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转笔的少年与草稿纸上的猫
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解题步骤,声音平稳得像催眠曲。
沈槐雁努力想听进去,但视线却总是越过前排同学的肩膀,落在那锦辞的手上。
他正在转笔。
一支普通的黑色水笔,在他修长的手指间灵活地转动着,像被赋予了生命。
笔杆贴着他的指尖、指节,一圈又一圈,时而快速旋转,时而在虎口处停顿,划出流畅的弧线。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转动的手指和笔杆上,反射出细碎的光芒。
沈槐雁看得有些出神,连老师点到她名字都没反应过来。
首到同桌轻轻碰了她一下,她才猛地回神,脸颊一红,站起身,茫然地看着黑板。
“沈槐雁同学,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数学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她身上。
沈槐雁脑子里一片空白,刚才老师讲的内容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她紧张地攥着衣角,目光下意识地朝那锦辞的方向瞥了一眼。
他不知何时己经停下了转笔,正微微侧着头,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轻声提示:“根号里的式子大于等于零,分母不等于零。”
他的声音很轻,像羽毛拂过心尖,却清晰地传到了沈槐雁耳中。
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定了定神,组织了一下语言,回答出了正确答案。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让她坐下。
沈槐雁长舒一口气,坐下时,后背己经沁出了一层薄汗。
她偷偷看了那锦辞一眼,他己经转回头,重新开始转笔,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沈槐雁却觉得,他耳根的颜色,似乎比平时深了一点。
从那以后,沈槐雁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人死磕。
有时,她会犹豫很久,用草稿纸写个小小的问号,趁老师不注意,悄悄推到过道边。
没过多久,那草稿纸就会被一只干净的手推回来,上面己经多了清晰的解题思路,步骤简洁明了,偶尔还会在关键步骤旁画个小小的箭头,写上“这里是关键”。
有一次,沈槐雁被一道复杂的立体几何题困住了,画了好几次辅助线都不对,急得额头冒汗。
她沮丧地把草稿纸揉成一团,又展开,在上面画了个哭丧着脸的小人。
没过几分钟,那锦辞像是不经意地伸了个懒腰,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草稿纸。
沈槐雁拿回草稿纸,发现上面不仅有详细的辅助线画法和解题步骤,在她画的小人旁边,还多了一只简笔画的小猫。
那小猫圆滚滚的,正歪着头,用爪子拍着小人的脑袋,像是在安慰它。
沈槐雁看着那只可爱的小猫,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前排的同学回过头看了她一眼,她连忙捂住嘴,脸颊发烫,心里却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暖洋洋的。
她抬起头,正好对上那锦辞投来的目光。
他的眼睛里带着笑意,像藏着星光,看到她望过来,他微微挑了挑眉,然后迅速转回头,假装认真听讲。
他们的交集,就像这样,在不经意间发生着。
有时是一句小声的提示,有时是一张写满思路的草稿纸,有时是一个画在角落的简笔画。
这些细微的瞬间,像香樟树叶上的脉络,一点点蔓延开来,将两个原本平行的世界,悄悄连接在了一起。
沈槐雁发现,那锦辞并不是她想象中那种高冷孤僻的学霸。
他会在物理老师讲错题时,不动声色地在笔记本上画个小小的叉;他会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和男生们一起打篮球,汗水浸湿额发,笑容爽朗;他也会在看到有趣的新闻时,和同桌低声讨论几句,眼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他就像一颗遥远的星星,原本只在夜空中沉默地发光,而现在,沈槐雁却渐渐看清了他周围的星云,感受到了他真实的温度。
而那锦辞,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总是安安静静,却会在看到小猫简笔画时露出浅浅梨涡的女生。
他发现,她虽然数学不算顶尖,但语文和英语却很好,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她喜欢在笔记本的角落画一些小小的花草;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弯成月牙,很干净,很温暖。
时光在笔尖的沙沙声、老师的讲课声、窗外的蝉鸣声中缓缓流淌。
九月的风渐渐有了凉意,香樟树的叶子开始染上深绿,而沈槐雁和那锦辞之间的那层薄纱,也在这些细碎的互动中,变得越来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