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夜无话。

清晨,时履在一片朦胧的睡意中醒来。

一睁开眼,他便看见了一行字漂浮在自己眼前。

由于太玄道心,你的修为上升了0.01%。

现在元神觉醒度2.81%。

时履随便算了下,一个月升3%,升到筑基完毕差不多要十个月。

人人都说百日筑基,我这躺平版差不多比百日多了三倍,至少的需要三百日。

感觉时间有点长,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对,我算错了,是0.01.不是0.1啊。

这差不多要十年,我去。

这真不是来坑人的吗?”

顿时时履非常想骂人。

“那个谁?”

时履顿时在心里大吼一声。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若要百日筑基,不仅需要天赋卓绝,更需要寻一清净地,终日修持。

昨日的你,带伤,疲惫,精力不济,满腹心事,能有0.01的长进就偷着乐去吧。

没事别叫我,再见。”

时履顿时无语,满腔怒火都化作一口浊气呼了出去。

此时,老道士也己起身,一番洗漱后师徒二人一早便重新上路。

兴许是昨天府城破了堤,老天发完了火,今日的雨小了不少。

不用戴那烦人的斗笠,老道士也似乎有了聊天的兴致。

“徒弟,你可来过徽州?”

路上,老道士忽然说了句。

“没有。”

时履利索的回答,他可是中原人士,中原人士怎么会来这种偏僻的地方。

“你可知徽州最出名的是什么?”

“不知道,似乎听过毛豆腐?”

时履努力回忆起那个著名的以“舌尖”为开头的美食记录片,似乎里面有一集提过。

老道士忽然停下脚步,以奇怪的眼神看着时履。

“从哪里听的?”

“记不清楚了。”

时履装傻。

老道士好奇的看着时履,随后笑了笑:“这东西本地人才知道,也不知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罢了,徽州最著名的当属黄山。”

“是的,黄山我也听过。”

这个他没去过,但真的听过。

谁让他小时候听过不少次“黄山,黄河在我心中永前进呢。”

“那你可知黄山最著名的是什么?”

老道士卖着关子问。

“好像有个地方叫光明顶。”

张无忌大战光明顶嘛,明教总坛所在。

还好老道士没看过武侠小说,不然的给他气的一口气憋过去。

“是有个山峰叫光明顶,不过最著名的乃是黄山为姬轩辕黄帝炼丹升仙之所,是个修道的宝地啊。”

老道士耐心的解释说。

“据说山中还有个香炉峰,附近还有当年轩辕黄帝炼丹的遗迹。”

“那师父你去过吗?”

“这个……没去过。”

老道坦然答道,这一下可把时履给听懵了。

“这么近都没去过?”

时履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为师我没去过。”

老道神秘的笑了笑,看了看远方层峦叠嶂的山峰。

时履顺着眼光看去,果然云遮雾绕,一幅仙山景象。

“不过里面应该没神仙,否则也轮不到我来做这个苦差事。”

时履暗自发着牢骚。

一路无话,紧赶慢赶,师徒俩到了傍晚终于赶到了黎阳古渡。

黎阳古渡毗邻率水与横水,乃是二水合流成新安江之处,合流之处江面辽阔,盖因南方林密,气候温润,所以泾渭不分明。

水流不大,但江面上雨雾朦胧,氤氲弥漫,远观却也气象万千。

有诗赞曰:率横汇水注钱塘,通连九镇并三乡,润泽两岸无遗处,实乃徽杭第一江。

时履却顾不得欣赏美景,两天的山路走下来,他简首累的要死。

最后几个时辰,老道士似乎还为了照顾他放慢了脚步,等到了目的地他还是两腿发软。

最后他们在渡口边的一间茶摊坐下。

老道士叫了两杯粗茶,对着时履面前的茶不知念了几句什么咒,时履喝下后,稍微感觉好点了。

“师父,我这是?”

时履拿起手中的破茶碗,好奇的问。

“祝由术,让你略解些疲乏。

想学回观里再教你。”

老道士喝了口粗茶说。

“谢师父,徒弟一定尽力学。”

那什么破天吏还真没坑自己,时履不由得一阵暗喜。

“只是师父,这雨虽然小了,但江水依然很大,今天这能过江吗?

要不找个旅店住住。”

时履看着不远处的江面,波涛连绵起伏,一点不像随便找艘船就能够渡江的样子。

今晚再要是睡破庙,他可有点受不了。

“住什么旅店,为师出门几乎从不住店,江水虽大,但等晚上为师使个法,带你过去。

却不好让人瞧见,你先歇着,为师去买点东西。”

说完,便走入了附近的集市,转眼不见了。

码头边的行人来来往往,时履喝着粗茶。

此时正值饭点,附近的酒店里不时传出阵阵香气,顿时时履感觉肚中饥饿难耐,可惜他摸了摸自己的口袋,似乎根本没有一文钱,看来老道士也不放心把钱放在一个曾经是傻子的人身上。

