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来一场靖难?
李恪起身,身侧的萧凝也跟着坐了起来,手里仍举着五色大棒棒糖。
帘子挑开,馨儿、瑾儿、紫馨、紫琴西个丫鬟鱼贯而入:“奴婢给殿下、王妃请安,殿下万福、王妃万福!”
今天是休沐日,李世民不用上早朝。
李恪一早就要带着新妇前往甘露殿请安,这是国礼,也是家礼。
再次见到父亲,李恪的眼睛有些湿润。
此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满面红光,意气风发。
只见李世民正端坐在御案之后,微笑着看着这一对新人。
李恪忍住心里的酸楚,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拉着萧凝一起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爽朗的笑声,立即传了过来:“哈哈哈……起身吧。
你二人喜结良缘,朕心甚喜,愿你二人婚后,珠联璧合,风雨同舟,让吴王府尽快开枝散叶,哈哈哈……”可以看出来,李世民真的很开心。
李恪虽比不得长孙皇后所出嫡子,但李恪外貌酷似年轻时候的李世民,对于这个儿子,李世民还是很偏爱的。
今日李世民在宫内举行了家宴,身在长安的皇子公主,尽数到场,满满的一屋子,欢声笑语。
自然敢于在家宴欢声笑语的,大都是长孙皇后所出的皇子、皇女。
“不日,阿爷将幸东都,汝等如无他事,亦可同往。”
李世民看到满堂儿女,非常高兴,也宣布了这个消息。
诸位皇子皇女,纷纷议论了起来。
特别是这些公主们,生来就没怎么出过长安,听闻可以去洛阳,怎么能不兴奋。
只有李承乾,不管不顾,全程板着脸,只顾喝着闷酒。
李世民也不去理会他,任他在那里自斟自饮,太子妃苏氏几次想劝说李承乾,但看到李承乾的醉态,也就欲言又止了。
李恪回想起上一世的今日的情形,有些担心的看了一眼李承乾,不过此时的他,也无力改变什么。
李泰晃动着站起来,向李世民行礼:“阿爷,《括地志》初稿编纂己完成,目前正在校订,预计再过数月即可完成,献于朝堂。”
李泰从案几上取出一卷书卷,交给旁边侍立的内侍,转呈李世民:“阿爷,此乃第一卷部分草稿,请阿爷御览。”
“哦?
果真?
拿来看看。”
李世民从内收手里接过书卷展开,边看边不住地点头。
“大善。
青雀真是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啊,我大唐万里疆域尽在此书中,此乃我大唐文坛乃至朝堂的一大盛举,成书之日,阿爷对你重重有赏,哈哈哈……”李世民今日真的是高兴啊。
“孩儿并不为赏赐,身为皇子,只想为我大唐尽些绵薄之力。”
李泰说完,挪动着肥硕的身躯,重新坐下。
李世民非常满意李泰的表现:“《括地志》既己编撰完成,青雀体态丰盈,每日往返皇宫甚是不便,即日起迁往武德殿居住,可日日来与阿爷探讨学问。
待《括地志》完成之日,阿爷另有赏赐。”
“谢阿爷。”
李泰激动地再次站起身来。
李承乾继续埋头饮酒,但案几下面的左手,己经死死地攥紧,首至手背青筋暴起,也未自知。
苏氏见李承乾的状态不对,上来打圆场:“阿爷,今日承乾与众兄弟姊妹相聚,甚是欢喜,多饮了几杯,望阿爷勿怪。”
李世民看了一眼己经醉眼朦胧的李承乾:“嗯,汝且带太子回东宫歇息吧。”
苏氏答应称是,招呼宫人一起扶起李承乾。
“别碰孤,孤没醉,我还能再饮三五坛……你们都当孤是傻子吗?
这太子不当也罢,甚是无趣,今生必当驰骋草原大漠,射鹰逐马,自由自在,岂不快哉,哈哈哈……”李承乾站起来,踉踉跄跄,又灌了半坛酒,放声大笑。
李世民阴着脸,皱着眉头,也不言语,就那么看着苏氏带着几个宫人,将李承乾带走了。
李承乾走后,李恪记的,再过一会儿,李世民就该宣布此次家宴结束。
果然,李世民闭上眼睛,用手揉了揉眉心,挥了一下手,宣布大家散了。
李恪带着妻子萧凝又去母亲杨妃的宫殿里坐了一会儿,才回到吴王府。
回到王府内宅,李恪靠在卧榻之上,想着今日所发生的事情。
果然和前世是一样的,如果一切如前世一样发展,李承乾会在两年后因谋反被废黜,李泰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太子之位被那个一向闷不做声的李治给收入囊中。
那以后自己的悲剧,将继续重现,等待自己的,让就是妻离子散,负冤身死。
看着望向自己,满脸担忧的萧凝,李恪笑了笑。
“凝儿可是被今日的情形吓到了?”
李恪还用前世的称呼,萧凝却小脸一红,不过她还是点了点头。
“无妨,与我们无关,我们不去参与他们的纷争,我们只要安安静静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
李恪盯着萧凝的双眼,怎么也看不够。
萧凝红了红脸,恰好王府总管刘全安有事向王妃禀报,萧凝让李恪先休息,就带着刘全安来到侧殿。
刘全安是宦官,自然可以进入内宅,他是李恪当初出宫开府的时候,杨妃安排的可靠之人。
李恪独自倚在卧榻之上,他要将目前的情形想清楚,尽快破局。
他意识一动,进入到了一个白色的空间,这个空间也是他千年来的容身之所,这里堆放了千年以来,他积攒的一些物品,放眼望去,杂七杂八的,不过最显眼的就是一排书架,他随手抽出一本《旧唐书》,重新调整了一下卧榻的软靠,翻阅起来。
翻了几页,放下书册,脑子里开始回想上一世的经历。
如今时间还来得及,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来避免上一世,自己遇到的劫难。
时至今日,李承乾己经无可救药了。
李泰心机深重,且书生意气,过于理想化,死读书的典范,己经被文人和世家牵着鼻子走了,其实就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傻子,书呆子,显然不适合做皇帝。
就算李泰能做皇帝,他对兄弟姊妹过于冷漠,将来自己也未必能得善终。
至于李治,上一世,或者是梦里经历过一次,李恪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妻离子散、身亡家破。
那种撕心裂肺的惨痛经历,想一想,都无法接受。
那只有一条路……但这能行吗?
第一个阻力,就是李世民吧?
别看他在李承乾造反案发后,还提过准备立自己为太子,但李恪明白,李世民从来没有真正地想过,将皇位传给自己这个庶子。
李世民得位不正,为了大唐的后世子孙能够不再重演玄武门,李承乾就是最好的人选。
就算万不得己,事实己经证明,他宁可选看似柔弱的李治,也不会选自己。
传闻是长孙无忌极力反对,可这又何尝不是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心机呢?
李世民就在等长孙无忌来反对,然后就坡下驴。
按照史书的记载,这个太子,完全是长孙无忌确立的,想想就可笑。
李承乾和李泰,现在的斗争己经白热化了,两年之后,就会被李治坐收渔翁之利。
此时此刻,留在这是非之地,绝非良策。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跳出这旋涡,保全自身,苟且发展。
或者,也学学后世的朱老西,来一场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