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社死现场与危机公关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滴冷汗,顺着吕布(李维)的鬓角滑落,滴进冰冷的铠甲领口,激得他一个哆嗦。

完了。

芭比Q了。

大型社死现场,还是东汉末年限定版。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的乳猪,周围所有人的目光——丁原的愤怒、大臣们的惊恐与指责、张辽的难以置信、甚至远处士兵们投来的疑惑视线——都像是一根根烧红的针,扎得他浑身刺痛。

脑子里嗡嗡作响,只剩下那个小黄门尖厉的哭喊声在无限循环:“……忠义之士啊……不分青红皂白……杀了哇!!!”

杀错人了。

在皇帝面前,杀了好人。

这他妈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泼天的大罪!

足够砍头八回了!

吕布(李维)甚至能感觉到怀里那块硬邦邦的干粮在膈应他,仿佛在嘲笑他:让你刚才装逼分析战略,现在傻眼了吧?

肌肉脑子果然靠不住!

丁原的脸色己经从铁青转向了猪肝色,握着剑柄的手背青筋暴起,显然怒到了极点。

他好不容易抢到护驾的首功,正想着如何借此扬名立万,甚至更进一步,结果转眼间就被自己这个“好义子”一画戟捅出了天大的篓子!

惊驾!

误杀忠良!

这要是被政敌抓住,足够让他丁原吃不了兜着走!

“奉先!!!”

丁原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冰冷的杀意,“你……你作何解释?!!”

解释?

我怎么解释?

说我当时杀红了眼,没看清?

说我是穿越来的,不知道哪拨是自己人?

说都怪你们东汉军服没统一标识?

吕布(李维)嘴巴发干,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样。

他能感觉到身后张辽投来的焦急目光,也能感觉到那些公卿大臣们窃窃私语中的恶意和幸灾乐祸。

完了,刚穿越过来,就要因为乌龙事件被推出去砍头谢罪了吗?

这恐怕是史上最憋屈的穿越者了吧?

(承)就在这千钧一发,吕布(李维)感觉自己CPU快要烧毁的瞬间,一股莫名的冷静(或者是破罐破摔?

)突然涌了上来。

妈的,横竖都是死,不如赌一把!

赌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落后,赌丁原护犊子(或者说是护面子)的心态,赌……自己刚刚救驾的功劳!

他猛地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狂跳的心脏,脸上瞬间切换成一种混合着沉痛、懊悔但又无比坚毅的表情——这演技,不去角逐奥斯卡真是屈才了。

他没有看丁原,而是猛地转身,面向那辆最华丽的马车,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陛下!

陈留王!

臣……万死!”

这一下,反而让嘈杂的现场安静了片刻。

所有人都没想到,吕布第一反应不是向丁原辩解,而是向皇帝请罪。

车帘后的啜泣声小了一些。

吕布(李维)声音低沉,带着恰到好处的沙哑和痛心疾首:“臣救驾心切!

见贼兵围攻銮驾,陛下与王爷深陷险境,肝胆俱裂!

只恨不能身化千万,荡平群丑!”

他抬起头,目光“真诚”地望向马车方向(其实根本看不到里面),语气陡然变得“悲愤”:“当时情势万分危急!

贼兵与……与诸位义士混战一处,刀剑无眼,烟尘弥漫!

臣冲入阵中,只见有人持刃冲向銮驾,心中只存一念:护驾!

任何靠近车驾之威胁,皆需即刻铲除!”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沉痛”:“臣……眼中只有陛下安危,只顾奋力杀敌,未能细辨……竟误伤了忠良之士!

此乃臣之过,臣之罪!

臣百死莫赎!”

先把动机拔高——一切都是为了救皇帝!

态度要端正——我认错!

但我不是故意的,是形势所迫,是太忠心了才出的错!

果然,他这番话一出,一些大臣脸上的愤慨稍减,露出了些许思索的神色。

当时情况确实混乱,西凉兵和护驾的人混在一起,难以分辨似乎……也情有可原?

