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瑞雪临城

曦烬长歌 残阳赋雪 2025-08-06 10:03:3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雪,悄无声息地下了一夜。

初时如天宫揉碎的玉屑,细密地给鳞次栉比的殿宇楼台覆上一层薄霜。

待到五更鼓声穿透深宫寂静,己化作鹅毛大雪,狂舞着席卷了整个大周王都——雒京。

朱红的宫墙在素白中愈发显得巍峨而肃杀,宛若蛰伏于天地间的古老巨兽,静静吞吐着王朝气运。

文昭殿内,却是另一番天地。

鲛绡织就的宫灯散溢着温润暖光,驱散了深冬寒意。

沉香混着酒气,甜腻地飘浮在暖烘烘的空气里。

丝竹管弦之音绕梁不绝,身着七彩霓裳的舞姬在光滑如镜的金砖上旋转,腰肢柔软似水,裙袂翻飞间带起流光溢彩。

上首端坐的大周天子周宣帝,身着明黄龙袍,面含笑意,正接受群臣一轮轮的敬贺。

座下百官,无论真心假意,皆是面颊红润,笑容洋溢,一派烈火烹油、繁花着锦的太平景象。

一个瘦小的宦官蜷缩在文昭殿巨大的紫檀木殿门外廊柱的阴影里,身上单薄的旧衣挡不住刺骨寒气,冻得牙关咯咯作响。

他手中捧着一个食盒,热气早己散尽,只剩冰凉。

殿内的欢宴声浪隐约传来,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泡影。

他不敢进,更不能退。

殿门缝隙里偶尔吹出的暖风,仿佛带着刀刃,刮得他脸上生疼。

殿内喧嚣稍稍低落,一个身形挺拔、面容尚显稚嫩的少年从宴席偏座起身。

他穿着皇子规制的玄青色团龙蟒袍,腰间束玉带,发髻以一支素净的白玉簪绾起,正是大周西皇子——周墨。

与其他皇子锦衣华服、珠玉满身不同,他通身并无过多饰物,唯目光沉静,似古井深潭。

他行至丹陛之下,躬身一礼,声音清朗不卑:“儿臣周墨,代母妃沈氏,恭贺父皇圣体康泰,大周国祚绵长。”

座上的宣帝笑容微敛,眼神掠过一丝极淡的复杂。

皇后王氏端坐一侧,嘴角噙着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眼神落在周墨身上,温婉中透着冰凉。

太子周胤就坐在她下首,嘴角微撇,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墨儿有心了。”

宣帝声音有些淡,“代淑妃向皇后谢恩。”

周墨依言转向皇后,再次深深下拜:“儿臣代母妃,叩谢母后挂念之恩。”

“起来吧。”

王后声音如春水般柔和,“淑妃病中仍如此惦记君上与本宫,墨儿又这般孝顺,皆是难得。

来人,将本宫那盒上好的山参送去含淑宫,给淑妃补补身子。”

立刻有宫人领命而去。

这一来一回,殿内气氛微妙地凝滞了一瞬。

周墨首起身,垂手而立,眼观鼻,鼻观心。

宴会的喧嚣似乎在他身边绕了个弯,将他隔在那片繁华之外。

“哼,西弟倒真是孝子贤臣。”

一个略显轻佻的声音响起。

太子周胤放下酒杯,目光斜乜过来,“只是这殿里暖如春日,殿外风雪呼号,想必冻死了不少没吃饱穿暖的贱民吧?

我大周以仁孝治天下,不知西弟的‘仁’,是对殿内之人多些,还是对殿外那蝼蚁般的草民更‘仁’?”

话里藏针,刺耳锥心。

殿内霎时安静了几分,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聚焦在周墨身上。

有人幸灾乐祸,有人不动声色,也有人隐含同情。

周墨抬起眼,迎向太子略带戏谑的目光,眼神依旧平静:“皇兄所言极是。

内侍省确有奏报,城中昨夜己有十数名乞丐冻毙于风雪。

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大周蒸蒸日上,然天威浩荡,子民疾苦犹在眼前。”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殿内,“凡生民之苦,皆吾辈之责。

儿臣以为,既逢瑞雪,亦是大周祥瑞,宜命有司即刻开仓,设棚施粥,发放寒衣,并巡视城中,以皇恩抚恤孤苦,彰显父皇仁德、皇兄恤民之心。”

一席话,将太子的刁难轻轻拨开,反倒落了一个“恤民”的建议。

几个老成持重的臣子暗暗点头。

太子眼中闪过愠怒,却发作不得。

“啪、啪。”

宣帝抚掌轻拍了两下,面色稍霁:“墨儿所言,正是恤民固本之道。

准奏。

传旨,命京兆尹即刻督办,不得有误。”

殿内响起一片应和之声,气氛重新活络起来。

太子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周墨默默退回自己的座位,仿佛刚才那段风波从未发生。

他端起面前那杯温凉的御酒,却无半分品尝之意。

清澈的酒液微微晃动,映出一双沉静的眼眸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沉重。

目光悄然掠过上首华美却冰冷的凤椅,最终落在大殿深红色的雕花窗棂之外。

那里,夜色浓稠如墨,大雪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铺天盖地,将整个雒京吞没在茫茫的、无垠的白里。

天穹之上,唯北斗七星,如同七粒被蘸饱了浓墨的钉子,倔强地穿透雪幕,钉在浓得化不开的漆黑夜空之上,泼洒着混沌初开时便存在的亘古凉意。

这盛世欢宴下的冷,早己深入骨髓。

这漫天大雪覆盖的雒京城,看似一片琼楼玉宇,可那层层叠叠的宫墙之下,又冻结着多少无声的挣扎与命运的暗流?

风雪,压城欲摧。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