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在消防站的红砖墙上,给严肃的建筑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她昨晚回到家后,将那枚徽章放在床头柜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徽章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仿佛有某种魔力。
按理说,她完全可以通过快递将它寄回,但鬼使神差地,她决定亲自送还。
"请问您找谁?
"门卫室走出一位年轻消防员,好奇地打量着她。
俞晚晴刚要开口,一阵急促的哨声从训练场方向传来。
"全体注意!
云梯操作再演练一次!
李想,你的安全带系法不合格,想从三十米高空玩自由落体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穿透晨雾传来。
俞晚晴循声望去,训练场中央,程毅正站在一群消防员面前。
他穿着深蓝色训练服,比昨天见时更显挺拔,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个队员。
那个在咖啡厅对她温和有礼的男人,此刻浑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是程队长,"年轻消防员解释道,"他们刚完成晨训,您要是有事找他可以稍等——"话音未落,程毅己经转头看到了站在门口的俞晚晴。
他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来,脸上的严厉表情如冰雪消融。
"俞设计师?
"程毅在距离她一米处站定,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有什么事吗?
"俞晚晴突然感到一丝窘迫。
她原以为只是简单归还物品,没想到会撞见他工作时的场景。
那个在危急时刻果断相助的消防员,此刻站在她面前,身上还带着训练过后的热气,让她莫名心跳加速。
"你的徽章,"她从包里取出那枚闪亮的徽章,"昨天夹在外套里了,我想应该很重要。
"程毅眼睛一亮,接过徽章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心,一丝微妙的电流窜上她的手臂。
"谢谢,这确实很重要。
每个消防员的徽章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将徽章别回制服上,动作利落。
"程队,这位是?
"一个身材魁梧的消防员凑过来,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
"昨天在咖啡厅遇到的建筑设计师,俞晚晴女士。
"程毅介绍道,随即转向俞晚晴,"这是我的队员,张猛。
""就是那个救了程队宝贝外套的小姐?
"张猛咧嘴一笑,被程毅一个眼神制止。
俞晚晴好奇地挑眉:"宝贝外套?
"程毅轻咳一声:"那是我父亲留下的。
"他简短解释,随即转移话题,"既然来了,要不要参观一下消防站?
算是感谢你专程送还徽章。
"俞晚晴本应婉拒——她上午还有个客户会议。
但看着程毅期待的眼神,她发现自己点了点头。
"太好了!
"程毅脸上绽放出笑容,转身对张猛交代了几句,然后为俞晚晴推开消防站的大门。
消防站内部比想象中更加整洁有序。
红色的消防车一字排开,每辆车都锃亮如新。
程毅带着她逐一介绍各种设备,从高压水枪到液压剪,他的讲解专业而不枯燥,时不时穿插一些救援故事。
"这是我们的火凤凰号,"程毅轻拍一辆明显比其他车更旧的消防车,眼中流露出特别的感情,"服役十五年了,参与过上千次救援,包括三年前那场化工厂大火。
"俞晚晴听说过那场大火,当时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
"你们救了西十六人,对吗?
"程毅略显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你知道?
""我刚好回国,新闻铺天盖地。
"她注视着程毅的侧脸,注意到他谈及那场大火时眉间一闪而过的阴影。
"我们失去了两名战友。
"程毅低声说,随即挺首腰板,"所以每次出警,我都会提醒队员,安全第一。
"俞晚晴不知该说什么,只能轻轻点头。
在建筑设计领域,错误可以修改重来,但在程毅的世界里,一次失误可能就是永别。
"这边是我们的荣誉室。
"程毅似乎有意转换气氛,带她走进一个明亮的房间。
墙上挂满了锦旗和照片,记录着这支队伍的辉煌历史。
一张特别的照片吸引了俞晚晴的注意——年轻的程毅站在一位白发老人身旁,两人共同捧着一个建筑模型。
"这是...?
""我和我师父,还有我们一起做的社区消防改造模型。
"程毅的声音柔和下来,"我十六岁那年,父母在一场火灾中遇难,是师父收留了我,带我走上消防这条路。
"俞晚晴心头一紧。
她没想到随口一问竟触及如此沉重的往事。
"抱歉,我不知道...""没关系,"程毅摇摇头,"己经过去十二年了。
说来也巧,我师父家就在老城区梧桐巷,那里马上就要改造了。
"俞晚晴猛地抬头:"梧桐巷?
就是我们工作室刚接到的社区改造项目?
"这次轮到程毅惊讶了:"经纬设计?
那是你的工作室?
""我是合伙人之一。
"俞晚晴点头,突然觉得世界如此之小,"我们下周就要开始前期调研了。
"程毅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那是个很有历史的老社区,我从小在那里长大。
如果你需要向导...""那太好了。
"俞晚晴不假思索地回应,随即意识到自己的急切,补充道,"我是说,有熟悉社区的人帮忙会事半功倍。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奇妙的默契在空气中蔓延。
参观结束时己近中午,程毅送她到门口。
阳光正好,照在两人之间的空地上,形成一道明亮的分界线。
"对了,"程毅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下周六消防站有开放日活动,如果你有兴趣...""我会来的。
"俞晚晴回答得比自己预想的要快。
程毅的笑容扩大了几分,眼角的细纹让他看起来格外亲切:"那我等你。
"正当俞晚晴转身要走时,一个女声从消防站内传来:"小毅,妈让我问你周末回不回家——"一位三十五六岁的女性快步走来,眉眼与程毅有几分相似,但线条更为柔和。
她看到俞晚晴时明显愣了一下。
"姐,这是俞晚晴,建筑设计师。
"程毅介绍道,"这是我姐姐,程雪。
""你好。
"俞晚晴礼貌地伸出手。
程雪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才伸手相握:"你好。
小毅很少介绍朋友给我认识。
"她话中有话,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
程毅略显尴尬地清了清嗓子:"俞小姐只是来送还我昨天落下的徽章。
""哦?
"程雪挑眉,"什么场合会落下徽章?
"俞晚晴感到气氛有些微妙,看了看手表:"抱歉,我还有个会议要参加。
程队长,谢谢你的参观。
程女士,很高兴认识你。
"她快步离开,背后传来程雪压低的声音:"这姑娘看起来不错,但你确定己经准备好了吗?
上次之后..."后面的话听不清了,但俞晚晴的好奇心被勾起。
程毅的过去似乎有什么故事,而他的姐姐显然对此十分在意。
回工作室的路上,俞晚晴的手机响起。
是合伙人徐天宇发来的消息:”晚晴,梧桐巷社区的资料己经发你邮箱了,下周我们要和居委会见面,你能准备个初步方案吗?
“她回复确认,脑海中却浮现出程毅谈起那个社区时的神情。
那里有他的童年回忆,有他师父的家,现在,或许也会有她的足迹。
在等待红绿灯时,俞晚晴的手机播放器随机切到了一首德彪西的《月光》。
她突然想起在消防站荣誉室看到的一张照片——程毅站在消防乐队中间,手中握着一把小提琴。
一个会拉小提琴的消防队长,一个充满故事的旧社区,还有那个未解的问题——"上次之后"发生了什么?
绿灯亮起,俞晚晴迈步向前,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她突然很期待周六的消防站开放日,以及下周开始的社区改造项目。
命运似乎正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将她与那个有着坚毅眼神和温柔笑容的消防员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