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问心台

血月劫 拾贝者也 2025-09-10 08:40:18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三章:问心台天未明,山雾如墨,自深渊翻涌而上,将断崖梯缠绕成一条悬于虚空的白练。

沈无咎踏着微光前行,竹帚轻扫,落叶坠渊,无声无息。

七日来,他每一步都如踩在刀锋上。

那夜玉符自鸣、金光冲天的景象,仍在心头灼烧。

更可怕的是——自那之后,他每夜入梦,皆见血雨倾盆,金莲凋零,一名僧人撕开胸膛,金心炸裂,仰天怒吼:“我不入轮回——只求再见她一面!”

而那张脸……与他,一模一样。

他不知那是幻象,还是被抹去的记忆。

“你眼底有黑气。”

一道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无咎回头,见一名少年立于雾中。

他身着素青长衫,袖口绣一枝墨梅,眉如远山,眸若寒星,手中执一卷泛黄古籍,书页微动,似有风自字间生。

谢云疏,洗尘院杂役,平日寡言,独居院角“听雪庐”,传闻他夜夜抄经,笔下文字竟隐隐泛金,似佛光流转。

“你也看见了?”

沈无咎低问。

“看见什么?”

谢云疏抬眼,“看见你掌心那道金纹?

还是……你眉心那抹红痕,正与血月共鸣?”

沈无咎一震。

他从未对人提及眉心红痕,更不知其与血月有关。

可谢云疏却如洞悉一切。

“《释梵纪略》残卷有载,”谢云疏翻开书页,指尖点向一行小字,“千年前,释梵灵峰有一僧,为情逆天,被九罗汉镇压于心魔渊。

其名被抹,其事被封,唯有一缕金血飞出,凝成玉符,上书二字——”他顿了顿,抬眼望向沈无咎:“无咎。”

沈无咎呼吸一滞。

“这名字……不是你师父取的。”

谢云疏合上书,“是命,在等你。”

风过,书页翻飞,墨梅摇曳,似要挣脱纸面。

---升灵试,不设于寻常试场,而是在“问心台”。

此台非石非玉,乃是一块自天外坠落的“心陨石”,通体漆黑,表面布满裂痕,如人心破碎之纹。

它悬于主峰之外,无阶无桥,仅由一道“虚影步”相连——每踏一步,脚下便生出一道残影,若心志不坚,影碎人坠。

传说此台乃天玄开派祖师所立,不测灵力,不验根骨,只问——心。

“升灵者,非为通灵,实为通心。”

“心若不通,灵力愈强,祸患愈深。”

“故,三关皆问心。”

此乃天玄门千年铁律。

三关:第一关:照形。

第二关:听声。

第三关:承罪。

三关不过,永不得入内门。

---第一关:照形。

问心台中央,立着一面古镜。

镜面如水,不映容颜,只映人心所惧之形。

三百外门弟子列队而过,一人上前,凝视镜面。

刹那间,他脸色惨白,踉跄后退——镜中映出的,是他跪在父母尸首前,双手染血,而他,正是杀亲之人。

另一人望镜,浑身颤抖——镜中是他为争功法,亲手将师弟推入寒潭,而那少年,一首在水底睁着眼,望着他。

一人又一人上前,一人又一人崩溃。

有人怒吼,有人痛哭,有人首接转身逃离。

轮到林惊鸿。

他踏步上前,白衣胜雪,目如寒星。

镜面微漾,映出他立于山巅,脚下九峰臣服,万灵跪拜。

可就在此时,那画面一转——一名白衣女子缓缓倒下,眉心一点血痕,正是苏清璃。

而他,站在她身后,手中剑,犹在滴血。

林惊鸿瞳孔骤缩,冷汗涔涔,却强撑不退。

“你看见了。”

镜中忽然传出声音,“你一首知道,她若不死,你便无法踏入‘九重天阙’。

可你……还是动手了。”

林惊鸿咬牙:“我……是为了天玄。”

“为了天玄?”

镜中冷笑,“还是为了你那‘灵台境’的道基?”

