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832年,公元624年,唐帝李世民一统天下,开始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贞观九年八月,上个月刚刚战败一场的突厥人,派遣了使者,前来向李世民求和了。
京兆府,太极殿,李世民坐在上边说道:“突厥现在派使者来求和了,诸位卿家如何看待此事啊?”
齐国公长孙无忌出言到:“或许是突厥因为上个月,被右卫大将军柴绍将军打败后,暂时不想与我们交战了,所以才来和谈的。突厥一直都是老样子,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这次,臣估计也是的。”
长孙无忌的言论到也是事实,突厥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是这样的。所以,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发言。
唯独长公主李文青听了长孙无忌的话,皱了皱眉头,明显是有其他的想法。
李世民看了看李文青问到:“青儿有何话说?”
承天长公主、太尉、尚书令、天策府上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李文青用英武而又温柔的声音说道:“禀父皇,孩儿以为事情没那么简单。突厥是与我们打打停停没错,但不是每次都和谈的。而且就算突厥人与我们和谈,也是有和谈条件或者是目的的。然而这一次和谈却没说目的,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李世民:“。。。。。。”
群臣听了李文青的话,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并且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过了一会儿,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出言道:“陛下,臣以为公主所言甚是,突厥以往的和谈,都是想要好处的,但此次却并没有提及好处。臣以为突厥这次的和谈恐怕是在迷糊我们,想来之后应该会有更大的动作。”
李世民疑惑道:“更大的动作?会大到什么程度呢?”
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道:“只怕颉利可汗会亲自前来吧。”
“亲自前来?行,朕倒是要会一会这个颉利可汗。”李世民一脸兴奋的说道,很明显他想再次压制这个颉利。
遂,众人讨论起,对敌的策略了。
散朝后,李世民叫住了李文青。
李世民用慈爱的眼神看着李文青说道:“青儿,你现在可否有中意的对象了?”
李文青摇摇头说:“孩儿并没有中意的对象。”
李世民看着李文青道:“女儿啊,你现在已经二十多了,是个老姑娘了。我和你娘在你这个年龄,都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你现在连个夫君都没有,那你将来可怎么办啊?”
李文青想也没想就回答道:“父亲,孩儿是公主,是尚书令,是天策府上将军。孩儿有的是钱,有的是人伺候,就算将来老了,也很舒服很安详,为何一定要夫君呢?不是孩儿喜欢的,孩儿是不会要的。”
李世民苦口婆心的劝说:“女儿啊,人活一生总要留个后啊,不然这人生有何意义,岂不是白活了吗?你一生所有努力得来的东西,将来全都是别人的。”
李文青漫不经心的回答道:“我现在又不努力,已经躺平了,反正都是别人的,又哪里来的什么我的、别人的。”
李世民直接被李文青的一套组合拳,打得一脸懵逼,最后只能来个道德绑架了:“这。。。。。。女儿啊,你没有后,你这是大不孝啊。”
李文青眨了眨眼睛说道:“父亲,您忘了您有儿子啊,而且还不少。血脉也没有断绝,我不生,也影响不了李家的血脉传承,和江山的传承啊,哪里来的不孝了。女儿还是那句话,我不喜欢的是不会嫁的。”
“。。。。。。”李世民被女儿怼的无话可说,随后他无奈的说道:“你母亲想你了,你去看看她吧。”
这话李文青自然拒绝不了。
李文青点了点头说:“好。”
李文青进入了内宫,一路走过去,随后她的眼睛停留在了太清殿上边,脑中充满了回忆。
她推开了无人居住的太清殿的大门,看了看里面既陌生又熟悉的场景,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知道妾今生还能不能再与你相见,陛下。”
“姐姐,你在这里做什么?”一道柔美的声音传了过来,打断了李文青的思绪。
李文青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妹妹长乐公主。
李文青笑着说:“长乐你怎么来了?”
长乐公主:“我看姐姐你进来了,所以就进来看看。只是这座宫殿并无人居住,姐姐你进这里作甚?”
李文青摇摇头说:“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所以进来看看。”
长乐公主:“???以前的事情,何事啊?”
李文青摇摇头说:“没什么,我们去看看母亲吧。”
长乐公主:“嗯!”
长乐公主自是聪明伶俐,知道自己的姐姐有意避开话题,所以也没有继续追问,二人一并走向了立政殿。
长乐公主:“姐姐还没有心上人吧?”
李文青看了看长乐公主问到:“是父皇让你来当说客的?”
长乐公主摇摇头说:“不是,我就是好奇,所以问问。不过,母后那边肯定会有话讲的,所以姐姐你应当要有心里准备才行。”
李文青点点头说:“我明白了。”
长乐公主:“姐姐你真的不打算嫁人吗?”
李文青:“我并没有说过我不嫁人,不嫁人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但嫁给一个对你不好,或者你是不喜欢的人,是一件更加不幸的事情。而我只是不嫁我不喜欢的人而已,有什么不对吗?”
长乐公主摇摇头说:“姐姐你的想法挺好的,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我们可没有姐姐你这般权势和地位,想左右自己的终身大事很难。”
李文青:“你是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哪里有人敢待你不好。不过,如果你想要自己喜欢的就难了,你可以试着让父皇同意你挑选一个驸马。”
长乐公主:“就算父皇同意我挑选,那么问题来了,我能挑谁呢?我连男的都不认识几个,哪里能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