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科院博士毕业后,我回老家承包了 500 亩土地种稻子。
第一年,听到我一年给三百块钱一亩承包他们的杂草地。
村民格外开心。
可第二年看到我赚钱后,村长便带着他刚毕业的儿子找到了我。
凭什么我们村里面的地要给你种?我告诉你,今天我就要带着村民要回我们的土地。
我气得咬牙切齿。
村民和我签了合同的,用地是三年,地里的沟渠是我挖的,地里的土是我沃的,我凭什么给你?
凭什么?就凭我是这个村的村长,我说了算。
我气不过,找到租我地的村民。
他们抽着旱烟。
小谢呀,不是我们想转手,而是村长的手太长了,我的低保还卡在他手里呢。
可不是,我还指着村里修路时能混个工作呢。我可不能惹怒村长。
听到村民的抱怨,我才知道。
原来我自以为干净的乡村,才是权力最疯长的地方。
行呀。
村长想要抢走我的承包地是吧。
我让他笑着买地,哭着卖稻子。
1
因为田里的稻子,猛产到了一亩 1500 斤。
卖完稻子后,我格外地开心。
要知道我农科院的同学大部分都进了研究中心,要不然就是考了公务员。
只有我读了博士生后,回老家种起了地。
所有人都说我疯了,我爸甚至还因为我没出息,被我气到医院住了一周的院。
可我咬死了就是要种地。
只因在我心里有个大愿望,我想恢复我家乡在明清时期的鱼米之香的称号。
以前每次过年回家时,看着长满了杂草的土地我都格外感慨。
我们这里的土地是块宝,相当于金山银山,可却没有一个人能发现它的价值。
年轻人宁愿选择出去务工,也不愿意留在家里。
老年人因为种植技术落后,还采用老路式的种植方式,以至于整片的土地要么杂草丛生,要么只能种点难吃的稻子勉强裹腹。
而我国的粮食其实一直存在缺口,虽然有东三省的产粮大户,但国内人口众多,基本上还是需要仰仗进口。
若是我能将我的家乡打造出一张粮食的名片。
我坚信我一定能让我的家乡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
而我种植出来的第一茬稻子,靠着我自己培育出来的契合我家这片土地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白露一一七》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