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庙中古卷残阳血
贺霄靠着冰冷腐朽的门板,大口喘着粗气,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庙外灌进来的寒气,刺得肺腑生疼。
赢了?
活下来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微微颤抖的右手食指,那截刚刚撕裂寒风、逼退饿狼的指头,此刻除了冻得发红,再无半分奇异之处。
刚才那石光电火间的爆发,那凝聚风刃的微薄力量,仿佛只是一场被逼到绝境的幻觉。
可台阶下枯草上那几点暗红的狼血,还有空气中尚未散尽的腥臊味,都在无声地宣告着真实。
“呼……”贺霄闭上眼,试图平复擂鼓般的心跳。
饥饿感如同跗骨之蛆,再次凶猛地啃噬着他的胃袋,比之前更甚。
刚才那一下爆发,似乎抽干了他本就所剩无几的力气。
他挣扎着爬起来,手脚并用,几乎是爬到了神像下那堆将熄未熄的余烬旁。
那点微弱的火苗,在穿堂风的戏弄下顽强地跳跃着,散发着微不足道的暖意和光明。
贺霄小心翼翼地将怀里那捆救命的柴禾解开,挑出几根最细最干的枯枝,屏住呼吸,轻轻架在火苗上。
枯枝接触到暗红的余烬,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贺霄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这最后的希望也熄灭。
他俯下身,凑近了,用冻得麻木的手拢着,小心翼翼地吹气。
呼——呼——气流拂过,火苗猛地一窜,贪婪地舔舐着新添的燃料。
橘红色的光芒瞬间明亮了几分,驱散了神像脚下更大一圈的黑暗。
一股微弱却真实的热浪扑面而来,让贺霄冻僵的脸颊感受到一丝久违的暖意。
成了!
他长长地、无声地舒了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疲惫如同潮水般席卷全身。
他靠着冰冷的泥塑基座坐下,将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的手脚尽量靠近那簇来之不易的火堆。
火光跳跃,映照着他苍白消瘦的脸,也照亮了神像基座下堆积的杂物——那是他之前为了寻找能烧的东西胡乱翻出来的。
破陶罐、烂草绳、几块腐朽的木板……都是些无用的垃圾。
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忽然,在火光与阴影交错的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被灰尘和蛛网厚厚覆盖的物件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似乎是一卷……书?
贺霄心头微动。
在这个儒道为尊的世界,书籍,尤其是经典,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阶梯,珍贵无比。
他强撑着疲惫的身体,挪过去,伸手拂开那厚厚的积尘。
入手是粗糙的、带着腐朽气息的纸张触感。
他小心地将其从杂物堆里抽出来,借着火光仔细辨认。
这是一卷残破不堪的书册,封面早己不知所踪,边缘被虫蛀鼠咬得参差不齐,纸张枯黄发脆,仿佛一碰就会碎掉。
但上面残留的墨迹,却让贺霄的心猛地一跳!
那是一种极其古拙、却又带着某种难以言喻韵律的字体,与他进城卖柴时在县衙告示栏、或是偶尔瞥见的书生手中书卷上的文字,隐隐有相似之处,却又似乎更加……深邃?
他屏住呼吸,借着摇曳的火光,艰难地辨认着卷首几个勉强完整的字:“……而时习之,不亦……乎?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贺霄的瞳孔骤然收缩!
前世作为文科生,他对这部儒家经典再熟悉不过!
这竟然是半卷残破的《论语》!
在这荒山破庙,神像脚下,竟藏着这样的东西?
狂喜瞬间冲淡了饥饿与寒冷!
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残卷捧在手里,仿佛捧着稀世奇珍,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一口气吹散了这脆弱的纸张。
他迫不及待地翻动着残页,寻找着相对完整的段落。
大部分字迹都己模糊难辨,或被污渍覆盖,但仍有部分句子顽强地留存下来。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熟悉的句子,带着穿越时空的力量,撞击着贺霄的灵魂。
他下意识地,用那根刚刚逼退饿狼的食指,顺着残卷上模糊的字迹,凌空轻轻描摹起来。
指尖划过空气,没有风刃,没有异象。
但就在他心神沉浸于字句含义,指尖随着意念本能地勾勒那蕴含道理的笔画轨迹时——嗡!
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暖流,毫无征兆地从他指尖生出!
仿佛沉睡的溪流被悄然唤醒,顺着指尖的筋脉,缓缓向上流淌,流经手臂,汇入心口!
同时,他脑海中那些因诵读经文而翻腾的思绪,那些关于“忠信”、“学思”的感悟,竟像是被这股暖流引动,变得更加清晰、活跃!
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明感,驱散了部分疲惫和饥饿带来的昏沉。
贺霄猛地停住动作,震惊地看着自己的手指,又看看手中的残卷。
不是错觉!
诵读这蕴含先贤智慧的经文,再以意念引导指尖去“书写”或“勾勒”其形其意,竟然能引动体内那股微弱的力量?
并且让精神感知变得更加敏锐?
这就是……文气?
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再次尝试。
这一次,他不再只是描摹字形,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那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境之中,想象着求学路上“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同时以指为笔,在虚空中郑重地“书写”起来。
指尖的暖流再次出现!
比刚才更明显了一丝!
虽然依旧微弱,如同风中残烛,但确确实实存在!
并且随着他意念的专注和指尖的“书写”,这股暖流在体内运转的速度似乎……加快了一分?
残破的《论语》卷册,在火光映照下,那些古老的墨迹仿佛也蒙上了一层极其淡薄、难以察觉的微光,与贺霄指尖流转的微弱暖意,形成了一种玄妙的共鸣。
庙外寒风依旧呼啸,破庙内依旧冰冷刺骨,饥饿的绞痛也并未消失。
但此刻,贺霄捧着那半卷残经,感受着指尖与心神间那微弱却真实的联系,眼中燃起的,是比面前篝火更炽热的光芒。
一条前所未有的路,似乎就在这破庙的尘埃与火光交织处,向他显露出了朦胧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