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沈惊尘有时会在深夜惊醒,梦回十五岁那年的深秋。冷雨敲打着破败的庙宇,
血腥味混杂着泥泞的气息,少年蜷缩在神龛后,听着外面歹徒的狞笑步步逼近。
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直到一道身影破窗而入,青衫猎猎,剑光如练,
像一道劈开阴霾的惊雷,将所有的恐惧斩得粉碎。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她。她转过身,
雨水顺着她利落的发梢滴落,额角有一道细小的伤口,渗着血,
却丝毫掩不住那双眼睛里的亮。她问他:“没事吧?”声音清冽,像山涧的泉水。许多年后,
沈惊尘成了权倾朝野的定北侯,而那个雨夜救了他的青衫少女,成了他的夫人,苏倾绝。
世人只知定北侯夫人温婉贤淑,持家有道,却无人知晓,她是沈惊尘年少时,唯一的英雄。
第一章 寒夜逢生景泰十三年,深秋。沈惊尘那时还不是定北侯,
只是京城沈家不受宠的二公子。母亲早逝,父亲沈太傅眼中只有嫡长子沈惊鸿,他自幼体弱,
性子也沉闷,在偌大的沈府里,像株不起眼的青苔。那年他十五岁,被嫡母以“祈福”为名,
打发去城郊的青云寺小住。谁知行至半路,遇上了山匪。护卫拼死抵抗,终究寡不敌众,
马车翻进深沟,他被忠心的老仆藏进附近一座废弃的山神庙,自己则引开了匪徒。
冷雨越下越大,沈惊尘裹紧了单薄的外衣,牙齿还是忍不住打颤。
他能听到外面匪徒回来的脚步声,粗鲁的咒骂声,还有……老仆最后一声凄厉的惨叫。
绝望像冰冷的雨水,一点点浸透他的四肢百骸。他想,自己大约是活不成了。
沈府不会在意他的死活,父亲或许只会皱皱眉,然后感叹一句“命薄”。“搜!仔细搜!
那小崽子肯定藏在附近!” 匪徒头目粗暴的声音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
神龛的布幔被粗暴地扯开。沈惊尘闭紧了眼,浑身抖得像筛糠。就在这时,
“哐当”一声巨响,破旧的窗户被人一脚踹开!狂风裹挟着冷雨灌入,带来一阵清冽的气息。
沈惊尘下意识地睁开眼,只看到一道青色的身影,快得像风。剑光!他从未见过那样快的剑。
不是戏台上花架子般的招式,每一剑都精准狠厉,带着破风的锐响。匪徒们还没反应过来,
就已经惨叫着倒下。血溅在斑驳的神像上,诡异而震撼。不过片刻功夫,
刚才还嚣张跋扈的匪徒,就已尽数被制服,或死或伤,再无威胁。雨还在下,
庙宇里只剩下雨水滴答的声音,和沈惊尘自己粗重的喘息。那道青衫身影转过身。
沈惊尘这才看清,那是个少女,看上去比他大不了几岁,身形纤细,却挺得笔直。她收了剑,
剑穗上的银铃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衫,
勾勒出单薄却坚韧的轮廓。她额角有一道伤口,血混着雨水滑落,
却让她那双眼睛显得愈发清亮。“你……你是谁?” 沈惊尘的声音干涩发颤。
少女走到他面前,蹲下身,目光落在他苍白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没事吧?
