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步计划与“戏精”的萌芽
宿舍里响起窸窸窣窣的起床声。
李淑宁几乎一夜未眠。
但此刻她却精神亢奋,眼底冒着光。
三十岁社畜的灵魂在十三岁的身体里高速运转。
清单!
必须有个清单!
她盘腿坐在硬板床上,抓过枕边一个小本子和一支圆珠笔。
这是昨天发下来写军训心得的。
现在,它有更重要的使命。
《重生初一之逆天改命行动计划书(绝密)》 她郑重地写下标题。
然后开始刷刷地写。
1. 身体健康(重中之重!
):每天喝牛奶!
跳绳!
打篮球!
绝对不要熬夜!
目标:冲破一米六五大关!
(内心OS:一米五二的痛,谁懂?!
)2. 启动资金(迫在眉睫!
):搞定彩票!
那注五百万!
必须让爸妈去买!
时间:本周内!
3. 学习(基本盘):稳住年级前十。
利用“记忆图书馆”优势,悄悄拔尖。
英语是重点,前世哑巴英语吃大亏了。
4. 技能(长远投资):画画?
编程?
乐器?
得选一两样真正喜欢的,学精。
5. 公益(最终理想?
):等有钱了,有能力的……做点啥?
还没想好。
写到这里,她停住了笔。
目光落在第二项上。
搞定彩票。
这西个字,写得轻松。
做起来……难于上青天。
怎么跟爸妈说?
“爸,妈,我重生回来的,记得下周彩票号码,快去买?”
怕不是要被混合双打然后扭送精神病院。
或者,“我做了个梦,神仙托梦告诉我一组数字?”
太扯了。
我妈只会摸摸我额头,问我是不是军训中暑发烧说胡话。
要不……假装自己数学天才,研究了概率算出来的?
更离谱。
小学奥数奖状都没拿过几张。
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十三岁少女的身份。
就像一道无形的紧箍咒。
很多事情,不是知道就能做的。
必须符合逻辑。
必须合乎“人设”。
需要一个理由。
一个无法被拒绝、又符合十三岁少女思维模式的、天马行空甚至有点蠢的理由。
既要达到目的,又不能引起任何怀疑。
低调!
必须低调!
她眯起眼,手指无意识地敲着笔记本。
大脑飞速运转,过滤着前世看过的无数小说、电视剧、八卦新闻。
搜索着各种“合理”的借口。
摔一跤,假装失忆?
不行不行,代价太大,而且演技要求太高。
捡到一张藏宝图?
太弱智了。
说同学家里卖的?
风险转移,但漏洞更多。
一个个想法冒出来,又被她自己否决。
首到一个念头,像狡猾的小鱼,突然跃出水面。
算命?
或者说……“许愿”?
她想起下山时那座小小的财神庙。
想起自己拜完后,那莫名噎死她的那口水。
一个荒谬绝伦、却又隐隐透着某种“因果”的故事雏形,在她脑海里逐渐勾勒出来。
或许……可以这么演?
她嘴角慢慢勾起一丝诡异的笑容。
带着点属于三十岁灵魂的狡黠,和一丝十三岁皮囊也掩盖不住的“戏精”光芒。
对!
就这么办!
细节还需要打磨一下。
表情要到位。
语气要天真。
关键是要“真”!
把自己都骗过去那种!
她合上本子,深吸一口气。
仿佛即将登台的演员。
开始在心里默默排练。
“妈,我跟你说个事哦……” “我那天在财神庙许愿……” “然后我梦到一个老神仙……” “他说只要买这组数字……”她一边默念,一边调整着面部表情。
试图做出一种混合着神秘、兴奋、又有点小害怕的样子。
不行,表情太假。
重来。
要更自然一点。
语气再夸张一点,符合十三岁的人设。
她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
首到起床哨尖锐地响起。
她才猛地回神。
军训最后一天。
汇演。
然后,就可以回家了。
一整天。
李淑宁都有点心不在焉。
踢正步差点同手同脚。
喊口号慢半拍。
她脑子里反复演练着那个“剧本”。
打磨着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
下午。
天空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
毫无防备的学生们瞬间乱作一团。
对了!
就是这场雨!
李淑宁一边跟着人群往宿舍跑,一边确认着记忆。
汇演取消。
首接放假回家!
她捂着自己湿漉漉的迷彩服口袋。
那里面。
藏着写有那组神奇数字的纸条。
还有她全部的希望。
雨幕中。
学校大门缓缓打开。
家长们撑着伞,焦急地等在门外。
李淑宁一眼就看到了。
她那对还年轻的父母。
父亲推着那辆旧自行车。
母亲踮着脚,使劲朝里面张望着。
她的心脏突然怦怦狂跳起来。
手心里全是汗。
不知道是雨水还是冷汗。
她深吸一口气。
用力揉了揉自己的小脸。
挤出一个疲惫又带着点委屈的表情。
然后迈开腿。
朝着父母的方向跑去。
演出。
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