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花开颜如玉,陌上流年入清欢什么意思

半夏花开颜如玉,陌上流年入清欢什么意思

作者: 用户22533659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半夏花开颜如玉,陌上流年入清欢什么意思》“用户22533659”的作品之顾行舟林半夏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1 重逢的夏天第一逢的夏天一九八七年的夏风里带着栀子花和柏油马路被晒化了的混合气林半夏推着那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从县中学出车篮里放着刚领的教案本和一本卷了边的《舒婷诗选她拐进供销想买一瓶新出的紫罗兰雪花午后的阳光白晃晃晒得人有些睁不开就在她低头掏钱票的功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撞入了她的余那人蹲在一辆二八大杠旁背对着肩背宽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

2025-10-14 21:48:15

1 重逢的夏天第一章 重逢的夏天一九八七年的夏天,

风里带着栀子花和柏油马路被晒化了的混合气味。

林半夏推着那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从县中学出来,

车篮里放着刚领的教案本和一本卷了边的《舒婷诗选》。她拐进供销社,

想买一瓶新出的紫罗兰雪花膏。午后的阳光白晃晃的,晒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就在她低头掏钱票的功夫,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撞入了她的余光。

那人蹲在一辆二八大杠旁边,背对着她,肩背宽阔,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

他正低头摆弄着掉落的自行车链条,手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油污。许是心有所感,他回过头。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滞了。是顾行舟。

比起高中时那个在篮球场上奔跑跳跃、意气风发的少年,他黑了,也瘦了些,

面部线条更加硬朗,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深邃明亮,此刻正带着一丝猝不及防的讶异,

定定地望着她。“林……半夏?”他的声音比记忆中低沉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

林半夏感觉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又慌乱地加速起来。她攥紧了手里的诗选,

书页边缘硌着掌心。“顾行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前几天。”他站起身,很高,

林半夏需要微微仰头才能与他对视。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笑容里带着曾经熟悉的爽朗,又似乎掺杂了些别的东西,是生活的风霜吗?“车链子掉了,

帮邻居张奶奶弄一下。”他的目光落在她的自行车上,“你的车,没事吧?

我看这胎气有点不足。”“没、没事。”林半夏下意识地回答,思绪还有些纷乱。

高中毕业后,他便随着家人搬去了外地,听说去了南边的工厂,从此音讯全无。没想到,

会在这个最平常的午后,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他不再是那个写下《花开半夏》的诗句,

在文学社里侃侃而谈的才子,而是……一个满手油污,熟练修理着自行车的男人。

“在县中当老师?”他看了眼她车篮里的教案本。“嗯,语文老师。”“挺好。”他点点头,

眼神温和,“很适合你。”简单的对话后,空气似乎又安静下来,

只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鸣叫。

一种微妙的、混杂着旧日熟悉与今日陌生的气氛在两人之间流淌。

“我……”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顾行舟笑了笑,“你先说。”“我该回去了。

”林半夏轻声道。“好。”他侧身让开一步,“路上慢点。”林半夏推着车,与他擦肩而过。

走了几步,她忍不住回头。顾行舟还站在原地,目光依旧追随着她的背影。见她回头,

他抬手,不是挥手告别,而是用那沾着油污的手背,轻轻蹭了一下额角的汗,

留下一点淡淡的黑色痕迹。这个动作,让他身上那种陌生的劳动者气息,

瞬间变得具体而真切起来。她慌忙转回头,脸颊有些发烫。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

也带来了远处飘来的栀子花香,浓郁得几乎醉人。那个夏天,因为这场不期而遇的重逢,

忽然变得不同起来。空气里,除了花香和暑气,似乎还悄悄渗入了一丝铁锈与机油的味道,

混杂着旧日诗篇的墨香,构成了一九八七年夏天,独属于林半夏的,复杂而鲜活的开场。

第一章 完2 巷口修车铺青石巷的尽头,两棵老槐树投下浓密的绿荫,

顾行舟的修车铺就开在那里。其实算不上正式的铺子,

只是沿街一栋老房子辟出的一个小小门面,门口挂着一块手写的木牌,

用遒劲的毛笔字写着“行舟修车铺”。林半夏是隔了三天才“偶然”路过那里的。

那天下午没课,她推着自行车,心里为自己找了个“车闸有点松”的由头,

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拐向了青石巷。离得还远,就听见了清脆的金属敲击声,叮叮当当,

富有节奏,像是某种独特的音乐。她放慢脚步,看见顾行舟正蹲在一辆倒放着的自行车旁,

专注地校着车轮的辐条。他换了一件灰色的背心,露出结实的手臂线条,

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阳光透过槐树的枝叶缝隙,在他身上洒下斑驳晃动的光点。

铺子门口摆着打气筒、一盆清水,各种工具整齐地挂在墙上的木板上,

一个半旧的红星牌收音机正咿咿呀呀地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歌声在小巷里悠悠回荡。

他没有立刻发现她,正微微蹙着眉,用一把扳手拧紧着什么,

神情专注得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林半夏的心,莫名地安定下来。这幅画面,奇异地和谐,

褪去了重逢那天突如其来的冲击感,只剩下一种沉静的生活质感。她正要上前,

一个提着菜篮子的阿婆从铺子里走出来,笑眯眯地说:“行舟,车胎补好了?多少钱?

