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十二点的地铁枢纽像座被掏空内脏的钢铁巨兽,冷风从隧道深处灌进来,
卷起地上的废纸打着旋儿。李哲把最后一组广告灯箱的电源切断时,
荧光灯管发出"滋啦"的怪响,余光里忽然瞥见站台尽头站着个穿红裙的女人。
他揉了揉熬得发红的眼睛——环线地铁的末班车已经在十分钟前驶出,
调度中心的清场指令早就通过对讲机传过来了。"小姐,换乘通道在东边楼梯口。
"他扯着嗓子喊了声,回音撞在瓷砖墙上碎成无数片。女人没回头,
乌黑的长发垂在背后像匹浸了水的绸缎,红裙的下摆随着穿堂风轻轻摆动,
在惨白的应急灯下泛着诡异的光。李哲拎着工具箱往前走了两步,
高跟鞋敲击地面的"笃笃"声突然在空旷的站台响起,可眼前明明只有他一个人。
他后颈的汗毛猛地竖了起来,去年听老保安说过,这站台半夜总有人看见红影子,
当时只当是鬼故事。第二天清晨五点,清洁队的老王推着拖把车走进枢纽时,
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顺着电梯井飘上来。他探头往下行电梯的夹缝里瞅了一眼,
手里的清洁剂"哐当"掉在地上——红裙女人蜷缩在金属缝隙里,
右手死死攥着枚生锈的圆形物件,像片被碾碎的枫叶。他连滚带爬地跑到值班室报警,
指尖抖得连电话都按不准,
"死人了...红裙子...跟五年前一样..."刑侦队的赵毅赶到时,
法医正在给尸体翻身。死者左胸的工作证还别在裙装上:"林薇,28岁,
恒通大厦财务部会计师。"他蹲下身仔细观察,女人右手攥着的是枚地铁纪念币,
币面刻着"2015"的字样,边缘有被反复摩挲的光滑痕迹,
掌心的皮肤甚至被磨出了浅痕。法医掀开死者的头发时,
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后颈有个针孔大小的红点,周围皮肤呈青紫色,
像被某种毒虫叮咬过,又像是注射留下的针痕。
"死亡时间初步判定在午夜十二点到凌晨一点之间,"法医摘下手套,
用镊子夹起一缕缠绕在电梯扶手上的红丝线,"致命伤是胸腔多处骨折,
应该是从电梯上摔落时撞击导致的。但这个针孔很可疑,需要回去化验。
"电梯夹缝的金属壁上残留着几道指甲抓痕,最深的一道里卡着块红色布料,
材质与死者的裙子完全一致,像是坠楼时拼命抓挠留下的。技术科的小周正在调取监控,
额头上渗着密密麻麻的汗:"头儿,所有摄像头都拍到了林薇走进站台的画面,
但从十二点零二分开始,站台中段的监控就变成了雪花屏,直到凌晨三点才恢复正常。
"她调出大厦的考勤记录,"林薇昨晚申请了加班,
打卡记录显示她十一点十五分从财务部出来,之后就没再刷过卡。
她的办公桌上还摊着未完成的报表,咖啡杯里的残渣还没凉透。"赵毅的目光扫过站台,
突然停在北侧的广告灯箱上——五年前的公益海报还没更换,
画面上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枚纪念币,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他凑近看了看,
海报右下角的日期标注着"2015.07.15",正是这枚纪念币发行的日子。
海报边缘有处细微的破损,像是被人用指甲反复抠过,露出底下新海报的一角。
"查林薇的社会关系,重点排查2015年前后与她有交集的人。
"赵毅指着死者口袋里露出的半截地铁票,"这张票的日期也是2015年7月15日,
早就过期了,却被仔细塑封过。"他注意到票根边缘有个极小的牙印,
像是主人焦虑时咬过的痕迹。走访恒通大厦员工时,前台张姐往咖啡里加了三勺糖,
才敢压低声音开口:"你们别查了,这站台不干净。"她指了指电梯口的安全出口标志,
"五年前也死过个女孩,就死在同一个位置,穿的也是红裙子。那天也是暴雨夜,
监控同样坏了,你说邪门不邪门?"她忽然捂住嘴,"林薇这几天总说梦见红裙子,
还说听见站台有人叫她名字。"档案库里翻出的旧卷宗积着厚厚的灰。
2015年7月15日,财经大学实习生苏晓在地铁枢纽被发现猝死,
官方结论是急性心脏衰竭,后颈同样有个针孔状的红点。更诡异的是,
她的遗物登记册里也有枚2015年的纪念币,币面花纹与林薇手里的完全相同,
连边缘的磨损痕迹都如出一辙。卷宗最后附着张现场照片,苏晓倒在电梯旁,
手里紧紧攥着本《会计基础》,书页间夹着片枫叶。"两个死者都在财务部工作,
