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不大,百来户人家,被大片大片的麦田簇拥着,就像漂浮在金色海洋里的一艘艘小船。
每到五月底,热风一吹,麦子就像被施了魔法,一夜之间由青转黄,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麦浪此起彼伏,那沙沙的声响,是它们在低声吟唱着丰收的歌谣。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完全照进村子,李老汉就己经在院子里忙活开了。
他从屋檐下取下那把磨得发亮的镰刀,轻轻用手指试了试刀刃,满意地点点头。
这把镰刀,跟着他走过了几十个麦收季节,每一道划痕,都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和丰收的喜悦。
“他爹,饭好了,先吃点再忙。”
李婶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带着几分嗔怪,又满是关切。
李老汉应了一声,走进厨房,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就着咸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粥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却温暖了他的胃,也让他对即将到来的麦收充满了干劲。
吃完早饭,李老汉扛起镰刀,正准备出门,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原来是村里的年轻人开着联合收割机回来了。
这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村里大部分人家都选择用收割机收麦,省时又省力。
“李大爷,今年还用收割机不?
我这机器可新着呢,收得又快又干净。”
开收割机的是村里的小虎,他热情地招呼着李老汉。
李老汉犹豫了一下,笑着说:“小虎啊,你先忙别人的,我这几亩地,还想自己再割割,找找以前的感觉。”
小虎挠挠头,有些不解,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行嘞,李大爷,您要是改主意了,随时叫我。”
看着小虎开着收割机远去的背影,李老汉叹了口气。
他知道,时代在变,很多东西都回不去了。
可他就是舍不得那把镰刀,舍不得亲手割麦的那份感觉。
来到麦田边,李老汉深吸一口气,那熟悉的麦香瞬间沁入肺腑。
他弯下腰,左手抓住一把麦子,右手挥动镰刀,只听“唰”的一声,麦子整齐地倒在地上。
一下又一下,李老汉的动作熟练而流畅,仿佛与这片麦田融为一体。
不远处,几个孩子在麦田里嬉笑玩耍。
他们有的在捉蚂蚱,有的在捡麦穗,笑声在麦地里回荡,就像一串串清脆的铃铛。
李老汉看着他们,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候,日子虽然苦,可心里头却充满了快乐。
每到麦收时节,孩子们总是最兴奋的,在麦地里跑啊、跳啊,帮着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爷爷,您割得好快呀!”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跑到李老汉身边,一脸崇拜地看着他。
李老汉首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丫丫,你也来帮忙啦?
等会儿割累了,就去那边树荫下歇歇。”
丫丫摇摇头,坚定地说:“我不累,我要和爷爷一起割麦子。”
说着,她学着李老汉的样子,弯下腰,抓起一把麦子,可镰刀怎么也割不下去。
李老汉见状,耐心地教她:“丫丫,镰刀要放平,用力要均匀,来,爷爷教你。”
在李老汉的指导下,丫丫终于成功地割下了第一把麦子,她兴奋地跳了起来:“爷爷,我会割麦子啦!”
看着丫丫开心的样子,李老汉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他想,不管时代怎么变,这土地里孕育的希望,和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是永远不会变的。
中午时分,太阳变得***辣的,麦地里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李老汉感觉有些体力不支,便停下手中的活儿,来到田边的树荫下休息。
他从水壶里倒出一杯水,一饮而尽,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
这时,李婶提着一个篮子走了过来:“他爹,该吃饭了。
我给你带了馒头和咸菜,还有你最爱吃的咸鸭蛋。”
李老汉接过篮子,看着里面的饭菜,心里满是感动。
他和李婶坐在树荫下,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眼前的麦田。
微风吹过,麦浪翻滚,那金黄的颜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他爹,咱今年这麦子长得可真好,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李婶笑着说。
李老汉点点头,感慨地说:“是啊,多亏了这土地,每年都不亏待咱。
现在日子好了,可咱不能忘了本,这麦子,就是咱庄稼人的命根子啊。”
吃完饭,李老汉稍作休息,又准备回到麦田继续收割。
就在这时,他看到村里的会计王强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李大爷,可算找到您了。”
王强喘着粗气说,“村里有个重要的会议,关于土地流转的,您是村里的老户,经验丰富,大家都想听听您的意见。”
李老汉皱了皱眉头,土地流转,这可是个大事。
他想了想,对李婶说:“你先回家,我去村里看看。
这麦子,等我回来再割。”
说完,便跟着王强向村里走去。
来到村委会,会议室里己经坐满了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土地流转的事情,气氛十分热烈。
李老汉找了个位置坐下,认真地听着大家的发言。
原来,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村里打算引进一家农业公司,将部分土地进行流转,统一规划种植。
对于这个提议,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
有的村民觉得土地流转后,可以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还能省去种地的辛苦;而有的村民则担心失去土地后,生活没有保障,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李老汉静静地听着,心里也在权衡着利弊。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靠着这片土地,养活了一家人。
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心里踏实。
现在要把土地流转出去,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可是,他也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知道传统的种植方式己经很难适应时代的需求。
轮到李老汉发言了,他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说:“大伙说的我都听明白了。
这土地流转啊,我觉得是个好事,能让咱的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可咱庄稼人,祖祖辈辈靠土地吃饭,这土地要是流转出去了,往后的日子咋过,心里还真没底。
我看啊,咱得和那个农业公司好好谈谈,把咱的顾虑都跟他们说清楚,争取最大的利益。”
李老汉的话得到了很多村民的认同,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大家又围绕着土地流转的具体细节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
会议一首开到傍晚才结束,虽然没有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但大家都觉得收获颇丰。
从村委会出来,李老汉望着西边那一抹绚丽的晚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的生活即将迎来新的变化,而这片麦田,也将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