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言峥在马车里点着灯看书,就听见外面起了兵刃相接的声音,章叔掀起马车帘:“公子,外面像是一群打家劫舍的人,莫要惊慌,守卫们会誓死保护您的安危的。”
外面的劫匪面对这些守卫,不似江湖上规规矩矩的打,见守卫们保护着一辆马车,就觉得里面不是金银就是珠宝等名贵物品,便用各种阴招接近马车,并用砍刀疯狂砍向马车。
章叔觉得不妙,便拉着楚言峥跑出马车,劫匪们看出来个小公子,便挥刀砍向其他马车希望能获得金银珠宝,一时之间局面变得混乱不堪。
乔初九路过这片密林时便见到这样的场景,她坐在树杈上本想隔岸观火,却看见人群之中一枚熟悉的玉佩,她定睛一看,就看见楚言峥身上的玉佩。
那是皇室所独有的玉佩,为了防止有人冒充皇室子弟,只有皇亲国戚与近侍之臣才认得,一般人是不会知晓这玉佩的存在的。
她系紧面巾,毫不犹豫的挥身而下,动作利落的放倒一个又一个劫匪,劫匪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节奏,四散奔逃。劫匪头子看着这乳臭未干的小丫头,怒从中来发出狠招,用砍刀砍坏了乔初九的匕首。
乔初九被掀翻倒地,那劫匪砍刀挥下来,所幸章叔及时赶来,将劫匪刺死。扶起倒地的乔初九:“姑娘,没事吧?”乔初九揉揉被撞伤的地方,摇摇头。
楚言峥快步走来,一抱拳说:“多谢姑娘相助,姑娘家可住附近?我们可以顺路将你送回去。”乔初九摇摇头:“这附近地痞流氓颇多,前面直走约摸数百米就有城镇,公子还是早早赶路吧。”
楚言峥看着黑面巾上的一双眼睛,冷静沉稳,有着不符合年纪的成熟,再看刚才她动作利落,他猜想应该是附近城镇侠客的女儿,便生出了结交一番的心思。
楚言峥又一抱拳鞠躬:“方才见姑娘身手不凡,敢问姑娘芳名?”乔初九略有些不耐烦心道,此人话甚多,磨磨叽叽的,说:“萍水相逢一场,何必知晓姓名,公子还是早些赶路吧,我亦要回家了。”
楚言峥瞥见地上断掉的匕首,赶忙道:“慢着。”随即转身跑到马车翻出了父皇御赐的匕首,章叔想要劝阻,他低声答道:“姑娘对我有救命之恩,好刀配英雄,这刀给她比在我这更有用。”
他拿着匕首双手递给乔初九:“姑娘对我有救命之恩,鄙人无以为报,请姑娘务必收下此刀。”乔初九看着这匕首,只一眼就知道此刀非凡,又看楚言峥不收不罢休的样子,便收下了。
“那就多谢公子了,那我便送佛送到西,将你送去前面的城镇吧,反正我家在那附近顺路。”乔初九跨上马在前面引路。
终于到了,乔初九看着楚言峥一行人进入城镇没了踪影。她便向反方向离去,奔去京城。
楚言峥来到辽城一大早便听说该城的太守死了,且死在了花柳场所,听大理寺的官员说背刺而死。
楚言峥听到后并未震惊,这刘太守先前办的龌龊事,想取他项上人头的人太多了,他来之前便早已打探清楚,包括辽城内大大小小事无巨细他全已了解,此次来即便刘太守没死,他也是要好好整顿一下辽城的。
皇城之外村镇无数,辽城是这其中里面最为跋扈,风气最不正的一个,父皇此次派他来的目的,他在出发之前也仔细揣摩过了,说是体察沿途民情,但确是让他好好处理一下辽城之事,并且考察一下他是否有做皇帝的潜质。
毕竟他有一个嫡出的亲弟弟,能力不在他之下,其实楚言峥对于皇位也不是那么执着,谁能力强谁就当,如若他弟弟楚言泽当了皇帝,他也愿意做他弟弟最忠诚的臣子。
但想起他出发之前,他亲弟楚言泽搂着他又是撒娇又是卖萌说的话:“哥,父皇这次派你出去,实则是考察你是否具有当太子的潜质,哥,你看你弟弟我摆烂如此长时间了,实在没有当太子的能力。哥…嘿嘿,你可要好好表现啊!等你回来我请你去百福楼吃香的喝辣的哈!”
他拿起桌上的卷宗无奈叹了口气,自己的亲弟弟肯请自己在全皇城最贵的饭店吃饭,这不想当太子的意愿可见一斑,自己这一次是务必要把辽城治理好。
若是自己的弟弟要躲在自己的羽翼下求庇护,自然是他做哥的应该的,但必要的时候也要历练一下他弟,楚言峥心里暗暗想到,认真阅览起手上的卷宗。此时远在京城的楚言泽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要被亲哥派出去历练了。
乔初九回到乔府的时候,乔老爷子已经在晨练了,听完自己孙女汇报完任务赞不绝口,瞅着她眼底的黑眼圈,还有受伤的地方,心疼的没法,赶紧让乔初九快去休息,并嘱咐府上的大夫好好去瞧一番。
楚言峥办事雷厉风行,将辽城从里到外治理的服服帖帖,将考察已久的曹太守扶上马,辽城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的,这消息如插翅一般飞到了皇城之内。
皇帝在朝堂上听闻臣子上报此事,喜笑颜开连连叫好,不愧是自己的嫡长子,本还想着太子年幼还不适宜自己住独立宫殿,但现在是该把让太子入住东宫的事提上日程了,让朝里朝外的人都长个心眼,谁才是将来的储君!
皇帝高兴完,说:“太子虽年幼,但此事却办的颇好,是该好好赏赏。”环视一众大臣,开口问道:“乔爱卿觉得怎样赏才好啊?”乔伯海被点名,立马明白了皇帝的用意,答道:“太子虽小,但看太子此番作为,怕是连我们这些略有经验的臣子,也是无法企及的。虽说年龄尚小无法搬宫独住,但臣以为还是让太子早早入住东宫为妙,不管是离御书房还是学院都是非常近的。”
皇上点点头,转头又问将军叶正哲:“叶爱卿觉得呢?”大将军答道:“臣附议。”皇帝扫视群臣一圈继而说道:“众爱卿觉得呢?”这一文一武的两位重臣都发话了,这底下群臣无论同意的或不同意的都纷纷下跪:“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