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龙生九子

玦上砚痕 风随君辞 2025-08-17 13:45:18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景耀城的夏日常有雷阵雨,今儿也不例外。

豆大的雨珠砸在靖安王府的青石板上,溅起半尺高的水花,打湿了廊下挂着的紫藤花串,连空气里都浸着股潮湿的土腥气。

萧玦就坐在廊下的梨花木椅上,手里捏着枚白玉棋子,却没往对面的棋盘上落。

他微微垂着眼,长而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衬得那张本就俊朗的脸添了几分说不清的落寞。

他这模样落进旁边侍立的青竹眼里,让青竹心里首打鼓。

自家主子今儿从宫里回来就不对劲,没像往常那样拉着人去斗蛐蛐,也没提去城南的醉仙楼喝新酿的梅子酒,就这么安安静***了快一个时辰,跟换了个人似的。

“主子,”青竹犹豫着开口,递上一碗温好的酸梅汤,“这是后厨刚炖的,加了冰,您尝尝?”

萧玦没接,指尖的玉棋子被他摩挲得发亮,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往心里钻。

他恍惚间像是没听见青竹的话,目光越过雨幕,落在王府那座不算高的假山上——那假山的形状,竟莫名让他想起了十几年前紫宸殿的藻井。

也是这样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

那会儿他还在娘胎里,周遭是温温热热的一片,能模糊听见外面的人声,还有母亲轻轻哼着的调子。

他总觉得身边挤得慌,有个小小的身子挨着他,暖烘烘的,他便下意识地往那边凑,像是这样就能更安稳些。

可后来那暖烘烘的感觉忽然变了,周遭的温热像是被抽走了似的,一阵接一阵的挤压涌过来,疼得他蜷缩起身子。

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轰隆”一声炸响,仿佛就在耳边,他吓得猛地一挣——再睁眼时,己是刺眼的光亮。

他听见了自己的哭声,响亮得很,像是要把胸腔里的气都喊出来。

可没等他看清周遭的景象,就被一双略显粗糙的手抱了起来,塞进另一个温暖的怀抱。

乳母的声音带着笑:“十殿下哭声真亮,瞧这精气神,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

他本想扭着身子再看看,却被一阵更微弱的哭声勾了神。

那哭声细得像根丝线,断断续续的,就在不远处。

他费力地歪过头,看见另一张乳母怀里也抱着个襁褓,那里面的小婴孩比他瘦些,小脸皱巴巴的,闭着眼哼哼,连哭声都透着股没力气的模样。

后来他才知道,那是他的双胞胎哥哥,九皇子萧珩。

他们是一同在皇后腹中长大的双生子,萧珩先他片刻落地,他紧随其后。

按说双胞胎皇子降生,是天大的喜事,可这份喜没能维持多久。

三日后,宫里的太医捧着脉案跪在地上,脸色惨白。

皇后抱着萧珩坐在床榻上,指尖颤抖地抚过萧珩的小脸——才三天的功夫,萧珩那原本就瘦小的身子竟更单薄了些,眼尾泛着淡淡的青,呼吸也轻得像羽毛,稍稍动一下就累得哼唧,竟是少见的早衰之相。

“怎么会这样?”

皇后的声音发颤,眼泪啪嗒掉在萧珩的襁褓上,“本宫怀他们时,太医都说康健得很,怎么生下来就……”为首的老太医磕了个响头,声音艰涩:“娘娘,九殿下这是……先天禀赋不足,像是……像是在母体中未能得足滋养。”

这话一出,殿里霎时静得落针可闻。

皇帝就站在旁边,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他原本还因得了双生子而难掩喜悦,此刻看着襁褓里弱不禁风的萧珩,又瞥了眼不远处乳母怀里正蹬着腿、哭声依旧洪亮的萧玦,眼神骤然冷了下来。

“未能得足滋养?”

皇后猛地抬头,目光像淬了冰的刀子,首首扎向萧玦的方向,“是了!

定是他!

他是后出来的,定是在本宫肚子里就抢了阿珩的营养!

是他把阿珩害成这样的!”

她的声音又急又厉,带着撕心裂肺的痛,震得殿梁上的灰尘都簌簌往下掉。

乳母被她这模样吓得一哆嗦,下意识地把萧玦往怀里紧了紧。

皇帝没说话,只是盯着萧玦看了许久。

那眼神里没有半分初为人父的温情,只有失望,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嫌恶。

末了,他沉沉叹了口气,摆了摆手:“罢了,将十皇子抱去偏殿养着吧,别让他惊扰了九皇子。”

就这一句话,像一道无形的墙,把萧玦和那所谓的“万千宠爱”彻底隔开了。

往后的日子,他成了宫里最尴尬的存在。

皇后见了他从没有好脸色,有时甚至会冷不丁地落下句“讨债鬼”;皇帝也鲜少召他去跟前,偶尔见了,也只是淡淡问几句功课,眼神里总带着些疏离。

所有的好东西,先是紧着萧珩。

萧珩身子弱,太医说要用人参补,库房里最上等的野山参就流水似的往九皇子寝殿送;萧珩喜欢新奇玩意儿,西域进贡的琉璃盏、江南织造的云锦扇,皇帝都会先让萧珩挑。

而他萧玦呢?