有没有受伤?”她的声音很干净,像雨后初晴的天空,驱散了沈惊尘心中的恐惧。
“我……我没事。” 沈惊尘摇摇头,看着她额角的伤,“你的伤……”“小伤,不碍事。
” 少女不在意地抹了一下,反而让血痕更明显了些。她环顾了一下四周,“这里不安全,
我送你出去。”沈惊尘点点头,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因为惊吓过度和寒冷,腿一软差点摔倒。
少女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力道不大,却很稳。“我叫苏倾绝。” 她一边扶着他往外走,
一边报上名字。“沈惊尘。” 他低声回应,心里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苏倾绝。雨幕中,
少女扶着他,一步步走出破败的庙宇。她的背影不算高大,
却给了沈惊尘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他看着她被雨水打湿的青衫,
看着她握剑的手上指节分明,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原来,女子也可以这样厉害,
这样……让人安心。苏倾绝送他到了青云寺山门外,那里已有闻讯赶来的沈府护卫。
看到沈惊尘平安无事,护卫们又惊又喜,连忙上前道谢。“多谢姑娘相救,敢问姑娘芳名,
日后我沈家定当报答。” 领头的护卫恭敬地说。苏倾绝摆摆手:“举手之劳,不必挂怀。
” 她看了沈惊尘一眼,“此地已安全,你随他们回去吧。”沈惊尘看着她,想说些什么,
比如问问她的住处,比如想让她留下姓名地址好日后报答,可话到嘴边,
却只变成了一句:“你的伤……”苏倾绝笑了笑,
那笑容在雨雾中像绽开的一朵清冷的花:“真的没事。” 她说完,
转身就融入了茫茫雨幕中,青衫一闪,便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串渐行渐远的银***。
沈惊尘站在原地,望着她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动弹。雨水打在他的脸上,他却感觉不到冷。
那一夜,青衫、剑光、带血的额角,还有那句“没事吧”,像烙印一样刻进了他的心里。
他想,他一定要再找到她。第二章 京华寻踪沈惊尘回到沈府后,大病了一场。高烧不退,
梦里全是那个雨夜的场景,还有苏倾绝那双清亮的眼睛。病好后,他像变了个人。
不再像从前那样沉默寡言,而是开始主动读书,甚至向父亲提出,要请武师教他强身健体。
沈太傅有些意外,但也乐得见他“开窍”,便允了。沈惊尘练得很刻苦,常常累得倒头就睡。
他知道,自己从前太弱了,弱到只能蜷缩在神龛后等待死亡,
弱到连向救命恩人说声谢谢都做不到。他要变强,变得有能力保护自己,
也有能力……去寻找她。他派人去打听苏倾绝的下落。可“苏倾绝”这个名字,
在偌大的京城,乃至周边州县,都太过普通。有人说见过一个擅使剑的青衫女子,
有人说曾在某个镖局见过类似的人,但每次循着线索找过去,都失望而归。日子一天天过去,
沈惊尘从十五岁长到十八岁。他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眉宇间也褪去了少年的青涩,
多了几分沉稳。他在学业上也颇有精进,连一向对他冷淡的沈太傅,
也偶尔会对他露出赞许的目光。只是,寻找苏倾绝的事,却一直没有进展。他几乎要以为,
那个雨夜的相遇,只是一场梦。直到十八岁那年的上元节。京城的上元节格外热闹,
花灯如昼,人流如织。沈惊尘难得被允许出门,带着小厮在人群中闲逛。
走到一处猜灯谜的摊子前,他停下了脚步。摊主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手里拿着一盏走马灯,
上面写着一个颇为刁钻的字谜。周围围了不少人,都皱着眉苦思冥想。沈惊尘正看得出神,
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一个清冽的声音:“是‘微’字。”他猛地转过头。灯火阑珊处,
站着一个少女。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长衫,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眉目清秀,
眼神明亮。虽然比三年前长高了些,褪去了些许稚气,
但沈惊尘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是苏倾绝!他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血液仿佛瞬间冲上了头顶。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有些紧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摊主哈哈一笑:“姑娘好才思!这盏灯归你了!”苏倾绝接过走马灯,
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在灯火映照下,格外动人。“苏姑娘!” 沈惊尘终于鼓起勇气,
叫出了她的名字。苏倾绝闻声转过头,看到沈惊尘时,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显然是没认出他来。也是,三年前的他,又瘦又小,面色苍白,如今却已长成挺拔的少年郎,
她认不出也正常。沈惊尘有些失落,但还是上前一步,拱手道:“苏姑娘,还记得三年前,
青云寺附近的山神庙吗?”苏倾绝这才恍然,仔细打量了他几眼,点了点头:“原来是你。
你……长这么高了。”听到她记起来了,沈惊尘心中一阵狂喜,
脸上却努力保持平静:“那日多亏姑娘相救,沈某一直感念在心,四处寻访姑娘下落,
想报答姑娘的恩情。”“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苏倾绝淡淡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疏离。
“对姑娘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却是救命之恩。” 沈惊尘诚恳地说,
“不知姑娘如今何处落脚?改日沈某定当登门拜访,以谢当日之恩。
”苏倾绝似乎不想多说自己的情况,含糊道:“我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不必麻烦了。
”说完,她像是想尽快结束这场对话,微微颔首:“夜深了,我先告辞了。”“苏姑娘!