丁原的脸色也稍微缓和了一丝丝。

吕布这话,至少把动机圆回来了,强调是为了救驾,不是嗜杀。

但那个小黄门却不依不饶,尖声道:“你胡说!

他们明明……闭嘴!”

吕布(李维)猛地扭头,一声低吼,如同猛虎咆哮,带着沙场悍将的凛冽杀气,瞬间将那小黄门吓得瘫软在地,后面的话全噎了回去。

震慑住搅屎棍!

这是危机公关第二步!

接着,他再次转向丁原,语气“诚恳”无比:“义父!

孩儿有罪!

甘受军法处置!

但……”他话锋一转,“但请义父明鉴!

当时情势,若孩儿有丝毫迟疑,让任何一名贼兵突破防线,惊扰甚至伤及陛下分毫,则我等万死难辞其咎!

孩儿……宁可以身试法,承担误杀之罪,亦不敢拿陛下安危做赌注啊!”

以退为进!

承认错误,但强调是为了更大的利益(皇帝安全),把自己放在一个“忍辱负重”的位置上。

丁原的眼神闪烁起来。

吕布这话,简首说到了他心坎里。

是啊,比起皇帝受伤,误杀几个来路不明的“义士”算得了什么?

吕布虽然莽撞,但忠心可嘉,办事得力!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怎能自断臂膀?

更何况,这事闹大了,对他丁原也没好处!

必须压下去!

就在丁原准备开口和稀泥的时候。

一个稚嫩却努力保持镇定的声音从旁边的马车里响起,是陈留王刘协。

“吕将军……请起吧。”

全场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那辆马车。

刘协的小手掀开车帘,露出半张苍白但眼神清亮的小脸:“方才情形,本王与陛下俱看在眼中。

确实……万分危急。

将军救驾之心,勇武之力,毋庸置疑。

虽有误伤……实乃乱战之中,难以避免。”

他顿了顿,继续道:“若非将军神兵天降,击退西凉悍匪,我等此刻……恐己遭不测。

功过相较,功大于过。”

轰!

吕布(李维)简首想冲上去亲这小王爷一口!

神助攻啊!

未来的汉献帝,小时候就这么明事理吗?!

还是被自己刚才天神下凡(误)的救场姿态折服了?

有王爷这句话,就等于定了性!

丁原立刻顺杆爬,脸上露出“悲痛”和“欣慰”交织的复杂表情,连忙对马车拱手:“王爷明鉴!

奉先他……确是忠勇可嘉,只是行事过于刚猛,缺乏周全。

臣日后定当严加管教!”

他又瞪向吕布,语气“严厉”:“还不快谢过王爷恩典!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回去之后,自去领二十军棍,以儆效尤!”

二十军棍?

对于吕布这身体素质,跟挠痒痒差不多!

这惩罚,简首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吕布(李维)心里长舒一口气,知道这关算是勉强过去了,赶紧就坡下驴,对着马车“砰砰”磕了两个头(心里吐槽这地板真硬):“臣!

谢陛下、王爷不杀之恩!

谢义父教诲!”

一场足以砍头的危机,竟然就这样被化解了。

周围的公卿大臣们面面相觑,虽然有些人心中不以为然,但王爷都发话了,丁原也做了姿态,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看向吕布的眼神,依旧复杂无比。

张辽在一旁,也是暗暗松了口气,看向吕布的背影,眼神更加复杂了。

大人他……刚才那番话,真是……急智啊!

(转)风波暂息。

丁原不敢再耽搁,立刻指挥大军,护卫着銮驾,返回自己在郊外设立的临时大营。

一路上,气氛依旧有些微妙。

吕布(李维)骑着赤兔马,跟在丁原车驾后面,能明显感觉到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

他眼观鼻,鼻观心,努力扮演着一个“刚犯了错正在深刻反省”的猛将角色。

心里却是在疯狂复盘和吐槽。

太险了!

差点开局就GG!

这东汉末年的水也太深了!

随便砍几个人都能砍出政治危机来?

以后动手之前一定得看清楚!

不对,最好是能不动手就不动手……但好像对于吕布这身份来说,不太现实?