仿佛生来就是为了衬托萧珩的金贵。

乳母不敢对他不好,却也不敢对他太好,给他的点心总是比萧珩的少一块,给的衣料也总是比萧珩的差一等。

宫里的宫人太监最是会看眼色,见皇帝皇后不疼他,待他也渐渐怠慢起来,有时见了他,甚至都懒得弯腰行礼。

他起初不懂,只觉得委屈。

他跑去问乳母,为什么母后不抱他?

为什么父皇不看他?

乳母只是红着眼眶摇头,让他别问,也别往心里去。

后来他长大了些,听宫里的老嬷嬷私下议论,才慢慢拼凑出当年的事。

她们说,是他抢了九哥的生机,是他害得九哥生来就受苦,说他是“不祥之人”。

那些话像小石子,一颗一颗砸在他心上,砸得生疼。

他试过解释,有次趁皇后去看萧珩,他凑过去拉皇后的衣角,小声说:“母后,儿臣没有抢九哥的东西,儿臣不知道……”可皇后只是猛地甩开他的手,眼神冷得像寒冬的冰:“滚开!

若不是你,阿珩怎会成这样?

你还有脸来见本宫!”

那一次,他摔在冰凉的地砖上,手肘磕出了血,可他没哭,只是盯着皇后抱着萧珩转身的背影,心里那点对“母爱”的念想,一点点凉透了。

再后来,他就不解释了。

他开始故意往“纨绔”的路上走。

他拉着宫里的侍卫去御花园斗蛐蛐,把好好的花圃踩得乱七八糟;他偷偷溜出宫,去醉仙楼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敢跟吏部尚书家的公子在大街上比谁的马跑得快;他把太傅教他的功课扔在一边,抱着话本在假山后睡大觉……他做得越来越出格,景耀城里人人都知道,南诏国的十皇子萧玦是个扶不上墙的纨绔,骄纵跋扈,不学无术。

可没人知道,他故意在御花园斗蛐蛐,是因为那天有侍卫说要去给九哥的院子栽新花,他怕他们动静大吵到九哥休息;他跟吏部尚书家的公子赛马,是因为那公子暗地里说九哥是“短命鬼”,他气不过才跟人较上了劲;他把功课扔在一边,是因为太傅总拿他跟九哥比,说九哥虽体弱却勤勉,他听着心烦,倒不如索性不学了。

他做这一切,一半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活得自在,一半是想替九哥挡些东西。

旁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这个“纨绔皇子”身上,说他的坏话,骂他不成器,自然就少些人盯着体弱的九哥嚼舌根了。

只是偶尔夜深人静时,他也会对着月亮发呆。

他想起刚降生时那震耳的雷声,想起皇后怨怼的眼神,想起皇帝疏离的态度,心里还是会泛起一阵说不清的涩。

他也想被人疼啊。

“主子!

主子您怎么了?”

青竹慌张的声音猛地把萧玦从回忆里拽了出来。

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竟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掌心被那枚玉棋子硌出了几道红痕。

“没什么。”

萧玦松开手,将玉棋子扔回棋盘,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他抬起头,脸上己没了方才的落寞,反倒扯出一抹惯常的、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只是那笑意没到眼底,“许是方才打了个雷,走神了。”

青竹这才注意到,方才雨幕里确实劈过一道闪电,紧接着就是声炸雷。

他松了口气,又赶紧道:“主子要是嫌吵,奴才去把窗关上?

或是回内室歇会儿?”

“不必。”

萧玦站起身,拍了拍衣摆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目光重新投向那片雨幕,语气轻得像被风吹散的烟,“这点雷声算什么,当年在宫里……比这响多了。”

青竹没听清他后面那句嘀咕,只当他是嫌雨声烦,正想再劝,却见萧玦忽然转过身,挑眉道:“走了,别在这儿坐着发霉了。

去备马,咱们去醉仙楼,听说今儿新来了个唱曲儿的,嗓子亮得很。”

那模样,又恢复了往日里那个张扬跳脱的十皇子,仿佛方才那片刻的落寞只是青竹的错觉。

青竹虽还有些疑虑,却也只能应道:“是,奴才这就去!”

看着青竹匆匆离去的背影,萧玦脸上的笑慢慢淡了下去。

他抬手抹了把脸上不知何时沾上的雨丝,指尖冰凉。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可他这第十子,从降生那天起,好像就注定了要活在阴影里。

雨还在下,雷声隐隐地滚在云层里。

萧玦望着远处被雨雾笼罩的景耀城宫墙方向,轻轻嗤笑了一声。

罢了,纨绔就纨绔吧。

至少这样活着,能轻快些。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