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仿佛无边的愁绪,将她紧紧包裹。
然而,在这深沉的黑暗中,她的眼眸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一个改变家庭命运的念头,如同一颗顽强的种子,在她心底悄然种下。
天刚破晓,林以彤便早早起身,简单整理了一下衣衫,便毫不犹豫地背起竹篓,朝着村后的山林进发。
此刻的山林,仿佛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一层如纱般的薄雾轻柔地弥漫着。
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质朴芬芳与草木的清新气息,丝丝缕缕地钻进林以彤的鼻腔,令她精神为之一振。
林以彤沿着那条蜿蜒曲折、布满青苔的小径,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山林深处走去。
她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急切地在西周搜寻着任何可能改变家庭困境的蛛丝马迹。
她时而蹲下身子,仔细审视着地上那些形态各异的草药,心中思索着它们的药用价值与市场需求;时而抬头仰望,目光在树枝间穿梭,打量着那些挂满枝头的野果,猜测着它们的味道与潜在用途。
不知过了多久,林以彤来到了一处鲜有人知的偏僻山谷。
这里地势低洼,仿佛是大自然特意雕琢出的隐秘角落。
西周的树木愈发繁茂,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色天幕。
就在林以彤准备转身前往别处继续探寻时,一抹鲜艳的色彩突然映入她的眼帘。
那是一丛从未见过的植物,植株并不高大,却挂满了一颗颗色泽艳丽的野果。
这些野果在阳光的轻抚下,宛如熠熠生辉的宝石,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人光泽。
林以彤心中猛地一动,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快步走上前去。
她蹲下身子,近距离观察起这些野果。
野果呈椭圆形,表皮光滑如镜,在绯红与金黄之间巧妙过渡。
凑近一闻,一股独特而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那是一种甜蜜与清新酸味完美融合的奇妙香气,瞬间撩拨起林以彤的味蕾,令她不禁口舌生津。
林以彤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轻轻摘下一颗,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
野果入口的瞬间,先是一阵微微的酸涩,带着一丝清爽;紧接着,一股浓郁醇厚的甘甜如潮水般在味蕾间汹涌散开,口感丰富而独特,层次分明,令人回味无穷。
“如此美味的果子,倘若能设法卖出去,说不定真能成为改善家中境况的契机。”
林以彤的心中瞬间闪过一个大胆而充满希望的想法——制作果脯。
她深知,果脯不仅易于保存,方便携带,而且在市面上颇受欢迎。
若是能将这种独特的野果制作成美味的果脯,拿到镇上去售卖,极有可能为家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从而缓解当下的困境。
想到这里,林以彤的眼中瞬间绽放出明亮的光彩,仿佛看到了家庭未来的希望曙光。
她不再迟疑,立刻动手采摘野果。
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野果,在她手指间轻轻落下,被小心翼翼地放入竹篓之中。
不一会儿,竹篓便被装得满满当当,承载着她满满的期待。
背着沉甸甸的竹篓,林以彤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
此时,林母正在灶房里忙碌,炉灶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她的脸庞。
看到女儿背着一篓不知名的野果回来,林母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停下手中的动作,开口问道:“彤丫头,你这是采的啥果子呀?
可千万别乱吃,万一有毒可就麻烦了。”
林以彤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赶忙走到母亲身边,说道:“娘,这果子可好吃了,我尝过了。
我想把它们做成果脯拿到镇上去卖,说不定能赚些钱,这样咱们家就不用再为钱发愁了。”
林母微微皱眉,眼中满是担忧之色:“果脯哪有那么容易做的呀,咱们从来都没做过这玩意儿,再说了,就咱做的,能有人买吗?”
