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扶正祛邪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围棋博奕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智力游戏。

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并提到舜帝也曾利用围棋教化自己的儿子商均。

三国时人曹摅在《围棋赋》中写到:“昔班固造弈旨之论,马融有围棋之赋,拟军政以为本,引兵家以为喻,盖宣尼之所以称美,而君子之所以游虑也……”晋人蔡洪则称围棋博奕“秉二仪之极要,倔众巧之至权,若八卦之初兆,逐消息乎天文。”

可见这种博奕之术参天地阴阳之造化、蕴兵战谋略之玄机,最为讲究的就是智慧天资的高下之分。

虽然通过博奕练习可以增进智力,但是如果没有过人的天资和难得的机遇,想要成为围棋国手又何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庄生感觉今日这场对奕的胜负之判绝不仅仅取决于智力和棋艺。

因为棋局的突变很显然来得十分微妙。

那位白袍老者原本阴晴不定的脸上忽然毫光大盛,两只阔大无比的袍袖像是气囊一般突然间鼓涨起来。

一只瘦骨嶙峋的大手嵌下一枚黑子之后,突然又往棋盘上狠狠一拍。

一粒白子弹跳而起,棋盘上果然现出了一个深深的圆痕。

那老者不慌不忙地将这颗棋子接在手中,两指一捻,比精钢还要坚韧的和阗软玉竟然被他捻得玉屑纷飞,几乎化为齑粉。

此际,大殿内似乎劲风骤起。

明明灭灭、摇曳不定的烛火齐刷刷地倒向黄衣老僧一侧,气氛顿时变得更加怪异。

黄衣老僧面色一沉,额头上开始渗出一滴滴豆大的汗珠。

“嘿嘿嘿嘿…老贼秃!

老夫我一向信奉天算不如人算,却没想到略使雕虫小技,你就乖乖地钻进了圈套!

嘿嘿…嘿嘿…可笑你自命清高、不识抬举…最终还不是贻笑大方?

…嘿嘿…我帮你请来的那位美人儿功夫如何?

很够你老儿受用吧?

…嘿嘿…你这老淫秃!”

“看来你天天叩拜的这些泥胎菩萨今日对老夫也是无可奈何了呀!

…嘿嘿…老秃驴,你就认命吧!”

白袍老者狂吠如枭,面色狰狞。

庄生见了,心中忽然对他生出了绝大的厌恶。

庄生忽然感觉自己对这种邪恶疯狂的魔鬼面目并非十分陌生。

没错!

当年在青龙岛上肆虐一时的黑风老怪也是如此疯狂而狰狞。

当年自己的亲人被黑风老怪一个接一个残害的情景是庄生心中永远也不敢触及的伤痛。

可是今天,这种伤痛再一次难以遏制地涌上了他的心头……“住手!”

神情激愤的庄生大喝一声,突然闯进了大殿之中。

———断喝声中,庄生己经撞入二人视线。

白袍老者遽然一惊、面色一沉,须发怒张的惊人气势忽然消减了大半。

“阿弥陀佛……!”

黄衣老僧双手合什,目***光,突然高声唱出一句佛号。

殿内气氛豁然一变,老者眉头拧成一团,老僧表情轻松下来。

陡闻一声震耳发聩的庄严佛号,庄生心中的满腔怒火顿时幻化为满心疑惑。

不对啊?

这二人也忒地古怪啊…明明我还没有出手,形势如何会有如此惊人变化?

看来吉人自有天象,一定是佛祖显灵、扶正祛邪!

庄生疑惑之际,黄衣老僧突然抬起头来,冲他颌首一笑,又轻轻拈起一枚棋子,反手嵌入黑棋大阵之中。

庄生见了,大吃一惊!

因为他发觉黄衣老僧竟然将自己的一片白棋生生点死了。

虽然这片白棋在黑棋的重重围困之下生机艰辛,但这种奕法又何异于自毁长城?

难到……焦急之中来不及开口劝阻的庄生忽然感觉心中似有所悟,他情不自禁地踱步上前,开始潜心研读二人对局的精彩棋势。

说起来,庄生对围棋技巧的研修还算不上十分深入。

由于他幼失诂训、孤苦伶仃,实在是谈不上精研六艺、捻熟棋射。

不过庄生系出名门,自幼天资聪颖,再加上师父领他入门之后,又传给他一部世间罕有的《棋经》。

得益于东晋棋圣马绥明撰写的这部棋坛宝典,虽然尚缺实战经验,但庄生对围棋的见识造诣己非寻常棋士可比。

《棋经》中有语云:“夫围棋之品有九。

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西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通过与师父对局,庄生知道自己的棋力尚在用智、通幽之间,但这两位博奕高人应该不会低于坐照、入神两种至高境界。

