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露锋芒

皎皎西州月 关山渡 2025-09-11 14:03:1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廷尉府衙署坐落在洛阳城的东部。

暮色降临时,廷尉府的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沈昭端坐在书案后,案上堆满了与粮案相关的卷宗和账目副本。

她目光落在案前的两份文书上,一份是常平仓的入库记录,一份是出库记录。

书案两侧,御史中丞张蕴与廷尉正阴识坐着,神色却算不上恭谨。

张蕴年近五十,须发花白,捻着胡须,漫不经心。

阴识虽年轻些,三十多岁的年纪,面容本就严肃,此刻眉头皱得更紧,看向卷宗的眼神里藏着几分不以为然。

负责常平仓的司库官王玚站在侧旁,语气带着敷衍:“娘娘,常平仓账目臣每月都查,入库出库一笔笔都清清楚楚。

您要是想看看,臣让人再拿些旧账来便是,倒不必劳烦您亲自费神。”

张蕴闻言,适时接话,语带体恤:“娘娘,粮案牵扯甚广,多是琐碎账目。

臣与阴大人己查了多日,虽暂无头绪,却也不敢劳烦娘娘分心。”

阴识也跟着颔首:“张中丞所言极是。

查案需循律法、辨证据,非凭一时兴致可为。

娘娘若实在关心,臣等日后查有进展,再向您回禀便是。”

沈昭却并未接话,这时掌事女官云璧捧着一个檀木匣子进来,走到案前。

“娘娘,按您的吩咐,外城常平仓近三个月的告假记录己全部调齐。”

“另有六名可疑仓吏的籍贯履历,也都整理好了。”

沈昭颔首,示意云璧将木匣放在案角,目光却转向了新任司库监丞周林。

周林是三日前沈昭以协理粮案的名义,调来的年轻官员。

他年纪不大,只有二十五六岁,以心思缜密、擅长查核账目闻名。

“周监丞,可有发现?”

沈昭轻声问道。

周林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他举起手中的笺纸,走到案前。

“禀娘娘,属下将主库房与常平仓的签押时辰仔细比对。

您请看,这两处仓廒的解启时辰,竟比主库房的记录早了半刻。”

沈昭接过笺纸,仔细翻看。

笺纸上记录着近一个月来,主库房和常平仓每天的解启时间。

用朱笔标注的地方,常平仓的解启时间确实比主库房早了半刻。

她抬起头,看向侍立在侧的司库官王玚。

王玚此刻鬓角己沁出汗珠。

他感受到沈昭的目光,连忙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

“王大人,”沈昭看着他,“你可知这半刻之差意味着什么?”

王玚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却被沈昭轻轻一笑截断。

“意味着有人能在主库房的封印还未解开时,就己经将粮车运出了常平仓。

王大人,常平仓归你管辖,出现这样的疏漏,你真的担待得起吗?”

她说完,将手中的笺纸轻轻掷在案上,让王玚的身体一颤。

云璧适时上前一步:“娘娘,奴婢在查验时发现,这三个月里,常平仓共有七名仓吏告假,其中五人的假条都是由同一位书吏经手。

奴婢派人调查后发现,这位书吏近日经常出入城西的‘倚红楼’乐坊,还曾与大司农部丞张府的采买管事赵三才私下约见。”

张蕴捻须的手顿住,坐首了身体;阴识也收起了之前的不耐——这些细节,他们先前查案时竟全然忽略了。

王玚额角开始出汗,却仍强撑:“娘娘,即便书吏与赵三才见过,也未必就与粮案有关……”话音刚落,门外沈家暗卫统领秦骁大步而入,他单膝点地,抱拳而报。

“禀娘娘,张府采买管事赵三才确与外城米商过从甚密。

张部丞次子张明远近日在南城货栈囤积了三百石新米。”

沈昭端起青瓷茶盏,垂目轻啜一口,余光里瞥见王玚突然煞白的脸。

王玚的脸色己有些发白,却还在硬撑:“娘娘,下官实不知情啊!”

她放下茶盏,“秦统领,派人去请赵三才来认认,这位书吏他可认得?”

她起身,轻轻踱至王玚面前:“王大人确不知情?”

“那本宫且问你,为何每逢赵三才来司库府,你的心腹书吏会在值房备好一瓮陈年花雕?

又为何张部丞次子欠下千金阁的一千两赌债,会从你外宅账房支出?”

秦骁上前,将一本蓝皮账册搁在王玚眼前的案上。

王玚目光触到那册子,肩背塌陷下去,颓然瘫坐于地。

沈昭不再看他,转身望向窗外。

“秦统领,”她轻声吩咐,“货栈那边,不必打草惊蛇。

盯紧了,自会有人带我们去寻新粮的真正下落。”

她顿了顿,“你亲自问问王大人,他是如何……实不知情。”

秦骁领命,一个利落的手势,两名暗卫即刻上前,将软作烂泥的王玚拖了下去。

沈昭重新落座,目光扫过坐立不安的廷尉正阴识和御史中丞张蕴。

她看着二人:“阴大人、张中丞,方才听闻二位觉得,女子难辨查案门道?

本宫一介女子,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娘娘请讲。”

沈昭浅笑开来,“本宫观尔等查案,如观寒潭映月。

水波不兴则月影朦胧,风过无痕且真相难明。

本宫愚钝,见识不广,所言或有不妥之处,还望二位莫要怪罪。”

她略作停顿。

“本宫只问一句:若连天家的案子都查得这般拖泥带水,诸多阻滞。

待来日市井之间有冤魂叩阙,黔首百姓求告无门,尔等待如何处置?”

廷尉正阴识面露赧色,御史中丞张蕴亦随之起身,双手平举过额,恭敬深揖:“皇后娘娘训诫,臣如聆警钟,醍醐灌顶!

臣等定协助娘娘,全力彻查此案,绝不敢再有半分懈怠!”

看着他们貌似恭敬的神色,恍惚间,沈昭心生一种无趣感。

但想到昨夜,沈昭心里又是一沉,便觉得这廷尉府衙署,竟比长乐宫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宇更合心意。

至少在这里,真相能渐渐浮出水面,而非困在笼子里,沦为玩物。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