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邓勤恩背上扁担和绳子就出了门,他的胶鞋踩在露水打湿的石板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
走着走着,他突然哼起了早上广播里听到的那首歌。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他的声音清亮,穿透晨雾,惊起了路边灌木丛中的几只山雀。
奇怪的是,明明只听了一遍,歌词却一字不差地从他嘴里唱出来,仿佛这首歌原本就在他心里,只是等着被唤醒。
"哟,邓家小子唱得不错嘛!
"路过的张大爷扛着锄头,笑眯眯地说,"这是新出的《刘三姐》吧?
广播里才放没几天。
"邓勤恩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早上刚听的,觉得好听就记住了。
""记性不错!
"张大爷拍拍他的肩膀,"不过挑煤的时候可别光顾着唱,小心脚下。
"邓勤恩点点头,继续往煤矿走去。
但歌声却在他心里扎了根,像春天的野草一样疯长。
到了煤矿,领了煤筐,装上满满一担子黑亮的煤块,扁担压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沉得让他几乎首不起腰。
"嘿哟——"他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山上走。
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粗布衣衫,在背上洇出一片深色的痕迹。
就在这时,他又想起了那首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他小声哼唱着,神奇的是,肩膀上的重量似乎轻了一些,脚步也变得轻快了。
"多谢了——多谢西方众乡亲——"他的声音洪亮起来,回荡在山间。
路过的挑夫们纷纷侧目,有人跟着节奏打起拍子,有人甚至跟着哼唱起来。
邓勤恩越唱越起劲,完全忘记了肩膀的疼痛和脚下的艰难。
他的歌声清澈嘹亮,像一只山雀,在晨光中自由飞翔。
煤筐随着他的步伐有节奏地晃动,扁担"吱呀吱呀"地响着,竟像在给他的歌声伴奏。
"邓家小子,唱得真好!
"同队的邓宏国赶上他,擦了把汗说,"听你唱歌,我这担子都轻了不少。
"邓勤恩腼腆地笑了:"就是随便唱唱,解解乏。
""那再唱一个呗!
"邓宏国鼓励道。
邓勤恩深吸一口气,又唱起了《刘三姐》中的另一段。
这一次,他的声音更加放开,像山间的溪流,欢快地奔涌而下。
歌声掠过树林,引得树叶沙沙作响;传到远处的村庄,几个正在洗衣的妇人抬起头,循声望去。
"是邓家那孩子吧?
"王婶拧着衣服说,"唱得跟广播里似的。
""可不是嘛,"旁边的陈嫂接话,"那孩子从小就有这本事,听一遍就会唱。
"邓勤恩不知道自己的歌声引起了这么多人的注意,他只是沉浸在音乐带来的快乐中。
煤筐依然沉重,山路依然崎岖,但他的心却像长了翅膀,在歌声中自由翱翔。
邓勤恩还有一个爱好,看电影,再远的路天电影他都去。
一个初冬的傍晚,邓勤恩遇到在乡中心校读初中的小石头。
“听说今晚三煤厂要放《少林寺》!
"小石头兴奋地说。
邓勤恩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真的?
消息可靠吗?
""我叔在煤场上班,他说的应该没错。
"邓勤恩的心跳加快了。
他早就听说了这部轰动全国的电影,做梦都想看。
挑煤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他得早点回家,然后叫上堂弟邓鑫元一起去看。
傍晚时分,邓勤恩匆匆扒完晚饭,就跑到隔壁院子找邓鑫元。
比他小五岁的堂弟正在喂兔,一听要去看电影,立刻丢下兔食。
"哥,真的放《少林寺》?
"邓鑫元的眼睛在暮色中闪闪发亮。
"小石头说的,应该没错。
"邓勤恩从怀里掏出两个火把,"快走,晚了就赶不上了。
"两个少年举着火把,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三煤厂进发。
夜色渐浓,火把的光亮只能照亮脚下的一小片路。
远处传来不知名鸟类的啼叫,山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哥,我有点怕。
"邓鑫元往邓勤恩身边靠了靠。
邓勤恩清了清嗓子,唱起了《西游记》的主题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歌声驱散了黑暗带来的恐惧,两个少年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
二十里山路,他们走了将近三个小时。
当终于看到三煤厂的大门时,两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然而,煤厂大门紧闭,院子里一片漆黑,哪里有放电影的迹象?
"哥,是不是记错日子了?
"邓鑫元失望地问。
邓勤恩皱起眉头:"可能是明天?
我们明天再来看看。
"回程的路显得格外漫长。
邓鑫元走不动了,邓勤恩就背着他走一段。
火把早己燃尽,他们借着月光辨认着山路。
等回到家时,己是深夜。
第二天,邓勤恩又去打听了消息,确认是当晚放电影。
于是傍晚时分,兄弟俩再次踏上二十里的山路。
然而,等待他们的依然是紧闭的大门和漆黑的院子。
"哥,我们是不是被骗了?
"邓鑫元蹲在地上,声音里带着哭腔。
邓勤恩咬着嘴唇不说话。
第三天,他不死心,又带着邓鑫元走了一趟。
结果依然是一场空。
后来才知道,电影确实在三煤厂放过,但比传言的时间早了三天。
虽然空跑了三趟,但邓勤恩并没有太沮丧。
回家的路上,他教邓鑫元唱《牧羊曲》:"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歌声中,邓鑫元渐渐忘记了失望,也跟着大声唱起来。
两个少年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夜栖的鸟儿。
那年冬天,乡里终于建起了电影院,只是要走1个小时的山路。
虽然只是一间大瓦房,前面挂了块白布,但对山里人来说己经是天大的喜讯。
邓勤恩和邓鑫元几乎每月都要去看电影,即使票价要一毛二——这对他们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
"勤恩,这月别去看电影了。
"母亲数着手里皱巴巴的毛票,"家里快没盐了。
"邓勤恩点点头,但心里己经有了主意。
他和邓鑫元发现电影院后墙有一处可以翻进去,虽然墙头插满了碎玻璃,但他们找到了一个死角。
第一次翻墙是在一个雨夜。
两个少年踩着对方的肩膀爬上墙头,然后轻轻跳进院子里。
电影己经开始,放映机射出的光柱穿过雨帘,在白布上投射出《少林寺》的画面——他们梦寐以求的电影。
正当两人猫着腰准备溜进去时,一道手电光照了过来。
"又是你们两个小兔崽子!
"姓向的工作人员怒吼着追过来。
邓勤恩拉起邓鑫元就跑,两人灵活地翻墙逃走了。
虽然没有看成电影,但这次冒险却让他们兴奋不己。
然而好景不长。
电影院的管理员向师傅发现了有人逃票,开始在围墙上涂抹大便。
第一次中招时,邓勤恩和邓鑫元恶心得差点吐出来,手和衣服上都沾满了秽物。
"这个向老头太坏了!
"邓鑫元边在溪水里洗手边抱怨。
邓勤恩却笑了:"这说明咱们把他逼急了!
"他眼珠一转,"我有办法!
"第二天,他们带了两个破麻袋和一根长竹竿。
邓勤恩用竹竿把麻袋铺在涂了大便的墙头,然后轻松翻了过去。
这次他们看的是《少林小子》,兴奋得忘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