林以彤紧紧握住母亲的手,目光坚定地看着她:“娘,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我觉得这果子味道独特,只要做得好,肯定会有人喜欢的。
咱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家里一首这么困难下去,总得试一试。”
林母看着女儿眼中那坚定的光芒,无奈地摇了摇头,但内心深处却被女儿的坚持所打动。
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既然你这么想做,娘就陪你一起试试。”
于是,母女俩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是清洗野果。
林以彤从井里打来一桶清澈的水,将野果一颗颗轻轻地放入水中。
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致,如同对待稀世珍宝。
她用纤细的手指,仔细地搓洗着每一颗野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将表面的灰尘、杂质以及附着的细小绒毛一一洗净。
接着,便是去核工序。
野果的核虽不大,但却坚硬无比。
林以彤找来一把小巧锋利的尖刀,小心翼翼地握住,开始艰难地将果核挖出。
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与细致的活儿,野果的表皮十分娇嫩,稍不留意,用力过猛就会划破手指。
果然,没过多久,林以彤的手指就被划出了几道细小的伤口,殷红的血丝渗了出来。
林母看到后,心疼地说道:“彤丫头,要不歇会儿,让娘来。”
林以彤却笑着摇了摇头:“娘,没事,我能行。”
她简单用手帕包扎了一下伤口,便又专注地投入到去核工作中。
处理好野果后,便是煮制环节。
林以彤按照自己心中的设想,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糖。
水在炉灶的加热下,渐渐泛起了细密的气泡,糖在水中慢慢融化,散发出丝丝甜蜜的气息。
林以彤将处理好的野果缓缓倒入锅中,拿起木勺,开始不断地搅拌。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锅中的野果,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期待。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由于对火候的掌控不够精准,以及糖的用量判断失误,第一次煮制出来的野果,呈现出了不尽人意的结果。
要么是糖放得过多,浓郁的甜味完全掩盖了野果本身独特的果香,吃起来甜得发腻;要么就是煮的时间不够长,野果的口感依旧生硬,没有达到那种软糯香甜的理想状态。
林以彤看着锅中那一锅失败的成果,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失落。
她紧皱眉头,盯着锅中的野果,陷入了沉思。
她认真回想每一个步骤,从采摘野果时的细节,到清洗、去核、煮制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地方。
经过一番苦苦思索,她觉得可能是糖的用量过多,导致甜味过重,而且煮制的时间还不够久,野果未能充分吸收糖分,也没有达到理想的软烂程度。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重新调整比例,再次进行尝试。
这一次,她更加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炉灶。
随着时间的推移,锅中的野果渐渐发生了变化,颜色变得更加鲜艳,果香也愈发浓郁。
然而,当林以彤满怀期待地品尝时,却发现虽然口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距离她心中那完美的果脯,似乎还差了那么一点味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以彤全身心地投入到果脯制作中,仿佛着了魔一般。
她不断调整糖的用量,从稍微增加一点,到稍微减少一点,反复尝试,力求找到那个最完美的平衡点。
煮制的时间也在她的一次次试验中,从多煮一会儿,到少煮一会儿,不断摸索着最佳时长。
火候的大小更是她关注的重点,她一会儿守在炉灶前,小心翼翼地加大火力,一会儿又赶紧调小,生怕火力过猛或过小影响了果脯的品质。
同时,她还尝试了不同的晾晒方式,将野果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暴晒,又担心阳光过于强烈会破坏野果的色泽与口感;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又觉得速度太慢,担心时间过长会导致野果变质。
有时,为了能够精准观察不同时段阳光对野果晾晒的影响,她从早到晚守在院子里,眼睛紧紧盯着那些晾晒的野果,如同守护着自己最珍贵的宝贝。
饿了,就随便吃几口干粮,权当充饥;累了,就靠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打个盹儿,稍作休息后又立刻投入到试验中。
林父林母看着女儿如此辛苦,心中既心疼又无奈,只能默默地在一旁帮忙,递个工具,添些柴火,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女儿。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后,林以彤成功制作出了令她满意的美味果脯。
果脯色泽鲜亮,表面微微泛着一层晶莹的糖霜,仿佛给果脯披上了一件梦幻的外衣。
口感软糯紧致,既有野果本身的酸甜滋味,又带着恰到好处的甜蜜,两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浓郁的果香在口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令人回味无穷,仿佛将整个山林的美好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果脯之中。
林以彤激动地拿着做好的果脯,迫不及待地递给父母品尝。
林父林母接过果脯,放入口中轻轻咬了一口。
刹那间,他们的眼中满是惊喜之色,林父忍不住赞叹道:“彤丫头,真没想到你还真做成了,这味道简首绝了!
比镇上那些铺子卖的果脯都好吃。”
林母也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花:“我就知道我家彤丫头行,这下咱们家可有希望了。”
得到父母的认可,林以彤的信心大增。
她开始认真盘算着如何将这些美味的果脯拿到镇上去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她仿佛己经看到了一家人摆脱困境,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美好画面。
而这小小的果脯,也将成为她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在未来的日子里,引领她踏上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