因为二人奕出的棋局实在是让他感到眼花缭乱、莫测高深。

凝神细察之后,庄生发现局中白棋的布局深得棋经要义。

《棋经》语云:“盖布置棋之先务,如兵之先阵而待敌也。

意在疏密得中,形式不屈,远近足以相援,先后可以相符”。

又曰:“远不可太疏,疏则易断,近不可太促,促则势赢。”

白棋形势正是如此,可见黄衣老僧在开局阶段曾经是胜券在握。

不过,从棋局的变化来看,黑袍老者显然更善中局搏杀。

因为他的中局行棋竟然暗合《棋经》中记载的侵凌、用战之法。

庄生记得侵凌之法云:“夫棋路无必成,子无必杀,乘机智变,不可预图。

且布置己定,则强弱未分,形势鼎峙,然后侵凌之法得以行乎其间,必使应援相接,勾落相连,多方以拥逼,迤逦而侵袭。

侵袭若行,则彼路不得不促;拥逼渐急,彼势不得不赢。

矣乎忿而先动,则视敌而索其情,观动而制乎变。

此之谓善应者也。”

用战之法曰:“用战之法,非棋要道也。

不得己而用之,则务在廉慎以守封疆,端重而全形势。

封疆善守,则在我者实矣;形势能全,则在我者逸矣。

夫以实击虚,以逸待劳,则攻必破,战必克矣。”

很显然,黑袍老者的奕法己经深得此中三昧。

可是无巧不巧,庄生闯进殿中之时,正是棋局胜负转换的紧要当口。

———因为黑袍老者霸气惊人,凭借一枚官子之力,劫杀还杀,居然撕开了白棋的主要防线。

若非庄生闯入之后黄衣老僧抖擞精神、果断取舍、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局部损失为代价夺回先手,二人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奕大战只怕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眼下盘中的形势己经十分明朗。

那位曾经气焰嚣张、咄咄逼人的白袍老者此刻也认识到自己己是痛失良机、回天乏力了。

庄生终于明白黄衣老僧死中求活、壮士断腕的战法原来就是《棋经》中极为推崇的取舍之法。

关于取舍之法,《棋经》中说:“取舍者,棋之大计。

转战之后,孤棋隔绝,取舍不明,患将及矣。

盖施行决胜谓之取,弃子取势谓之舍。

若内足以预奇谋,外足以隆形势,纵之则莫御,守之则莫攻,如是之棋,虽少可取而保之;若内无所图,外无所援,出之则愈穷,而徒益彼之势;守之则愈困,而徒壮彼之威,如是之棋,虽多可舍而委之。”

这些精辟要诀深合古人兵法,所谓“怯敌则运计乘虚,沉谋默战於方寸之间,解难排纷於顷刻之际。

动静迭居,莫测奇正。

不以犹豫而害成功,不以小利而妨远略”,不但是博奕之至理,亦足以用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攻城掠地、建立盖世功勋。

初见高手对局,默记《棋经》要诀、评判棋局得失,庄生心中大有领悟,不禁暗暗高兴。

黄衣老僧苦战一场,反败为胜,长舒了一口气,闭目盘坐,开始调理气息。

白袍老者恼羞成怒,突然掉转身形,目光凌厉地盯了庄生片刻。

继而冷哼一声,豁然而起。

庄生大吃一惊,正要挥掌招架,却见那人早如一首硕大无朋的夜鸟一般遁往殿外去了。

奇怪?

今日所见所闻实在是莫名奇妙、匪夷所思!

庄生呆立当场,心中纳罕不己。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今天可真是多亏了少侠援手啊!

老衲在此重重谢过!”

庄生回过神来,发现黄衣老僧正在躬身合掌向他施礼。

“大师此话怎讲?

小子无功受禄,委实承受不起!”

庄生慌忙还了一礼。

“哪里哪里?”

老僧说得郑重其事,“看来少侠也是身在此中莫明其理啊!

这里不便长谈,且请移足客堂,待老僧为你祥述内情!”

“恭敬不如从命,今日宝刹中虽然事多,但小子心中实在也是疑问重重,只好有劳大师了。”

见这位高僧宝相庄严、神情和蔼,庄生心中对他生出了极大的亲近渴望。

“请恕冒昧,斗胆问一句,大师可是这座栖灵寺里的主持长老?”

想到师父雪笠翁交代给他的任务,庄生一边跟随老僧前往客堂、一边小心翼翼地问到。

“老衲正是弘善。

不知少侠如何称呼?”

“小子果然失礼了!”

老僧的回答虽然己在庄生意料之中,但他还是又惊又喜地抢上几步,纳头倒拜在大师跟前。

“东海青龙岛青龙世家传人庄生奉恩师雪笠翁之命前来叩见长老!”

“青龙岛?

…雪笠翁?

…原来你是庄岛主的公子啊,哈哈…难怪会有如此精纯的护体罡气!

少侠快快免礼!

既是笠翁的徒弟,在老衲面前就不必客气啦,何况今日你还是这座古刹的贵人啊!”

说话之间,二人己经来到栖灵寺的客堂之外。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