林惊鸿踉跄后退,终是败下阵来。

轮到沈无咎。

他缓步上前,凝视镜面。

镜中无影。

只有一片血雨,倾盆而下。

七彩山峰在火中哀鸣,梵钟碎裂,金莲凋零。

他看见自己立于无相台,白衣染血,撕开胸膛,金心炸裂——“我不入轮回,只求再见她一面!”

画面再转——一名女子立于血月之下,眉眼如画,唇角带笑,正是云漪。

可她身后,九峰崩塌,万灵哀嚎,皆因她而死。

“救她,你便成魔。

弃她,你可成佛。”

“选吧。”

沈无咎沉默。

他缓缓抬手,指尖轻触镜面。

“若救她需成魔……”他声音低沉,却如雷贯九天,“那我,宁负苍生,不负一人。”

话音落,镜面轰然碎裂!

全场死寂。

高台之上,执事长老莫清尘猛地站起:“他……他竟破了‘照形劫’?!”

副执事脸色惨白:“此镜映心,唯有心志如铁、无惧因果者方可破之……可他……只是一个杂役!”

---第二关:听声。

问心台边缘,悬着一口古钟,名“闻心钟”。

钟不响于耳,而响于心。

入者闭目,钟声一响,便将听见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或是执念,或是悔恨,或是……千年前的低语。

三百人中,仅余五十。

沈无咎闭目,立于钟前。

钟声起——“铛……”一声,如雷贯耳。

他“听”见了——释梵灵峰,无相台上,九位罗汉诵经,梵音如刀,割裂魂魄。

“速结‘封魔印’!”

觉远怒吼。

“来啊!

封我千年,万年!”

那人狂笑,“可你们封不住她的名字——她叫云漪,是我此生唯一所爱!”

钟声再起——“铛……”他“听”见了——寒潭深处,石匣沉底,玉符微光,似在低语:“等我……等我归来……”钟声三起——“铛……”他“听”见了——深渊之下,血月残影轻颤,一道低语如风拂耳:“……归来了。”

沈无咎双膝跪地,冷汗如雨,却咬牙不倒。

他听见的,不是幻觉。

是记忆。

是宿命。

钟声止。

他睁眼,左眼金光未散,右臂黑气缠绕。

他是唯一破关者。

全场死寂。

---第三关:承罪。

问心台中央,裂开一道深渊,深不见底。

深渊之上,悬着一座“罪桥”——由九百颗“罪心”凝成,每一步,皆需踏碎一颗心,承受其主人生前之罪。

“此桥非为试力,而为试心。”

莫清尘沉声道,“你若心存侥幸,桥碎人亡。

你若心怀慈悲,桥自通。”

一人上前,踏桥。

刚走三步,罪心爆裂,桥断,人坠深渊。

又一人上,至五步,崩溃,自跳而下。

轮到沈无咎。

他缓步踏上罪桥。

第一颗罪心碎,他“看”见一名将军屠城,妇孺哀嚎。

他心痛,却未停。

第二颗碎,他“看”见一名道士为炼长生,活剖童男童女。

他怒,却未动。

第三颗碎,他“看”见一名书生为功名,毒杀恩师。

他悲,却未语。

至第九百步,最后一颗罪心。

它缓缓裂开——沈无咎“看”见的,竟是自己。

千年前,他立于无相台,金心炸裂,血雨倾盆,九位罗汉头颅滚落,舍利碎裂,佛光哀鸣。

“你们……不该杀她。”

他喃喃。

“这……是我的罪?”

他颤抖。

“是。”

一个声音从罪心中传出,“你为一人,毁九命,伤万灵。

你救了她,却害了天下。

你无咎,可这天下,因你而劫。”

沈无咎跪于桥上,泪流满面。

“若重来一次……”他抬头,望向血月,“我仍会救她。”

话音落,罪桥金光大放!

九百罪心,尽数化作金莲,升空绽放!

天边血月,竟与明月并列,照彻人间。

高台之上,莫清尘颤声:“他……他竟以‘执’破‘罪’……此非人力,此乃——劫主归位!”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