"小周把人事档案摊在桌上,"苏晓当年是林薇带的实习生,据说关系特别好。
林薇还在苏晓的实习手册上写过'勤奋聪慧,前途可期'。"她指着档案照片,
"你看她们的办公桌位置,都靠着落地窗,正对着地铁枢纽的站台,五年前的座位都没换过。
林薇的电脑屏保,还是两人当年在公司年会上的合照。
"赵毅在林薇的办公桌抽屉里找到个黄铜小盒,锁孔是枫叶形状的。
技术科用特殊工具打开时,里面除了苏晓的实习鉴定表,
还有张泛黄的排班表——2015年7月15日,林薇本该和苏晓一起加班,
却在考勤系统里登记了下午五点早退。表背面用铅笔写着行小字:"她不该替我值班的,
不该的。"字迹被泪水晕开,模糊了最后几个字。
铁盒夹层里藏着更惊人的东西:半张撕碎的体检报告,显示苏晓患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缺损,
开具日期是2015年7月14日。"林薇肯定知道她不能熬夜,
"赵毅盯着报告上的医生签名,"周志强,现在是市一院的心脏科主任。
"报告背面有苏晓的字迹:"别告诉林薇,怕她担心。"周志强的办公室弥漫着消毒水味。
他见到那枚纪念币时,
手里的听诊器"当啷"掉在桌上:"这是五年前地铁开通时发的纪念品,每个工作人员都有。
苏晓拿到后高兴了好几天,说要和林薇的凑成一对。"他摘下眼镜擦了擦水雾,
"苏晓是我女儿,随她妈姓。她妈生她们时大出血走了,我一个人带两个娃不容易。
"老医生的手指在病历夹上轻轻敲击:"我当年反复叮嘱她不能熬夜,还拜托林薇多照顾她。
出事那天晚上我给她打电话,她说林薇临时家里有事,让她帮忙整理凭证,要晚点回来。
"他突然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苏晓有个双胞胎妹妹,
出生时因为心脏问题被送进了保温箱,后来...后来被人抱错了。我找了整整二十年,
三年前才找到苏晴,可她恨我当年没看好姐姐,一直不肯认我。"监控突然有了新进展。
技术科修复了电梯顶部的备用摄像头,画面显示林薇在午夜十二点零三分走进站台,
手里拎着个黑色塑料袋。她站在苏晓当年出事的位置,
把袋里的东西倒在地上——是堆撕碎的会计凭证,边缘沾着暗红色的污渍,像干涸的血迹。
她蹲在地上一片片捡拾,动作慌乱得像在寻找什么重要的碎片,突然,
她像是听到了什么声音,猛地回头张望,然后就从镜头里消失了。"查财务部近五年的账目,
"赵毅的声音发紧,"重点查2015年7月的资金流向。"审计报告第二天中午送过来,
显示当年有笔五十万的公款不翼而飞,签字审批栏赫然是林薇的名字,而经手人写着苏晓。
更奇怪的是,这笔钱在三个月后又被匿名退回,只是账户已经被冻结,
钱至今还躺在银行的专用账户里。林薇的丈夫张诚被传唤时,手里还攥着张地铁月票。
这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脸色苍白,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昨晚说要去单位补份文件,
出门时还带了那个黄铜盒子。她说要去'了结五年前的事',我问她什么事,
她只说回来再告诉我。"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张纸,"这是我在她梳妆台发现的,
苏晓的病历。她藏在化妆品盒子底下,上面还压着我们的结婚照。
"诊断结果栏被红笔圈了圈,旁边写着"先天性心脏病,忌劳累"。
张诚的喉结上下滚动着:"五年前苏晓死后,林薇大病了一场,
醒来就说总在地铁里看到红裙子。有次她半夜惊醒,说苏晓站在床边问她'为什么不救我'。
"他翻开手机相册,2015年8月的照片里,林薇后颈有块明显的淤青,"她说摔了一跤,
现在想想...那形状像是被人掐的。她那段时间总失眠,还偷偷去看过心理医生。
"赵毅找到了林薇的心理医生。诊疗记录显示,她从2015年9月开始接受治疗,
反复提到"红色""电梯""被撕碎的纸"。最新一次诊疗是案发前三天,
记录里写着:"患者说听到苏晓的声音,让她去取'藏在时间里的真相',情绪极度焦虑,
有自毁倾向。"医生还提供了段录音,林薇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不该让她替我值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