”“王阿婆,三毛。”顾行舟抬起头,笑容爽朗,顺手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哎,

好。你这手艺真不错,比街口老张实在。”阿婆付了钱,又念叨着,“晚上来阿婆家吃饭,

刚买了条鲜鱼。”“不了不了,谢谢阿婆,我自个儿弄点就成。”他客气地推辞着,

目光一转,终于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林半夏。他的眼神里掠过一丝清晰的惊喜,

随即笑意更深了些:“林老师?”林半夏推车走上前,感觉脸颊有些微热:“我……路过。

车闸好像有点松,能帮看看吗?”“当然。”他放下工具,站起身,

很自然地接过她的自行车,手指在车闸上轻轻捏了捏,“小问题,弹簧有点涩,上点油就好。

”他动作麻利地从一个小油壶里点了两滴油,又调试了几下,“你再捏捏看。

”林半夏试了试,果然灵便了许多。“谢谢。”她轻声说,

目光却忍不住打量起这个小小的铺子。里面比外面看着稍大,除了修车工具,

角落里还放着一张行军床,一个掉了漆的木柜,柜子上整齐地码着几本书,最上面一本,

赫然是《朦胧诗选》。她的心轻轻一动。“你这……挺好的。”她找不到合适的话,

只好笼统地评价。“混口饭吃。”顾行舟笑了笑,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灌了口凉白开,

“比在南方工厂里自在。街坊邻居都挺好。”他的语气很平淡,没有抱怨,也没有炫耀,

只是一种认准了路就踏实往前的坦然。“你一个人……”林半夏话出口,才觉得有些唐突。

“嗯,暂时一个人。”他看向她,眼神清澈,“我妹还在省城读书,等放假了会回来看看。

”这时,收音机里的歌换成了《光阴的故事》,罗大佑沙哑的嗓音唱着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

一阵穿堂风吹过,带着槐花的清甜和机油特殊的气味,拂过两人的面庞。“进来坐坐?

”顾行舟指了指门口放着的一个小马扎,“外面晒。”林半夏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却没有坐下。她的目光被墙上挂着的几幅铅笔素描吸引了。画的是巷口的风景,老槐树,

石板路,笔法虽然略显生涩,但捕捉到了神韵。“你画的?”“闲着没事瞎画的。

”他语气里有点不好意思,“比不上你当年在文学社画的板报。”忽然提到共同的过去,

两人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隔膜,似乎被这句话戳开了一个小口。

高中时代那些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文学社刊物、课后热烈的讨论、篮球场边的呐喊,

如同沉在水底的底片,在这一刻,被记忆的显影液缓缓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那时候……”林半夏轻声开口,却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顾行舟看着她,眼神深邃,

仿佛也有很多话想说。最终,他只是抬手关掉了聒噪的收音机。巷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只剩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叫卖声。“林老师,”他忽然很正式地叫她,

声音低沉而认真,“以后车有什么问题,随时过来。”林半夏抬起头,撞进他真诚的目光里。

她点了点头:“好。”推着自行车离开修车铺时,林半夏感觉自己的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后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均匀的辘辘声。她没有回头,却能清晰地感觉到,

背后那道温和的目光,一直目送着她,直到她拐出巷口。巷口修车铺的叮当声,

收音机里的老歌,混合着机油与槐花的气味,以及那个人专注的神情和沉稳的目光,

共同构成了这个夏天,林半夏心中一幅鲜明而温暖的图画。

第二章 完3 文学社回忆午后的阳光透过档案室高高的木窗,

在弥漫着纸张与旧木头气味的光柱里,投下无数飞舞的尘埃。

林半夏正在整理学校准备处理的过期资料和旧刊物,这是她作为年轻老师常被分配的杂事。

她耐心地将一摞摞《中学生作文选刊》和过期的《人民教育》归类,

直到手指触到一叠用牛皮纸仔细包裹、边缘已经磨损卷曲的册子。她轻轻解开细绳,封面上,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镇天命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十年无性姻缘我怀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