” 沈惊尘连忙叫住她,“至少……让我知道你在哪里,万一以后有什么难处,
我也好……”苏倾绝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些许复杂的情绪。
她沉默了片刻,道:“我暂时住在城西的‘听风小筑’。不过,我不喜欢被人打扰。
”“我明白!我绝不会贸然打扰!” 沈惊尘连忙保证。苏倾绝没再说话,
转身融入了熙攘的人群中。这一次,沈惊尘没有再让她消失在视线里,他让小厮悄悄跟上去,
确认了她确实走进了城西那处僻静的宅院。听风小筑。沈惊尘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
仿佛握住了失而复得的珍宝。他知道,她似乎不想被打扰,但他不会再像三年前那样,
眼睁睁看着她离开。这一次,他要抓住机会。
第三章 渐生情愫沈惊尘没有立刻去听风小筑拜访,他遵守着自己的承诺,
没有去打扰苏倾绝。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她,时常会派小厮去听风小筑附近打探,
得知她似乎以教附近的孩子读书识字为生,偶尔也会替人抄写些东西,日子过得简单而清贫。
这让沈惊尘有些心疼。他想象不出,那个在雨夜中飒爽英姿的少女,竟然过着这样的生活。
他开始想办法,既能帮到她,又不显得刻意。他听说苏倾绝替书铺抄写经文,
便托人将京中最大的那家书铺的抄写活计,都送到了听风小筑。
他听说她教的孩子们缺少笔墨纸砚,便以“沈府助学”的名义,让小厮送去了一大批。
他听说她偶尔会去后山采药,便悄悄让人将后山那些陡峭危险的地方,
都清理出一条安全的小路。他做这一切,都极为小心,从未留下自己的痕迹。他怕唐突了她,
更怕她觉得被冒犯。苏倾绝并非愚钝之人,日子久了,自然察觉到了不对劲。
那些凭空多出来的活计,恰到好处的帮助,总让她觉得背后有人在默默关照。
她隐约猜到可能是沈惊尘,但没有证据,也便没有点破。直到一个月后,
她去城中最大的书铺交抄好的经文,恰好遇到了前来“视察”的沈惊尘。
书铺老板见到沈惊尘,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去:“沈二公子,您来了!”沈惊尘看到苏倾绝,
也有些意外,随即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苏姑娘。”苏倾绝看着他,
又看了看书铺老板恭敬的态度,心中那点猜测得到了证实。她拿着刚结算的酬金,
走到沈惊尘面前,语气平静:“这些日子的活计,是你安排的吧?”沈惊尘被戳穿,
也不隐瞒,坦然承认:“我只是……想为姑娘做点什么,报答当日的救命之恩。”“我说过,
不必了。” 苏倾绝的眉头微微蹙起,“我苏倾绝虽然清贫,
但还不至于要靠别人的施舍过活。”她的语气带着一丝疏离和倔强,让沈惊尘心里一紧。
他连忙解释:“我没有施舍的意思!我只是……只是觉得姑娘的字写得极好,
那些活计本就需要人做,交给姑娘,是书铺的福气。”苏倾绝看着他,眼神清亮,
仿佛能看透他的心思。沈惊尘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脸颊微微发烫。“沈公子的好意,
我心领了。” 苏倾绝顿了顿,将手中的酬金递给他,“这些钱,还请沈公子收回。以后,
不必再费心了。”沈惊尘没有接,反而后退了一步:“这是姑娘应得的酬劳,与我无关。
若是姑娘觉得不妥,那便当我欠姑娘一个人情,日后姑娘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沈某万死不辞。”他的语气真诚,眼神恳切。苏倾绝看着他,沉默了片刻,
终究还是收回了手,转身道:“告辞。”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沈惊尘有些无奈,
却也松了口气。至少,她没有把钱还回来,说明她并没有完全拒绝他的好意。这次之后,
沈惊尘没有再刻意安排活计,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他时常会去听风小筑附近的茶馆坐一坐,
装作偶遇的样子,和苏倾绝说上几句话。他会和她聊诗词,聊古籍,聊京城里的趣闻。
他发现苏倾绝不仅剑法高超,学识也颇为渊博,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她聊天,
总能让他感觉豁然开朗。苏倾绝起初对他还有些戒备,但渐渐地,
发现沈惊尘并非那些纨绔子弟,他温文尔雅,学识出众,而且对她始终保持着尊重和距离,
便也渐渐放下了心防。偶尔,她也会回应他几句,甚至会在他遇到难题时,
不经意地提点一二。沈惊尘的心中,像有一颗种子在悄悄发芽。他对苏倾绝的感情,
早已超出了报恩。他欣赏她的坚韧,喜欢她的聪慧,迷恋她偶尔展露的笑容,
甚至……想起她握剑时的样子,会心跳加速。他知道,自己大约是喜欢上她了。这份喜欢,
小心翼翼,藏在每一次“偶遇”的问候里,藏在每一次不经意的关心里,
藏在每一次目送她背影的目光里。他不知道苏倾绝是否能察觉到,
也不知道这份感情是否有结果。他只知道,能这样远远地看着她,偶尔和她说上几句话,
就已经很好了。只是,他没想到,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场风波,
正悄然向他们袭来。第四章 风波乍起那年夏天,京城里出了一件大事。
吏部尚书张大人在自家府邸被人暗杀,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只在死者手中,
发现了一枚断裂的玉佩。此事震动朝野,皇帝下令彻查。负责此案的,正是沈惊尘的父亲,
