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失业回乡十月的北京特别冷,坐在会议室里的陈小雅却觉得全身发热。

会议桌上摆着她这个月的工作报告,数据很漂亮,但显然没有用。"陈小雅,

很抱歉通知你这个消息。由于公司战略调整,你的岗位被取消了。"人事经理看着她,

脸上的表情公事公办,"今天是你最后一天,财务那边会结算你的工资和补偿。

"她坐在那儿,脑子一片空白。五年了,从小实习生做到营销主管,

她以为自己已经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上个月还在策划年底的营销方案,

这个月就被告知失业。回到自己工位,同事们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她。

她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五年积累下来的杂物装了一个纸箱子,看起来挺多,

其实也没什么有价值的。一些营销资料,几个小装饰品,还有去年年会拿的保温杯。

下午三点,她抱着纸箱子走出了写字楼。北京的秋天真冷,风一吹,眼泪差点掉出来。

回到租的房子,她瘫坐在沙发上。这个一室一厅的房子月租四千五,没了收入,

这点积蓄撑不了几个月。手机响了,是妈妈。"小雅,最近工作忙不忙?

"她本想说失业的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还好,不太忙。

""你奶奶这几天身体不太好,老是念叨你,说想你了。"妈妈的声音有些担忧。提到奶奶,

陈小雅心里一软。从小到大,奶奶是对她最好的人。"奶奶怎么了?严重吗?

""医生说是心脏不太好,让多休息。你什么时候有空回来看看?""过几天吧,

我这边忙完就回去。"她想等找到工作再回家。晚上十点多,手机突然又响了。

还是妈妈的号码。"小雅..."电话那头妈妈的声音在颤抖,

"你奶奶...下午六点多的时候走了。我一直在医院忙着办手续,现在才有空给你打电话。

"陈小雅握着手机的手僵住了。"奶奶走了,很安详,就是在午睡的时候。

医生说是心脏病突发,没有痛苦。"手机从她手里滑落。她想起上次回家,

奶奶拉着她的手说:"小雅,累了的时候就回家,家里永远有你的地方。

"当时她光顾着玩手机,心不在焉地应着:"知道了奶奶。"现在再也没机会了。

"我马上买票,今天晚上就回去。"她立刻上网买火车票。北京到成都的高铁已经没票了,

只有硬卧。她买了最早一班,晚上11点发车。收拾行李的时候,

她翻出了奶奶给她织的毛衣。深蓝色的,很朴素,但织得特别细致。她抱着毛衣闻了闻,

好像还有奶奶身上淡淡的香味。火车上,她一夜没睡。对铺是个带孩子的年轻妈妈,

孩子半夜哭闹,但她一点也不觉得烦。满脑子都是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回忆。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忙着做生意,她放学后就去奶奶家。奶奶住在一个老院子里,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夏天的时候,奶奶总是搬个小凳子坐在梧桐树下绣花,

她就蹲在旁边看。"奶奶,你绣的是什么?""牡丹花。你看这花瓣,

得用七八种不同的粉色才能绣出层次感。"奶奶一边说一边在绣布上飞针走线,

"从最深的胭脂红到最浅的藕荷色,一点点过渡,这样花瓣才看起来真。""好复杂啊,

我能学吗?""当然能学。咱家祖祖辈辈都是绣娘,这手艺传了好几代了。等你再大点,

奶奶就教你。"但是等她真的大了,心思全在学习上。高中的时候一心想考大学,

大学的时候忙着找工作,工作后又想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每次回家都匆匆忙忙,

奶奶提起教她绣花的事,她总是说:"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现在没有以后了。

第二天早上火车到成都,她在车站打了个车直接回家。司机是个健谈的中年人,

看她提着行李,就问:"姑娘回家啊?""嗯,家里有事。"她不想多说。

"现在在外面打工不容易,我儿子也在上海工作,一年回来一次。

老人家最盼的就是孩子回家。"司机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珍惜跟老人在一起的时间,

