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线被夕阳涂抹成暖色调的渐变,高楼玻璃幕墙反射着碎金般的光芒,行色匆匆的人们像是被裹挟在这片流光溢彩里移动的点缀。
林晚缩了缩脖子,将半张脸埋进那条柔软的米白色针织围巾里,试图阻挡微凉的晚风。
耳机里流淌着低沉悦耳的男声,正不疾不徐地讲解着人体睡眠周期的奥秘。
每一个字的吐纳都清晰而稳定,带着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这是她订阅了快两年的科普音频频道“屿声”,主播“屿”是她忙碌一天后最好的解压良药,也是她偷偷学习的对象。
他的声音很特别,并非那种刻意修饰过的华丽,更像经年沉淀的古木,低沉醇厚,带着一种冷静克制的理性,仿佛能轻易抚平焦躁。
但偶尔,在句尾转折或轻声强调时,会流露出极轻微的气音,像羽毛不经意地扫过心尖,听得人耳朵微微发麻,心里却莫名安定。
“……因此,不必为偶尔的失眠过度焦虑,那或许是你的大脑在深夜独有的信息整理与情绪调节方式。”
伴随着一句温和而富有安抚力的结语,背景里极轻的纯音乐渐渐淡出,今天的更新结束了。
林晚意犹未尽地轻轻叹了口气,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点了那个小小的红色爱心,又收藏了本期节目,这才习惯性地滑到评论区。
几乎每期听完,她都会留下几句感想。
今天也不例外,她敲下一行字:谢谢屿先生,今天也被科普和声音同时治愈了。
期待下次更新。
她的ID是“晚风徐徐”,她习惯自称“晚风”。
退出音频APP,微信工作群的提示音恰好响起。
她点开一看,是工作室的老板又在催大家交本周的听音笔记。
林晚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看了一眼时间,赶紧加快脚步走向地铁站。
今天是她入职“星语配音工作室”满一个月的日子,虽然还只是个打杂助理,主要负责整理资料、校对脚本、偶尔帮前辈们做做录音准备,甚至包括订咖啡,但能近距离观察那些她崇拜的配音老师工作,偶尔能接到一两句群杂台词,也让她觉得离自己那个看似遥远的梦想近了一点点。
只是连日的熬夜听音和学习,让她的眼下挂上了淡淡的青黑。
就在她随着汹涌的人流艰难地挤进闷热的地铁车厢时,手机突然激烈地震动起来,屏幕上跳跃着闺蜜苏蔓的名字。
林晚赶紧侧过身,尽量在一片嘈杂中捂住话筒,压低声音:“喂,蔓蔓?
我刚下班,在地铁上呢。
怎么了?
你慢慢说。”
电话那头传来苏蔓火急火燎的声音,背景音还夹杂着键盘噼里啪啦的响声:“晚晚!
救命啊!
这回真的十万火急!”
“你别急,慢慢说,天塌不下来。”
林晚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
“我们这期健康生活专题,临时要加一个三分半钟的医学常识短视频!
脚本、画面都搞定了,就剩旁白!
原定录音的老师重感冒,嗓子急性发炎,根本说不出话!
这会儿我上哪儿找声音好听又有点医学常识基础的人去啊?
预算有限,大咖请不起!
时间紧得要命,明天下午就必须交音!
你……你们工作室有没有合适的新人或者空闲的老师能推荐?
价格好商量!”
医学?
声音好听?
林晚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就是“屿”那把令人过耳不忘的好嗓子,但那是个匿名的神秘人物啊,远水救不了近火。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身体随着车厢轻轻晃动:“蔓蔓,我们这儿的老师档期都排得满满的,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就约好了。
新人嘛……倒是有几个,但医学知识储备可能不太够,你这内容要求专业度高吗?
别念出错了闹笑话。”
“不高不高!
就最基础的心肺复苏步骤普及和常见误区提醒,脚本是我们找医科大的朋友看过的,绝对准确!
主要就是念得清晰、准确、有说服力,声音让人听了有信赖感就行!
我觉得……”苏蔓顿了一下,语气突然带上了一丝试探和兴奋,“我觉得你的声音就挺好听的啊!
你不是医学院没考上才去的传媒大学学配音嘛?
基础总比普通人强吧?
你还老是听那些医学科普音频,耳濡目染也算有点积累吧?
要不……宝贝儿,你来试试?
帮姐妹渡过这个难关!”
“我?
!”林晚猛地一愣,心跳突然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随即又咚咚咚地加速起来,仿佛要挣脱胸腔的束缚。
地铁恰好进站,刺耳的刹车声掩盖了她瞬间的慌乱。
她对着话筒,声音都不自觉提高了半分:“你别开玩笑了!
我才入行一个月,就是个助理,哪能接外面的活儿?
而且那是医学旁白,不是闹着玩的……哎呀,又不是让你配电影主角!
就一个短视频旁白!
声音状态好,吐字清晰,别念错专业名词就行!
真的没那么难!
我相信你可以的!”
苏蔓开始施展她的磨人功夫,“晚晚,最好最美的晚晚,你就当帮帮我嘛!
预算虽然不多,但够你买好几条新围巾了!
而且这也是个锻炼机会啊!
万一你表现好,以后我们这边有合适的活儿还找你呢?”
林晚的心跳依然很快。
拒绝的话在舌尖打转,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但苏蔓的恳求,那个“锻炼机会”,以及内心深处一丝被压抑许久的、渴望被认可的小火苗,都在搅动着她的思绪。
耳机里似乎还残留着“屿”那令人安心的声音余韵。
她深吸了一口气,地铁门打开,涌进来一股更拥挤的人潮。
她被挤得往后踉跄了一步,手指紧紧攥着冰凉的扶手。
“脚本……先发给我看看。”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说,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
“太好了!
我就知道你最靠谱了!
爱你!
马上发你微信!”
苏蔓欢呼一声,立刻挂了电话。
几秒钟后,微信提示音响起,一个PDF文件传输过来。
标题是《“救”在身边:心肺复苏黄金西分钟》。
林晚点开文件,密密麻麻的文字和专业术语瞬间涌入眼帘。
她的手指微微收紧,手心因为紧张而渗出了一层薄汗。
地铁呼啸着穿过黑暗的隧道,车窗玻璃上模糊地映出她带着些许茫然却又隐含期待的脸庞。
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个低沉而令人心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