妈的,这穿越体验极差!

回到大营,安顿好銮驾,丁原立刻升帐,一方面严密布防,警惕董卓军偷袭,另一方面,则是紧急商议下一步行动。

皇帝在手,天下我有(暂时)。

但现在洛阳被董卓占了,带着小皇帝待在野外也不是办法。

帐内,丁原和一众幕僚将领争论不休。

有的主张立刻护送皇帝回洛阳,以天子名义压制董卓。

有的认为董卓势大,应暂避锋芒,前往其他安全之地(比如并州),再图后计。

还有的建议立刻传檄天下,召集各路诸侯共讨董卓。

吕布(李维)作为“戴罪之身”,又是“勇猛有余谋略不足”的形象,很识趣地站在角落当背景板,心里却在疯狂分析。

回洛阳?

送菜上门吗?

董卓正愁没借口干掉你们呢!

去并州?

山高路远,路上被董卓截杀的概率极高。

召集诸侯?

这倒是个办法,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他知道历史走向,诸侯会盟讨董是必然,但现在关键是,如何保住丁原……或者更准确地说,如何保住自己不被丁原这个坑货连带坑死!

按照历史,丁原很快就要被李肃忽悠,然后自己被当刀使了……不行,必须做点什么,改变这个进程!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时,帐外亲兵突然来报:“启禀大人!

营外有一使者,自称乃董刺史麾下骑都尉李肃,言奉董公之命,有要事求见大人与……吕主簿!”

李肃?!

吕布(李维)的心脏猛地一跳!

来了!

历史的关键人物来了!

那个带着赤兔马(虽然现在赤兔己经在手)和金珠玉带来说降的李肃!

丁原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脸上露出厌恶之色:“董卓的走狗?

他来作甚!

不见!”

“大人!”

一位幕僚连忙劝阻,“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况且如今陛下在此,更应彰显气度。

不妨见上一见,也可探听董卓虚实。”

丁原沉吟了一下,觉得有理,便挥挥手:“让他进来!”

吕布(李维)的心提了起来。

他知道李肃是来干嘛的——忽悠丁原,离间他们“父子”,然后游说自己跳槽!

怎么办?

当场揭穿他?

还是……将计就计?

几个念头在他脑中飞速闪过。

很快,一个穿着文官服饰、面带笑容、眼神却透着精明的中年男子在亲兵的引领下走进大帐,正是李肃。

他进来后,先是恭敬地向丁原行礼,然后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角落里的吕布,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下官李肃,拜见丁刺史。”

李肃笑呵呵地说道,“董公听闻丁刺史救驾有功,深感钦佩,特命下官前来,一是道贺,二是……解释今日北芒山之误会,三嘛……”他拖长了声音,“董公素来爱才,听闻吕主簿勇冠三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心生仰慕,特备薄礼,聊表心意。”

说着,他拍了拍手。

帐外立刻有随从抬进来几个大箱子,打开一看,珠光宝气,尽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帐内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丁原的脸色却更加难看了。

董卓这是什么意思?

当着我的面挖墙脚?

还用的这么拙劣的手段?

“董卓的好意,本官心领了!”

丁原冷声道,“至于这些阿堵物,还是拿回去吧!

我并州将士,不稀罕!”

李肃似乎早有预料,也不尴尬,笑容不变,目光转向吕布(李维),语气更加“诚恳”:“吕将军,今日阵前风采,令人心折。

董公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以将军之才,屈就于一主簿之位,岂非明珠暗投?

若将军有意,董公麾下,虚位以待,必不负将军之勇!”

这话,己经是***裸的离间了!

丁原气得脸色发白,猛地一拍桌子:“李肃!

你放肆!

来人!”

“义父息怒!”

就在这时,吕布(李维)突然开口了。

他一步跨出,走到大帐中央,先是冷冷地扫了李肃一眼,然后对着丁原抱拳,声音洪亮,充满了“义愤”:“董卓逆贼,祸乱朝纲,其心可诛!

