:“好你个小偷,

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居然敢偷我家小姐的荷包!走,跟我去见官!”他动手准备来拉我手臂。

我动作敏捷地躲开,一时间想明白了怎么回事,

好言好语地朝他解释:“这是刚才有人经过扔给我的,我没有偷东西。”“强词夺理。

”家丁一脸不信,“荷包在你手上,不是你偷的还有谁?”没一会儿又来了几个人,

为首的是一位姑娘,看她的衣着打扮像是京城的人,相貌却是西域那边的长相。

家丁忙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了那位姑娘。

姑娘神色狐疑地打量着我:“你确定偷我荷包的人是她?”家丁笃定道:“人证物证俱在,

就是她!”我冷笑着:“哪来的人证?我要是偷了你家姑娘的荷包,

怎么会傻得站在这里等你们来抓?”“再说了,你眼神是不是不好啊?那小偷分明是个男人,

我与他身形不一样,衣服颜色不一样,哪哪都不一样好吗?”我当着他们的面抖了抖荷包。

“钱都被拿走了,谁家小偷偷个空荷包啊。”“空口白牙,你说的可不算,

万一你和那人是一伙的呢?”姑娘开口说道,表情倨傲,“你也没有证据证明不是你偷的吧?

可我这荷包的的确确在你手上。”她朝身边的家丁去了个眼神,

“辩解的话还是说给官府听吧。”“等一下!”身后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男音,

还有夹杂着几声痛呼。一时间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到那人身上。

一位约莫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墨发玄衣,身材挺拔,眉眼清朗,

腰间单单挂着一枚极为显眼的玉玦。他踢了一脚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小偷,笑得张扬。

“我有人证。“3没人注意到姑娘的眼神变了。见小偷只顾着痛呼,青年又朝他踢了几脚。

“别叫了,说话。”小偷急忙跪下,老老实实地交代了罪行。姑娘笑得勉强,“多谢世子。

”“和音公主客气了,公主既来到我朝,那便是客人,公主在京城丢了东西,

自然要抓住贼人给公主一个交代才是。”“不过公主,真正的贼人抓到了,

那这位被你们冤枉的姑娘……”青年适当的停顿,抬眼微笑地看向她。

和音公主不情不愿地朝我说了句抱歉,灰溜溜地走了。原来是楼兰的公主,怪不得。

我回过神来,朝青年道谢:“多谢世子还我清白。”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我,嘴角一勾,

荡漾出笑意,连同他右眼下的那颗泪痣也变得格外生动。像是曾在哪里见到过。

我牵起马的缰绳,向他告辞离开。这马不知怎么回事,在路过他时突然发狂,

摆脱我的控制自行跑了。他反应极快,一把拉过我,关心地问道:“没事吧?

”我尚心有余悸,闻言迟钝地摇摇头。他又问我家在何处,方便送我一程。

行李什么的都在阿铃他们那儿,我只带了钱袋与几身换洗衣物,现下连衣服也丢了。

“我住客栈。”我摸了摸腰间,钱袋却不翼而飞。“……”今日出门忘了看黄历,

上面定是写着今日不宜出行。他看出我的窘迫,主动说带我去他家里住。

其实我也并非无处可去,可看他人这么热情,我当即脱口而出一个好字。

绝对不是因为他长得好看,笑起来眉眼弯弯。4我总觉得我应该是认得谢明昭的,

可我对这个名字没有半点印象。鉴于幼时跟着姬蘅横行霸道惯了,

没少欺负京城中同龄的公子小姐,万一谢明昭也是其中的一个,认出我来岂不是很尴尬。

于是在他问我的名讳时,我很是果断地编了个名字。“我叫赵鸢。”姓是母亲的姓,

名则是我的小字,就算到时被拆穿,我也有借口解释。谢明昭问我从何而来。

我半真半假地回答:“我家是蜀地人士,我爹嫌我嫁不出去,

于是我就来京城准备投靠我堂兄。”他闻言抿着唇浅浅笑了笑,竟然有些腼腆。

“姑娘生得花容月貌,怎会嫁不出去。”我故作忧愁地叹了口气:“世子你不知道,

我家那边的女子个个都是好相貌,除此内能操持家务外能挣钱当家,竞争激烈得很。

”“我爹说我性子文静柔婉,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不得男子喜欢。

”我沉浸在自己编造的情节中,丝毫没有发现谢明昭那极力压制住的嘴角,

神情处在一副想笑却不能笑的扭曲之中。说完我的情况之后,我将话题转移到他的身上。

他倒是有一阵的沉默。我猜想着他约莫和我一样在想如何能够诓骗我。

“我十四岁便去了西北,我也是前些日子才回到上京的。”我一愣,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回答。

难怪刚才他与那个和音公主相互认识。人家一直坦荡,我却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情绪一时间有些复杂。我有些惭愧地开口:“我……”脚下石头突然打滑,

我下意识去拉身旁人 却什么也没摸到,就这么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摔得我顿时龇牙咧嘴。

