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帝的意图
不首接抄家,把他们一家赶回原籍老家,但是却只给一个时辰收拾东西兼离开皇城。
不允许带走任何一个奴仆,家奴以及其他带不走的钱财铺子庄子就全部充公。
杨锦云觉得这个桥段莫名有些熟悉,但是她忙着收东西,没法深入思考。
她匆忙中不忘观察西周是否有人,要是被人发现她能凭空把东西变没了,那就不是让她滚回老家,而是滚去刑场。
说不定滚去刑场前还要来一段儿童不宜的血腥画面。
想到这些她浑身一个激灵,拍了拍胸口:自己吓自己,没事没事!
她凭借着肾上腺素的协助,硬是从一个50岁老奶奶的速度提升到三十岁的青年的速度,不但把自己一个院子里的每个房间都摸(清)了(空)一遍,把她觉得能用上都放入空间里。
捞出空间的时钟一看,己经过去了一个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
(为了方便区分,以后都按古时的时间来写)也不知道原身那些便宜子女孙子孙女到底收拾了什么,知不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其他人的院子她肯定不好进去,她想到路上要吃喝,到了地方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光听地名就觉得很荒凉,因为陆家原籍的地方青岩镇大荒村。
她加快脚步跑到厨房,谢天谢地,新帝的将士们真是称职,就连婴儿都被他们拉到了前院去候着。
厨房空无一人,只有凌乱的灶台。
她没有顾得上灶台上那点东西,她的目标是库房的粮食。
她小时候饿过肚子,现代的家中虽然不常开火,但是各种食材、粮食囤了十分多。
感谢侯府的富贵,里面的粮油米面很多,她轻轻一摸,都装进了自己的空间里。
此时的她脚都软了,这个原主几十年来恐怕都没有走过这么多的路吧。
她拿出一个小布包,装了些不值钱的玩意在里面,看着多,实则不重。
时间不等人,她只歇了一小会儿,就赶紧到前院去。
前院围满了兵丁,宣旨太监吴公公坐在一张椅子上,百无聊赖的欣赏花草。
慌乱的下人跪了满地,不敢起来,也不敢乱说话,有些人只敢小声哭泣。
谢嬷嬷倒是站着,一见到杨锦云,立马上前搀扶,接过她手中的布包。
杨锦云塞给谢嬷嬷两个小荷包,低声说:“你悄悄的把这个给那个吴公公和站他旁边的将军,然后问一下能否让我们叫一下后院里的人出来。”
要命了,那群蠢货只管重要的钱财就行了,首饰能拿就拿,不能就拉倒,还不出来就要被流放,到时候吃西北风都难。
谢嬷嬷接过荷包,疾步走到吴公公面前低声询问,一边熟练的往他手里塞荷包。
“公公辛苦了,只是我家老夫人担心误了时辰,可否让我们到后院督促一下?”
吴公公收下荷包,这些事情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不过刚才他都收了一个荷包,现在若是只有他有,小将军可能不愿意啊。
“这个...原则上是不可以的,是不是啊,肖都虞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