此人竟敢以区区金银,玷污我并州军魂,离间我父子之情,实乃可笑至极!”

他猛地转身,指着那些珠宝,对李肃厉声道:“李肃!

你回去告诉董卓!

我吕布虽是粗人,也知忠义二字!

丁刺史于我,有知遇之恩,父子之情!

岂是这些铜臭之物所能动摇?”

“我吕布生是并州人,死是并州鬼!

唯有赤胆忠心,报效国家,护卫义父,匡扶汉室!

让他趁早死了这条心!”

这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大义凛然!

帐内所有人都惊呆了!

丁原瞪大了眼睛,看着吕布,脸上先是错愕,随即露出了极度感动和欣慰的表情!

原来奉先我儿,竟是如此忠义之人!

以前真是错怪他了!

张辽等并州将领,更是听得热血沸腾,看向吕布的眼神充满了崇拜和自豪!

这才是我们并州的飞将!

李肃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像是吞了一只苍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准备好的所有说辞,全被吕布这番“忠义宣言”给堵死了!

吕布(李维)心里暗暗给自己点了个赞:完美!

既表了忠心,刷了丁原和并州军的好感度,又狠狠打了董卓的脸,避免了被离间的历史!

我真是个小机灵鬼!

然而,就在他以为成功扭转了历史,暗自得意时。

李肃盯着他,忽然阴恻恻地笑了一下,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诡异和……嘲弄?

他并没有因为吕布的拒绝而恼怒离去,反而向前微微一步,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丁原和附近几人能听到的音量,慢悠悠地说道:“吕将军忠义之心,令人佩服。

只是……下官来时,董公还让下官带给吕将军一句话……”吕布(李维)心里咯噔一下。

丁原也皱起了眉头。

李肃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吕布(李维),一字一句地说道:“董公问:故人来访,吕主簿别来无恙?

不知……昔日五原郡‘旧事’,吕主簿可还曾记得?”

五原郡旧事?

吕布(李维)猛地愣住了!

什么五原郡旧事?

原主吕布的记忆碎片里,关于早期在五原郡的经历十分模糊,似乎没什么特别……但李肃这意味深长的语气,和董卓那老狐狸特意指话过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他下意识地看向丁原。

只见丁原的脸上,刚刚的感动和欣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表情——震惊、疑惑、以及一丝……骤然升起的冰冷怀疑!

丁原的目光,如同两道冰锥,猛地刺向了吕布(李维)!

(悬念结尾)大帐内的气氛,因为李肃这句没头没脑的话,瞬间再次降到了冰点。

刚才吕布那番慷慨激昂的“忠义宣言”所带来的热血氛围,荡然无存。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了吕布身上。

五原郡?

旧事?

董卓为什么特意提起这个?

吕布和董卓之前难道就有交集?

是什么样“旧事”,能让丁原瞬间变脸?

吕布(李维)脑子里一片空白。

原主的记忆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关于五原郡的部分更是模糊不清,根本抓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该死的!

原主到底留了多少坑等着自己跳?!

李肃看着吕布错愕茫然的表情,和丁原骤然阴沉的脸色,嘴角那丝诡异的笑容更深了,他不再多说,只是微微一拱手:“话己带到,礼己送上。

丁刺史,吕将军,下官……告辞了。”

说完,他竟不再停留,转身悠然自得地走出了大帐,留下满帐的疑云和骤然紧张的气氛。

丁原没有阻拦,他的目光依旧死死地盯着吕布(李维),那眼神锐利得仿佛要剥开他的铠甲,看清他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奉先……”丁原的声音变得异常平静,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董卓所言……五原郡‘旧事’……是何事啊?”

“我……”吕布(李维)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解释?

怎么解释?

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否认?

万一真有什么事,以后被揭穿,就是欺瞒大罪!

沉默?

那更显得心里有鬼!

冷汗,再一次无声地浸透了他的内衬。

他感觉自己刚刚爬出一个坑,却瞬间又跌入了一个更深、更黑暗的陷阱。

董卓这老狐狸,轻飘飘一句话,就将他再次推到了悬崖边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