谢明昭见状赶紧来扶我。我的脚不知为何使不上力气,

只能将全身重量借在他来扶我的那只手上。他大约也是踩在了那块石头上,

天旋地转间我和他双双掉进了湖里。我万万没想到谢明昭不会凫水。

幸好这会腿脚恢复了力气,让我能够顺利地将他救上岸来。谢府的下人也在此时匆匆赶到。

最后一丝力气也耗尽,我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脑中快速回想了一遍今日的经历,

只得出一个结论。今日真的不宜出门。5经过昨夜的一顿折腾,翌日我去找谢明昭的时候,

他不幸感染了风寒。瞧着他脸色苍白、全身无力的模样,我心中升起愧疚的同时还有些疑惑。

谢明昭久经沙场多年,身子骨不应该这么孱弱才是啊。像是看穿了我的疑虑,

谢明昭狠狠地咳了咳。一旁服侍谢明昭喝药的仆从向我解释道:“世子幼时曾被人推入水中,

救上来后烧了三天三夜,从此以后世子就对水有很大的阴影,

每次路过有湖的花园宁愿绕远路也不想靠近半分。”他抬手阻止仆从继续说下去,

似乎是有些羞耻,耳根子顿时染上一层浅浅的红色。他扯了扯嘴角:“让你见笑了。

”又是几声撕心裂肺的咳嗽。我又一次为自己的怀疑感到不齿。“咦?

”仆从拿起谢明昭昨天那身玄色衣裳,神色慌张:“世子,玉玦不见了!

”谢明昭闻言猛地从床上坐起,“什么?”仆从仔仔细细地找过了,

丧着脸答道:“真的不见了。”谢明昭想说点什么,却又止不住咳起来,

苍白的脸色被咳得通红。我不明所以:“那块玉玦很重要吗?”仆从抢答道:“当然重要,

那是夫人留给世子的家传玉佩,是要送给未来的世子夫人的。”谢明昭摆摆手,缓过劲来,

费力说道:“估计是掉在湖里了。”我越发愧疚了,

留下一句“我去帮你找回来”便匆匆离开,也不管他如何唤我别去。正值初夏时节,

湖水不算特别寒冷,可泡在水中久了还是有些刺骨。我在湖里找了半个时辰,收效甚微。

谢明昭撑着病体在岸边催促我快上来,我充耳不闻,一心想找到玉玦好减轻心中对他的愧疚。

若不是我,他不会带我回家,也不会因为救我而摔进湖里,玉玦也不会因此掉进湖里。

我听见他语气不明地问我:“赵姑娘,为了我,值得么?”“你说的是什么话?

一切因果都在于我,我帮你找玉玦不是应该的吗?”我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潜下水。

不知是不是我的执着感动了上天,还真叫我找到了。

我半是激动半是不好意思地拿着玉玦递到谢明昭眼前:“找是找到了,

可是……”原本完美无缺的玉玦表面有一道横穿表面的裂纹。谢明昭看也没看,

伸手将浑身湿透的我拉进怀中,紧紧地抱住我。我愣愣地站着,推也不是,抱也不是。

他轻声说了句什么,又松开了我,看我的眼神温柔至极。我想说什么,却狠狠打了个大喷嚏。

回京两日不到,我却遇上这么多的倒霉事。饶是我再不信因果报应,这下也不得不不信了。

还是找个时间去广化寺去拜拜,去去身上的霉运吧。6在谢府静养了十天,

阿铃他们终于进京了。谢明昭和我身上的风寒好得差不多了。我没有理由再继续待下去,

便向谢明昭告辞了。昔日的王府因着许久没有人住的缘故,院中杂草丛生,

收拾还需一段时间。我略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先进宫去见姬蘅。许久不见姬蘅,

他如今变了很多。他明明只着了一身雪青色常服,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却依旧难掩周身的君主威严。这让我意识到他不再仅仅只是姬蘅,

更是坐拥天下、受万民景仰的君王。我朝他下跪行礼:“姬宁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没让我平身,反而冷笑一声,语气不咸不淡:“姬宁,听说你十几天前就已经回京了,

怎么现在才进宫拜见?难道是不把朕放在眼里?”我闻言一下放松了身体,自顾自地站起身,

嬉笑着去拉他的衣袖。“臣妹哪敢不把您放在眼里啊。我一收到你的信就匆匆忙忙赶回来了,

也要给我一些时间休整休整吧,毕竟是面圣,殿前失仪不太好。”他睨了我一眼,

眼神颇有些嫌弃:“行了,看你认错还算诚恳,就不治你的罪了。”“皇兄万岁!

皇兄最好了!”我说着,将从西南带来的特产拿出来,“你还没吃过西南那边的食物吧,

这是小妹此行特意带来的,保证美味。”他瞧了一眼,

有些好奇:“这就是你在信中常常提起的辣椒?”母亲去世之后,父亲请旨前往西南封地,

只因为母亲家乡在蜀地。我幼时常听母亲说起蜀地有一种特别的调料,

用此调料烹饪的食物味道十分美味。因此我随父亲前往蜀地后,

终于尝到了母亲常念叨的火锅,以及辣椒。父亲常常被辣到流眼泪,却还是坚持每天都吃。

我去蜀地之后,与姬蘅书信不断,直到前年他登基后才慢慢减少了书信往来。思及此,

我想到姬蘅信中说的那门好亲事,趁着他现在心情不错,试探一下口风。“对了皇兄,

你在信中说……”我还没说完,他转过身对跟在身后的随侍交代道:“传谢璟入宫觐见。

”吩咐之后他又转身笑着说:“放心吧,朕没忘,正巧一会儿用膳,你们见见。

”我愣了一下,只觉得他刚才说的那个名字有些耳熟。“谢璟?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