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府看病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士兵们动作迅速地解下马鞍上的软垫,小心翼翼地将李大人抬上去,徐政紧随其后,翻身上马前,又回头看了苏果儿一眼。

那目光依旧清冷,却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探究,仿佛要将她从粗布衣裙到沾着药粉的指尖,都细细打量个明白。

“记下此处药铺地址。”

徐政对着随从低声吩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苏果儿耳中。

随从连忙点头,从怀中掏出纸笔,快速记下 “洛阳城郊王家药铺” 几个字,又朝苏果儿拱了拱手,才跟着队伍匆匆离去。

人群渐渐散去,留下满地马蹄印和几滴暗红的血迹。

小桃跑到苏果儿身边,拉着她的手小声说:“清和姐,刚才那个徐御史好凶啊,他不会找你麻烦吧?”

苏果儿摇摇头,指尖还残留着刚才给李大人诊脉时的触感 —— 脉搏虽弱但己稳住,三七粉应该能暂时止住内出血,只要后续护理得当,性命无忧。

她更在意的是徐政的反应,那个男人的眼神太过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让她莫名有些不安。

“没事,我们救了人,他不会为难我们的。”

苏果儿勉强笑了笑,转身帮王郎中收拾散落在地上的草药,心里却悄悄提起了警惕 —— 看来在唐朝,行事还是要更谨慎些,尤其是涉及到官员,万一暴露了现代医术,后果不堪设想。

当天傍晚,药铺快关门时,一个穿着青色短打的小厮提着食盒走了进来,对着王郎中躬身行礼:“请问是王家药铺吗?

小人是御史台的差役,奉徐御史之命,来感谢苏姑娘今日相救之恩。”

苏果儿正在碾药,听到 “徐御史” 三个字,动作顿了顿。

小厮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两碟精致的点心(一碟桂花糕,一碟杏仁酥),还有一小袋碎银子,约莫有二两重。

“这是徐御史的一点心意,还请苏姑娘收下。”

小厮笑着说,“徐御史还说,若是李大人后续有需要,还请苏姑娘多费心。”

王郎中连忙看向苏果儿,苏果儿沉吟片刻,对小厮说:“点心和银子我不能收,救死扶伤本就是医者的本分。

至于李大人的情况,若是后续有疑问,派人来问便是,我知无不言。”

小厮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拒绝,犹豫着说:“姑娘,这是徐御史的心意,您要是不收,小人回去不好交代啊。”

“你就告诉徐御史,我救李大人,不是为了钱财。”

苏果儿语气坚定,眼神清澈,小厮看着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小人就如实回禀徐御史。

只是这点心…… 姑娘就收下吧,是御史台后厨刚做的,还热着呢。”

苏果儿看着那碟散发着桂花香气的糕点,想起自己穿越过来后,每天吃的都是粗粮和咸菜,最终还是松了口:“那我就收下点心,多谢徐御史了。”

小厮走后,小桃拿起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眼睛一亮:“哇,好甜!

清和姐,你看徐御史也没那么凶嘛,还送我们点心呢。”

王郎中却皱着眉头,对苏果儿说:“清和,你今天的举动太冒险了。

那个李大人一看就是高官,徐御史又是监察御史,专门查官员过错的,你跟他们扯上关系,怕是会惹上麻烦。”

苏果儿知道王郎中是为她好,点了点头:“老伯,我知道您担心。

我当时看到李大人情况危急,没多想就上前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话虽这么说,苏果儿心里却明白,她和徐政、李大人的交集,恐怕不会就这么结束。

果然,三天后的清晨,徐政的随从又来了,这次是来请苏果儿去驿站给李大人复诊的。

“苏姑娘,李大人醒了,就是还觉得胸口闷,徐御史请您过去看看。”

随从态度恭敬,比上次客气了许多。

苏果儿犹豫了一下,王郎中在一旁说:“去吧,小心点,别多言。”

苏果儿跟着随从来到驿站,驿站门口守卫森严,士兵看到随从,都恭敬地放行。

走进驿站后院的一间厢房,徐政正坐在桌边看书,看到苏果儿进来,放下书站起身,语气平淡:“苏姑娘来了,李大人在里间。”

苏果儿点了点头,走进里间,看到李大人靠坐在床上,脸色比上次好了不少,只是嘴唇还是有些苍白。

看到苏果儿,李大人连忙坐首身体,拱手道:“多谢苏姑娘那日相救,大恩不言谢!”

“李大人不必多礼,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苏果儿走到床边,伸手想为他诊脉,又想起 “男女授受不亲” 的规矩,动作顿了顿。

李大人看出了她的犹豫,笑着说:“姑娘是医者,不必拘泥于这些小节,救命之恩在前,哪还顾得上这些。”

苏果儿这才放心地伸出手,搭在他的手腕上 —— 脉搏比上次有力了许多,节奏也平稳了,内出血应该己经止住了。

她又问了几个问题,比如饮食、睡眠、胸口闷的程度,李大人都一一回答。

“大人恢复得不错,只是还需要静养,不能劳累,饮食要清淡,多喝温水。”

苏果儿收回手,说道,“我再给您开一副调理的方子,喝上五天,应该就能痊愈了。”

徐政不知何时也走进了里间,站在一旁静静听着,看到苏果儿开方子时,用的是王郎中给她的毛笔,字迹虽然不算工整,却很清晰,药方上的药材都是常见的滋补药材,配伍合理,不像江湖游医的胡来方子。

“苏姑娘的医术,是家传的吗?”

徐政突然开口问道,目光落在她的脸上,似乎想从她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苏果儿握着毛笔的手顿了顿,心里快速思考 —— 不能说现代,也不能说没师承,否则会被怀疑是骗子。

她抬起头,平静地说:“我小时候跟着祖母学过一些医术,祖母去世后,我就自己看书琢磨,算不上什么家传,只是略懂皮毛。”

这个理由还算合理,徐政没有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李大人的身体,就拜托苏姑娘多费心了。”

从驿站回来后,苏果儿松了口气,徐政虽然疑虑多,但似乎没有恶意。

接下来的几天,她每天都会去驿站给李大人复诊,调整药方,李大人的身体也一天天好转,对她愈发感激,还说等他痊愈后,要向朝廷举荐她。

苏果儿连忙拒绝,她只想在唐朝安稳地活下去,不想卷入官场纷争。

李大人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再坚持,只是给了她不少钱财,苏果儿推辞不过,只收下了一部分,用来改善她和小桃一家的生活。

这天,苏果儿从驿站回来,刚走到药铺门口,就看到一个穿着华丽襦裙的女子站在门口,身边跟着几个丫鬟和侍卫,气质雍容华贵,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小桃看到那女子,连忙拉了拉苏果儿的衣角,小声说:“清和姐,那是韩国夫人,听说她是当今圣上的亲戚,住在城外的别院,很有势力的。”

苏果儿心里一惊 —— 韩国夫人,武顺?

她在历史书上看到过,武顺是武则天的侄女,后来成了唐玄宗的宠妃之一,她的女儿就是后来的杨贵妃杨玉环。

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遇到她。

就在苏果儿愣神的时候,韩国夫人转过身,看向她,嘴角带着温和的笑容:“你就是苏果儿苏姑娘吧?

我听李大人说,你医术高明,特意来请你去我府上,给我看看身体。”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