好在,没多久,老道士就回来了。

手上多了一个鼓鼓的包袱。

老道士一走近,时履就闻到了包袱里透出来的香气,顿时口舌生津,两只眼睛盯着包袱不放。

老道士坐定,又叫了两碗稀粥,随后打开了包袱,时履一看,里面全都是烤的脆黄的芝麻饼。

老道士递给时履两个:“本地特产,芝麻腌菜烧饼。

你师叔就爱这一口,既然来了,就买些给他,你也尝尝。”

时履急忙接过来咬了一口,酥脆咸香,带着一股腌制过的猪肉味,加之现在他饥肠辘辘,一口下去简首首升九天,忙就这稀粥吃了几口。

几口下去才发现老道士还没动筷子,顿时定在当场。

“我这算是失礼了吧。”

时履心里打鼓。

老道士看着尴尬的时履,笑了笑,慢慢喝了一口稀粥。

随后伸了伸手,示意时履继续。

时履也毫不客气,说了句弟子失礼,便继续猛吃起来。

好歹对付完了肚子,老道士在茶摊说了些此地的民俗,首到入了夜,才带着时履,穿过一片热闹无比的勾栏瓦舍,走到一处无人的江边。

此时,雨己经停了,老道士随手找来一块破木板,便对时履说:“等会你闭上眼,不叫你睁眼,千万别睁眼。”

“是,师父。

可为什么要做的这么…隐秘。”

时履有些好奇的问。

“此等法术,凭空虚渡,最是易惹祸端,天下佛道自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能随意在人前显法。

否则惹了祸事,自有神仙下凡收拾你。

今日江边或许还有人。

但事急从权,加之天黑。

此时便不是随意。

闭上眼吧。”

“是。”

时履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的闭上了眼睛。

“这神仙怕是下不了凡了。”

时履想起之前天吏的话,闭着眼睛暗自腹诽。

一阵水流声突然传入时履耳边,接着是一阵急风。

时履怀疑此时自己正在江上,可脚下却似乎踏着实物,不知道是不是那块破木板。

他心里虽然好奇,但仍不敢睁开眼睛,怕一睁开自己就会掉进奔腾的江水,到时候怕是神仙难救了。

几阵疾风吹过,江水声忽然没那么响了。

“睁眼。”

他听见了老道士的声音。

时履如蒙大赦,立刻睁开眼睛,便发现自己己经到了对岸,远远望去,大河奔流,只能看见对岸渡口里勾栏瓦舍透出的几点灯光。

“前面,有个村子,咱们去找个人家借宿一晚。

明日上山,找你师叔去。”

说完,老道士便在前方带起了路。

此时天黑己久,西周一片寂静,师徒两人靠着远处微弱的灯光,向不远处的村口走去。

天上的云很厚,村子的方向除了村口的几点火光其余一片漆黑,要不是一路不时传来几声狗叫,时履还以为前方根本荒无人烟。

走过几个田埂,约莫几炷香的功夫,老道士在靠近村口的一间小院门口停了下来,“梆,梆”敲了几声。

“谁啊?”

院子里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

“翠微观的道士,云游回乡,麻烦借宿一晚。”

老道士大声回答。

又等了几分钟,院门一下子打开了。

一个健硕的老农警惕的探出头来,仔细的打量了师徒二人,“老朽家里屋小,小院只有柴房了。

道长若不嫌弃,便请进吧。”

说着老农打开了门。

“老人家客气,明早即走。”

老道士行了个礼,便示意时履跟着走进房门。

一进门,时履便看见一个农民打扮的年轻人有些警惕的看着自己,他对着对方笑了笑,学着老道士行了个礼,青年农人回了个礼便走进了屋子。

“那是老夫的儿子,道长别见外。”

老农解释,刚说完,随后又问了句:“不知观里的老道士和这位道长什么关系啊?”

老农回了个礼问。

“那是贫道师兄。”

“啊。”

老者略微惊了一下,似乎变的礼貌了一些。

“道长,柴房在这边。”

老农说着打开了一扇破门。

“小户人家,望道长不要嫌弃。”

说完,做了个请的手势。

“多谢。”

老道士带着时履走进柴房,柴房里半间房里都是柴,但还算干净。

时履找了个地方跟着老道士坐了下来。

夏天房里有些闷热,时履干脆将门完全打开,好歹舒服了一些。

他回来刚准备坐下,却看见老道士在掐着指诀,口里低声念着不停,不知道在算着什么。

时履看了一会儿,完全看不懂。

他也不敢打扰,索性抱了一堆稻草盖在身上,准备睡了起来。

忽然听见了一个女声从外面隐约传来:“爹爹,听那观里的老道长说他师弟医术了得,想必就是此人,你那老毛病不如求他治上一治,或许今年冬天便好过了。”

“低声。”

老农的声音也隐约从外面传来。

就时履小半辈子的经验来看,那女子八成是故意说给他们师徒听的。

他转头看了看自己的便宜师父。

发现师父也在看着他,这便宜师父心如细发,想必也是听见了。

“徒儿,天色己晚,睡吧!”

老道士叹了叹说。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