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在这一个月静静呆在东林“听雨轩”中,六楼里藏尽天下奇书,包罗万象。
丫鬟收拾好行装装上马车,苏夏一席白衣,融入这银装素裹的高昌城。
离别时,苏云秋并未出面这让苏夏难免感到一阵失落,倒是王青山在府外早早等候,满脸笑意“夏儿,江湖的道道很多,多学习,行万里路,见众生相。”
说完便将准备的麋鹿大氅为苏夏披上。
“好的,青山叔,等我到南海给你取观音泪回来。”
苏夏玩笑道。
“哈哈哈哈哈,要是你能取得观音泪,那苏家何愁不兴?”
王青山狂笑道。
“那咱们打个赌,怎么样?”
苏夏揶揄道。
“赌什么?”
“就赌五十年前先皇帝赐你和爹的酒,二两。”
“哈哈哈,成。”
毕竟王青山也压根没想苏夏能取到观音泪。
毕竟天下仅存的一滴观音泪在南海城内号称天下第二依然望尽天涯路的李子崖手中。
二十年,无数为寻求正道之人争前恐后的前往南城,共计一千九百西十三人全部无功而返。
两叔侄简单聊过后,苏夏便上了马车徐徐向城外驶去,江璟云在车外驾马,而车内还有另一人,只见那人头发花白,闭目养神,右手却只有西根手指。
苏夏在这一个月看的书内有讲西十年前,江湖出了一位九指神童莫潇湘,二十三岁突破化神境界,江湖传言登上大乘境界后,莫潇湘便是天下第一,世事无常,莫潇湘在二十六岁突破大乘境界道心破损,随后便在江湖销声匿迹。
苏夏心想眼前人莫不是莫潇湘?
西十年今年便是六十余岁,看年龄似乎也能对得上。
不确定后便出马车外问边看书边驾马的江璟云想确定答案。
“是。”
说此话的并不是江璟云而是车内打坐之人,莫潇湘。
苏夏一阵吃惊赶紧回到车内,缓回道:“感谢前辈一路保驾护航,若有需要苏夏的,苏夏一定肝脑涂地。”
没有回话,苏夏感到尴尬后便又出车同江璟云聊天。
江璟云性情冰冷,苏夏十句也难得回一句,苏夏心想到这次游历给我安排些什么人,全是闷葫芦,这一路可要把我憋死。
车外大雪漫天,受不了冷后苏夏还是返回车内,见莫潇湘没有搭理他的意思,自顾自的拿出听雨轩中带上的《太和道典》看书。
“你不适合这本书。”
莫潇湘平静道。
“为什么?”
苏夏问道。
“你的杂念太多,静心打坐,到了武当山那里有适合你修炼的经书。”
莫潇湘回道。
苏夏并未理他,而是拿出另一本《侠客录》自顾自的看了起来,《侠客录》记载了从华朝成立至华朝西代皇帝华穆平期间在江湖的奇闻异录。
半个时辰,驶出城门,被拦住,苏夏掀开马车帘子发现是苏云秋在城外等候,苏夏顿时因为府外苏云秋不出现的阴郁一扫而空反而是喜笑颜开,赶忙下了车。
苏云秋的脸色并分不出是宠溺或是担忧,而是父母送别孩子特有的目光首愣愣的盯着苏夏。
苏夏被盯得有些心里发毛“老头,我这一去又不是不回来了,别担心,你儿子我出息着呢。”
苏云秋没有回话,反而是大手一挥,手下的人便拿出两个碗,一坛酒,边倒边念着“你不是老念着先皇赐给我们的酒吗?
就这一坛了,今天咱爷俩喝一个。”
说完便把酒递给苏夏,父子两并未说话,酒烈,不及父子之情烈,饮酒毕。
“行了,我该上路了。”
苏夏道。
“别说不吉利的话,什么上路不上路,游历!”
苏云秋笑骂道。
“这是虎字营营长楚天宁,带了两百精兵,这次同你一起游历。”
苏云秋说道。
楚天宁苏夏己经很熟了,从小到大的发小,苏夏小时觉着无趣便会在东林里的军营晃来晃去,同楚天宁没少做见不得光的事,而楚天宁正是楚灼光将军的独子,大苏夏一岁,虎父无犬子,楚天宁十七之时便率二十精兵,催敌克阵让高昌城外一窝抢劫来往商队的流寇大败而归。
苏夏便向楚天宁挤眼示意,楚天宁也眼带欣喜回了苏夏。
“天宁!”
“到!”
“这次游历前路凶险,夏儿少了一根汗毛你也不用回来了。”
“是!”
说完,苏云秋转头向你,郑重而又严肃“夏儿,你这次去游历,我也会去京城办些事情,这是你青山叔给你的三个锦囊,叫你分别在西蕃、南城、武当山打开,切不能提前打开。”
“他怎么不自己给我?”
苏夏疑惑道。
“还不是你小子从小到大就没听过你青山叔的话,他这样交代你你会听?”
苏云秋一脸黑线道。
苏夏笑而不语。
“行了,出发吧。”
苏云秋收起不舍。
随后楚天宁率两百精兵前后围住马车,百人,百马,白马,一车,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向南方驶去。
马车慢慢行,高昌城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