沈太傅。沈太傅查了许久,都没有头绪。就在这时,有人举报,说曾在张大人遇害前几日,
看到一个身穿月白长衫的女子,在张府附近徘徊。这个描述,
让沈惊尘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月白长衫的女子……像极了苏倾绝。他不愿意相信,
苏倾绝那样的人,会做出暗杀朝廷命官的事。可流言蜚语一旦传开,便如野火燎原。很快,
就有人将矛头指向了苏倾绝。有人说,她来历不明,形迹可疑;有人说,她会武功,
有作案的能力;甚至有人添油加醋,说曾看到她和张大人有过争执。一时间,听风小筑周围,
多了许多窥探的目光。苏倾绝的日子,变得艰难起来。那些原本让她教孩子读书的人家,
开始对她避之不及;书铺也不敢再让她抄写东西。沈惊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几次想去听风小筑看望苏倾绝,都被小厮拦住了。“二公子,现在外面流言四起,
您这个时候去见苏姑娘,怕是会引火烧身啊!老爷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 小厮劝阻道。
沈惊尘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如今在沈府的处境好不容易有了些改善,
若是被卷进这桩命案里,后果不堪设想。可是……他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苏倾绝被人污蔑,
置之不理?那个在雨夜中救了他的英雄,那个他放在心尖上的姑娘,
他不能让她受这样的委屈。“我不管。” 沈惊尘语气坚定,“她是无辜的,
我不能让她一个人面对这些。”他换上一身普通的衣服,避开了耳目,悄悄来到了听风小筑。
院门紧闭,门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有些日子没人打理了。
沈惊尘轻轻敲了敲门:“苏姑娘,是我,沈惊尘。”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吱呀”一声开了。
苏倾绝站在门内,脸色有些苍白,眼下有淡淡的青影,显然是这些日子没休息好。
看到沈惊尘,她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沈公子怎么来了?
不怕被人看到吗?”“我不在乎。” 沈惊尘看着她憔悴的样子,心疼不已,“外面的流言,
你别放在心上。我相信你是无辜的。”苏倾绝看着他,眼神复杂:“你相信我?”“嗯。
” 沈惊尘重重地点头,“我认识的苏倾绝,不是会随便杀人的人。”听到这句话,
苏倾绝一直紧绷的肩膀,似乎微微松动了些。她侧身让开:“进来吧。”院子里很安静,
只有几株花草在角落里默默生长。进屋坐下,沈惊尘才发现,屋里陈设简单,
甚至可以说是简陋。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书架,上面放着几本书,除此之外,
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东西。“这些日子,委屈你了。” 沈惊尘低声说。
苏倾绝给他倒了一杯水,摇摇头:“没什么委屈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总有一天,
他们会知道真相的。”“可那一天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沈惊尘急道,
“我父亲正在查这个案子,我可以帮你……”“不必了。” 苏倾绝打断他,“这件事,
我自己能处理。我不想连累你。”“我们之间,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 沈惊尘看着她,
“当年你救我的时候,难道想过会被我连累吗?”苏倾绝一怔,说不出话来。
沈惊尘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凉,带着薄茧。他能感觉到她微微一颤,却没有抽回。
“倾绝,” 他鼓起勇气,叫了她的名字,“相信我,我一定会帮你洗清冤屈的。
”他的眼神坚定,语气诚恳。苏倾绝看着他,心中某个地方,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触动了。
这些日子,她承受了太多的质疑和冷眼,沈惊尘的信任,像一道温暖的光,
照进了她冰冷的世界。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有些低:“好。”得到她的应允,
沈惊尘心中一阵欢喜。他开始利用自己在沈府的便利,悄悄打探张大人命案的消息。他发现,
那枚断裂的玉佩,并非张大人所有,而且上面刻着一个特殊的标记,
像是某个江湖组织的信物。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苏倾绝。苏倾绝看到那枚玉佩的拓印时,
脸色微微一变。“怎么了?你认识这个标记?” 沈惊尘连忙问。苏倾绝沉默了片刻,
缓缓道:“这个标记,属于‘影阁’。”“影阁?” 沈惊尘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一个杀手组织,行事隐秘,手段狠辣。” 苏倾绝的语气有些凝重,“看来,
张大人是被影阁的人杀的。他们故意留下这个标记,又让人把线索引到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