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黑车封山,故人叩门清晨四点,天光未亮。

青石板的寒气,顺着膝盖的布料,一寸寸往骨头里钻。

我跪在蒲团上,跟着师兄师姐们念《早课》。

木鱼声很稳,一下,一下,敲在殿堂的寂静里。

香炉里升起的烟,带着一股好闻的、干燥的松木味,在空中盘成一个圈,又散开。

我喜欢这种感觉。

一种巨大的、无所事事的安宁。

在这里,我不是周家那个用来联姻的工具,我只是道号“清榆”的周白榆。

我的任务,就是跟着大家念经、劈柴、扫地、发呆。

我的人生,头一次这么简单。

“师、师姐!”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道童,叫清风,连滚带爬地从殿外冲进来,声音带着哭腔,直接撞断了师父的诵经声。

“清风,何事惊慌?”

师父清玄,一个五十多岁的、瘦得像根竹竿的老道长,缓缓睁开眼。

清风指着山下的方向,脸都白了:“山……山下!

来了好多黑色的车!

把我们唯一的下山路,给、给堵死了!”

我的眼皮,重重地跳了一下。

大殿里一阵细微的骚动。

我们这座白云观,在青城山最偏僻的山坳里,香火稀疏,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辆车,更别说“好多黑车”。

师父的拂尘一甩,声音还很稳:“无妨,许是哪位大善人,来送香火的。”

他话音刚落。

一个身影,逆着殿外那片刚刚亮起的、灰白色的天光,走了进来。

那是个男人。

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大衣,肩线笔挺,将他衬得很高。

他身后,跟着四个同样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每一个人都站得笔直,气息沉稳,像四座沉默的铁塔。

为首的男人,目光在昏暗的大殿里扫了一圈。

那目光很有压迫感,像探照灯,缓缓地、一寸寸地刮过所有人的脸。

最后,它停在了我的脸上。

我藏在宽大的道袍里的手,瞬间攥紧。

指甲掐进掌心的肉里,很疼。

他对着我的方向,非常轻微地,停顿了半秒。

然后,他转向我师父,双手合十,微微弯腰。

这个动作,他做得标准,但没有一丝烟火气,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贫道,戚予。”

他的声音很低,很沉,像大提琴的空弦,在寂静的殿堂里,震得人耳膜发麻。

“听闻贵观清净,特来捐赠香火,静修几日。”

第二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