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久违的交道口派出所
不过今天我还比较忙,组织上把我派到咱们交道口街道派出所当片警,我还得去派出所报到,晚上我再挨家挨户地拜访大家。”
说完,给大家鞠了一个躬。
全院的老少爷们更惊奇了,这还是以前那个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李家老二吗?
这行为风范比知道李逸飞在派出所上班还让人难以接受,以前还能用只知道念书,不会说话成不了才安慰一下自己,现在看着落落大方的李逸飞心里更难受啊。
这就是所谓的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自己孩子的不成才固然难受,但是一个院里,父亲常年不在家,就靠母亲一个人养活的孩子突然变得这么优秀,该死的真羡慕啊。
别人家再成功,也和自己没关系。
没办法,大家伙还是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
呼呼啦啦,骑车的,走着的,没过一会大家就走散了,剩下的家庭妇女该收拾屋子收拾屋子,该洗衣服洗衣服,只是聚在一起必定少不了谈论一下风云人物李逸飞。
说实话,李逸飞回来也没啥事,主要是第一天报到还不知道有啥事,先回来露个面,省的母亲秦莉担心。
和母亲、小侄女说了两句话,带上各种身份证明就出了门,向着记忆里的街道派出所走去。
走出胡同,一上大街就能感受到人们充满了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大街小巷都是忙碌的身影。
路过一处家具厂,院里的工人们干劲十足。
他们穿着朴素的蓝色工作服,每天早早来到车间。
明明才刚上班,大家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机器轰鸣下,钳工熟练地操作工具,精心制作各种家具零件;木工则迅速分门别类地组装家具;后面还有质检员挨个查看,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想着多为国家、为集体贡献力量。
一处比较宽的胡同里,家庭主妇们也没闲着。
她们聚在一起积极参与街道组织的副业生产活动,同时分享一下节省粮食的经验,副业则是糊纸盒之类的手工活。
学校里,远远地就能听见从窗户里传出的学生们读书声,还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去参加义务劳动,到附近的街道打扫卫生,从小就培养起热爱劳动的意识。
整个西九城都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氛围,李逸飞在这种氛围下不自觉的就沉醉了,这个时代有可能物质生活不富裕,但是精神世界确格外的充实。
走了得有个半个小时才走到熟悉的大院,大院门口竖着悬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交道口派出所”。
派出所传达室一看一个穿的板正,高高大大的公安问都没问就往里面闯,一个老头连忙跑出来问道:“哎,同志您找谁,我这得登记一下!”
李逸飞一扭身就笑了,连忙走到老头身边递出一根烟:“呦,您还在这呢,我咋没记得您陈大爷您还干过登记这活啊。”
陈老头仔细一打量,发现这个年轻人有点面熟,但是吧,变化太大又有点不敢认。
“你是李逸飞?”
一年多的高强度体力训练让原本瘦弱还有点驼背的李逸飞迅速二次发育,身条脸盘都长开了,人由于开朗面相也变得柔和了,乍一看,别人还真不敢认。
秦莉和李逸飞父亲李平川第一次去培训班看他的时候也是有点认不出来了,后来李逸飞每隔俩月就拍一次照片寄回去,这才没有陌生感。
“您陈大爷不是号称火眼金睛吗,咋连我还没认出来,看来我得建议秦叔把你给换了,要不啥时候贼溜进来你都发现不了。”
陈老头又仔细打量了李逸飞一会,才把烟点上,抽了一口后说道:“我说呢,你现在才算是有了你爹的一点样子,以前瘦的和猴一样,你这是毕业了,来这干啥?”
显然陈老头也知道李逸飞去参加培训班的事。
“不干啥,来看看您老不行啊,得了,我找秦叔有点事,他在呢吧?”
“猴崽子没个正行,在呢,进去吧。”
“下回我再来给您带盒好的。”
“赶紧滚蛋!”
李逸飞溜达着就进了办公区,看见熟悉的人一路叔叔伯伯地喊过去,整得大家一脸懵,这小伙子哪来的?
找到熟悉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进来!”
“报告领导同志,见习警员李逸飞向您报到!”
派出所所长秦毅也打量了一会才打趣道:“都说女大十八变,你小子这十八岁变化也不小啊,你爸和我说我还不信,要是在大街上***警服我还真不敢认,穿上这身衣服真的帅气,有你爸当年的风范了。”
“嗨,瞧您说的,我爸当年再帅还能由您帅,再说现在我又来了您手底下,咱们师徒才是亲的,他常年不着家才是远的。”
秦毅无语地用手指点了点他:“你小子变化还真不小,以前可不敢这么和我说话。
咱们闲话以后再说,先说说你的工作,由于你是见习警员,就先不给你分辖区了,你的临时工资是31块钱,转正以后是36.5元。
现在你就把你的各种证明材料交到分局人事处去,滚吧,记得晚上带上英子去我家吃饭。”
“秦叔,吃饭就免了,我这第一天回来,各家各院准得去我家转转,我不在家可不行。
以后有时间再说吧,然后帮我给王姨带个好,我先走了!”
李逸飞早就瞄准了秦毅办公桌上的大前门,嗖地一下拿上烟就跑,连门都没来得及关。
秦毅错愕的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叹息道:“看来这才是本性爆发啊,也行,反正比以前窝窝囊囊地强。”
说罢无奈地自己走出来关门。
李逸飞跑出大门的时候顺手还给陈老头扔了一根大前门,喊道:“不客气,咱们秦所请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