过一天少一天。"她点点头,心里更难受了。到了小区门口,楼下聚着一些邻居,

都是她从小看到大的。看见她下车,大家都围了过来。"小雅回来了。"李阿姨握着她的手,

眼睛红红的,"你奶奶是个好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那天晚上她就住在奶奶家,

睡在以前自己的房间里。这个房间还保持着她上大学时的样子,书桌上摆着几本专业书,

墙上贴着明星海报。奶奶一直给她留着,说等她回家住。接下来几天开始办丧事。

奶奶人缘好,来的人很多。有老邻居,有以前一起绣花的姐妹,

还有一些买过奶奶绣品的客人。大家都说奶奶是个好人,手艺好,人品也好。

"你奶奶绣的花真叫绝,我家那幅牡丹图挂了十几年了,颜色还是那么鲜艳。

"一个老太太拉着陈小雅的手说,"可惜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三天后出殡,

在殡仪馆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陈小雅站在最前面,看着奶奶被推进火化炉,

心里空落落的。这个世界上最疼爱她的人,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丧事办完,亲戚们都散了。

妈妈要回自己家,问她什么打算。"我想在奶奶家住几天,整理一下她的东西。""也好,

慢慢整理吧。有什么事就给妈打电话。"妈妈看起来很累,"你也别太伤心了,

人死不能复生,奶奶在天之灵也不愿意看到你这样。"送走妈妈,她一个人待在奶奶家里,

开始整理奶奶的东西。房子很安静,只有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这是个标准的老式两居室,

客厅、厨房、两个卧室,还有一个小阳台。家具都很旧,但奶奶收拾得井井有条。

整理到书桌的时候,她在最下面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檀木盒子。打开一看,

里面整整齐齐摆着五本笔记本。

一本的封面用毛笔写着:"蜀绣技法全集——留给我的孙女小雅"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翻开第一页,奶奶工工整整的字映入眼帘:"小雅,奶奶知道你在外面闯世界,有出息。

但是奶奶有个心愿,咱家这门手艺传了五代了,不能在奶奶这里断了。

这些笔记是奶奶花了两年时间整理的,从最基础的劈丝到最难的双面绣,

每一种针法都写得清清楚楚。奶奶走了以后,这份传承就交给你了。"她继续往下翻,

每一页都记录得非常详细。第一章是材料和工具:"蜀绣用的丝线必须是真丝,

最好是桑蚕丝。颜色要正,不能有杂色。劈丝的时候要有耐心,

一根丝线要劈成32股甚至***股,越细越好。刚开始会劈断,

多练习就好了..."第二章是基础针法:"齐针是最基本的针法,针脚要整齐,长短一致。

起针和落针的位置很重要,

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第三章是配色技巧:"配色是蜀绣的精髓,

同一种颜色要有深浅变化。绣花瓣的时候,花心用深色,花边用浅色,

中间过渡要自然..."每一页都画着详细的图解,针法的走向、颜色的搭配,

连绣花绷子怎么拿都画得清清楚楚。她能想象奶奶在昏暗的台灯下,

一笔一画写这些笔记的样子。一共五本笔记,厚厚的,记录了蜀绣的所有技法。

从简单的花草到复杂的人物,从传统图案到创新设计,奶奶都写得很详细。

最后一本还夹着几张照片,是奶奶年轻时的绣品,每一幅都像艺术品一样精美。

翻到最后一本的最后一页,奶奶的遗言让她泪如雨下:"小雅,

奶奶这辈子就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现在学蜀绣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奶奶相信,

只要有人用心学,用心传,这门手艺就不会断。你在外面见过世面,

也许能想出更好的办法让更多人知道蜀绣的美。"她合上笔记本,走到客厅。

桌上还摆着奶奶没绣完的作品——一幅芙蓉锦鲤图。芙蓉花绣了一半,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

每一片都用不同深浅的粉丝绣成。这时她才真正意识到,奶奶是个多么了不起的艺术家。

接下来的几天,她完全沉浸在奶奶的笔记里。原来蜀绣起源于汉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每个传统图案都有特殊的寓意:芙蓉锦鲤代表富贵有余,梅花仙鹤象征高洁长寿。

