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大会扬名
原本无人问津的他,一下子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镇里的干部们,无论是真心赞赏还是心怀嫉妒,都不得不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科员刮目相看。
而对陈宇来说,这只是他踏上新征程的起点。
很快,他就接到通知,要在全镇干部大会上发言,分享此次事件的经验与感悟。
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露脸机会,但对陈宇而言,更多的是压力。
毕竟,台下坐着的都是镇里的领导和资深同事,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
大会那天,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严肃。
陈宇早早来到会场,坐在角落,心里反复琢磨着自己的发言稿。
他看着陆续走进来的同事们,有的对他投来友善的目光,点头示意;有的则眼神复杂,不知心里在打着什么算盘。
随着镇党委书记林强的一声 “会议开始”,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林强书记先是简单回顾了此次***案的情况,对陈宇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
“小陈同志虽然刚到我们镇政府不久,但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责任心。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冷静思考,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志学习。”
听到书记的表扬,陈宇感觉脸颊微微发热。
他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向讲台。
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双双眼睛,有期待,有审视,还有些隐隐的怀疑。
陈宇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稳住。
“各位领导、同事们,” 陈宇的声音虽然略显紧张,但依然清晰有力,“这次能够协助调查清楚物资***问题,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我只是在整理账目时,多了个心眼,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而真正让我坚定追查下去的,是我想到那些本应得到救助的困难群众,可能因为这些***行为而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心里就觉得难受。”
说到这里,陈宇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一些,他想起那些在村里见到的贫困家庭,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与坚定。
“我知道自己只是个小科员,人微言轻,但我相信,只要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再小的力量也能发挥作用。
在调查过程中,我也害怕过,担心自己惹上麻烦。
可是一想到那些需要救助的老人、孩子,我就告诉自己,不能退缩。”
台下的听众们开始交头接耳,有的轻轻点头,似乎被陈宇的话触动。
陈宇看到这一幕,信心大增,继续说道:“通过这次事件,我也意识到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漏洞。
就拿物资管理来说,流程不够透明,监督不够到位,才给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可乘之机。
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每一份救助物资,都承载着困难群众对我们政府的信任,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陈宇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我建议,以后建立更加完善的物资管理和监督制度,让每一笔物资的流向都清清楚楚。
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责任心,不能因为事情小就敷衍了事。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把工作做到位,才能真正为清水镇的发展,为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陈宇发言结束,会场先是安静了几秒钟,随后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林强书记带头鼓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陈同志的发言非常精彩,既有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又有切实可行的建议。
我们就是需要这样有担当、有想法的年轻干部。”
散会后,不少同事围上来,对陈宇表示祝贺和赞赏。
“小陈,没想到你年纪轻轻,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以后可得多向你学习。”
一个年轻同事笑着说道。
陈宇连忙谦虚地回应:“别打趣我了,我还有很多要跟大家学习的地方呢。”
然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王富贵黑着脸,在一旁小声嘀咕:“哼,不就是运气好,发现了点问题嘛,有什么好得意的。”
这话被陈宇的好友张正义听到了,他皱了皱眉头,走到王富贵面前:“老王,话可不能这么说。
小陈为了这件事,费了多少心思,担了多大风险,你心里清楚。
年轻人有能力,就应该得到肯定。”
王富贵被怼得哑口无言,冷哼一声,转身走了。
陈宇看到这一幕,心中明白,自己虽然这次出了风头,但也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
不过,他并不在意,他更关心的是自己提出的建议能否被采纳,能否真正改善镇里的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陈宇惊喜地发现,镇里真的开始着手完善物资管理制度。
他被邀请参与制度的制定和讨论,与其他有经验的同事一起,对物资的采购、存储、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和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陈宇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细心的特点,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建立电子物资台账,方便实时查询和监督;设立群众监督热线,让民众参与到物资管理的监督中来。
随着物资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陈宇在镇政府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他主动申请参与其他民生项目,希望能为镇里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然而,树大招风。
陈宇的积极表现,让一些习惯了按部就班、混日子的同事感到了威胁。
他们开始在背后说陈宇的坏话,说他爱出风头,想借此往上爬。
这些流言蜚语渐渐传到了陈宇的耳朵里,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晚上,陈宇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有些低落。
他不明白,自己努力工作,为的是让清水镇变得更好,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理解呢?
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是张正义打来的。
“小陈啊,我听说那些流言蜚语了,你别往心里去。
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是为了工作,为了群众,就别怕别人说三道西。”
张正义的话,像一股暖流,涌上陈宇的心头。
“张哥,谢谢你。
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心里有点委屈。”
陈宇感慨地说道。
挂断电话后,陈宇抬头看着夜空,深吸一口气。
他告诉自己,不能因为这些流言就退缩。
他想起自己刚到镇里时的初心,想起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心中又充满了力量。
回到家后,陈宇坐在书桌前,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他明白,光是埋头苦干还不够,还得学会处理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他决定,以后在工作中,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多与同事沟通交流,争取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天上班,陈宇主动找到那些对他有意见的同事,真诚地与他们交流。
“我知道最近大家对我有些看法,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
我做这些,真的不是为了出风头,只是希望我们镇能发展得更好,让大家的工作更有成效。
如果之前我的做法让大家不舒服了,我向大家道歉。”
陈宇的真诚,让那些同事有些不好意思。
其中一个同事说道:“小陈,其实我们也知道你是为了工作好,就是看你太积极了,心里有点不平衡。
以后咱们一起努力。”
经过这次沟通,办公室的气氛变得融洽了许多。
陈宇也更加专注于工作,他参与的几个民生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老旧社区的改造工程顺利推进,道路修缮也提前完成,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然而,就在陈宇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更大的挑战悄然降临。
镇里接到通知,江阳市要开展基层工作创新评比活动。
这对清水镇来说,既是一个展示成果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果在评比中表现出色,将会得到市里的更多支持和资源;但如果搞砸了,不仅会影响镇里的声誉,还可能影响未来的发展。
林强书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陈宇,希望他能带领团队,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
陈宇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明白,这将是他面临的又一场硬仗,而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