一个星期过去了,现实问题不得不面对。她必须找工作,银行卡里的钱撑不了多久。

她投了几份简历,但都石沉大海。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睡不着,月光透过窗帘洒在桌上,

照亮了那幅芙蓉锦鲤图。忽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现在网络直播这么火,

为什么不能教绣花?蜀绣这么美,如果在镜头前展示出来,一定会吸引很多人关注。

而且她有奶奶留下的这些宝贵资料,这是别人没有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她以前做市场推广,

最擅长的就是包装和推广。如果把蜀绣包装成时尚的手工艺品,说不定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第二天一早,她就出门了。先去银行把存款转到成都,然后直奔春熙路的电子城。

"我想做直播,需要什么设备?""做什么类型的直播?""教手工艺,绣花。

给她推荐了一整套设备:4K高清摄像头、专业直播声卡、电容麦克风、三个LED补光灯。

"这一套3000。"她咬咬牙,刷卡买下。回到奶奶家,她开始精心布置直播间。

背景墙挂上奶奶最精美的几幅绣品,桌上铺了一块深红色的绒布,

各种颜色的蚕丝线按照彩虹的顺序整齐摆放。调试设备花了整整一下午。

最终效果很满意:画面清晰,就连丝线的光泽都能清楚地看到。她想了很久,

最后决定账号叫"蜀绣传人小雅"。个人简介写着:"传承千年蜀绣技艺,

让非遗文化重焕光彩。"开播前,她对着镜子练了无数遍开场白。她深吸一口气,

点击了开播按钮。屏幕上出现"直播间已开启"的提示,右上角显示观看人数:0。

但她一点也不紧张了。就像奶奶常说的,绣花要有耐心,一针一线,慢慢来,

总能绣出美丽的图案。第二章 网红起步第一次直播的时候,陈小雅紧张得手都在抖。

"大家好,我是小雅,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门古老的技艺——蜀绣。

"右上角显示的观看人数是0。她还是坚持说了下去。"这是我奶奶的作品。

"她拿起桌上那幅芙蓉锦鲤图,"每一片鳞片都是用不同深浅的红线绣出来的,

这种渐变效果机器是做不出来的。"观看人数跳到了1。她心里一阵激动:"欢迎这位朋友!

"过了几分钟,弹幕区终于出现了第一条消息:"这真的是手绣的?好精美!""是真的!

这是我奶奶绣了一辈子的手艺。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她开始演示最基础的劈丝。

用指甲轻轻一撕,丝线分成两半。"还不够,还要继续劈。

"有人在弹幕里问:"为什么要搞这么麻烦?"她拿出两块绸布,一块用粗线绣了几针,

一块用细线绣了几针:"大家看看区别。粗线绣出来像用马克笔画的,

细线绣出来就像工笔画。""哇,真的不一样!""主播讲得很专业啊。

"她开始演示基本针法:"这是齐针,最简单的一种。针脚要整齐,就像排队一样。

"她拿起绣花针,一针一针地绣着。一朵小花的轮廓慢慢显现出来。"好神奇!

""这得练多久?""其实基本针法不算太难,关键是要有耐心。我奶奶说,

蜀绣绣的不只是花,更是绣娘的心。心急绣不出好东西。"第一次直播持续了两个小时,

最高在线人数达到了23个。直播结束后,她瘫坐在椅子上,但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一个星期下来,她的粉丝数涨到了156个。这些粉丝都很活跃,每天直播都有人来捧场。

"小雅老师,我想学蜀绣,但是不知道哪里买材料。"一个叫"梅花三弄"的粉丝问道。

"要不这样,我去找找好的供应商,大家一起团购?"很快就有二十多个人报名。

她跑遍了成都的市场,最后找到了一家专业的丝线厂。老板王师傅六十多岁,

听说她要推广蜀绣,特别支持:"材料我按成本价给你,就当支持传统文化。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