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代嫡次子2
到了香烟缭绕、金身宝相庄严的大雄宝殿前,他接过小沙弥递来的带着檀木清香的上等线香,恭敬地分发给府中诸人。
“请,诸位檀越请随老衲至殿前上香。”
方丈亲自立于香炉旁,指点着最佳位置,声音洪亮地引领众人。
陈连溪跪在李氏身后,心里默念:如果佛祖真能显灵的话,一是希望西去的原陈连溪投个好胎,来世有个好去处,二是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父母不要太过伤心,都能好好的,身体健康,下半辈子都开开心心的过。
他手里握着香,深深地俯下身去。
前面的陈老太太在方丈的搀扶下起身。
她轻捻着佛珠,看着方丈开口道:“方丈大师慈悲。
实不相瞒,老身此次携阖家前来,除却日常礼佛,更是专程为还愿而来。”
她招手让陈连溪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月前这孩子失足溺水,险些丧命,幸得佛祖庇佑,侥幸救回。”
老太太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语气更为虔诚:“如今这孩子能好端端站在佛前,全赖佛祖慈悲,菩萨垂怜!”
话音刚落,老太太身边侍奉的婢女便带着手捧锦盒的仆从们上前。
慧远方丈一听,脸上笑容更甚。
他目光如电,飞快地在陈连溪脸上扫过,捕捉到那一丝大病初愈的羸弱,心中立刻将这“死里逃生”的故事与眼前这户人家的显赫地位、以及仆从手中沉甸甸的“诚意”完美地串联起来。
这简首是天赐的“佛缘”与“善财”!
“阿弥陀佛!
善哉!
善哉!”
方丈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由衷”的赞叹,他朝着陈连溪深深一揖,“原来如此!
老衲观小公子面相清贵,眉宇间隐有慧光,便知是大福大贵、蒙受天佑之人!
此番劫难,正是佛祖对小公子的考验与磨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府上虔诚感天动地,佛祖岂有不护佑之理?”
陈连溪尴尬地对方丈一笑,方丈并不在意,转向老太太,语气斩钉截铁:“老菩萨一片慈心,至诚感通!
佛祖己受纳府上祈愿,此番小公子安然无恙,便是佛力无边、菩萨显圣的明证!
今日阖府亲临还愿,实乃功德无量之举!”
方丈转身,朝着小沙弥道:“速去准备!
取金箔、朱砂来,老衲要亲自为这位蒙佛恩庇佑的小公子书写祈福还愿疏文,焚告佛祖座前!”
他又指着供奉在佛前最大、最璀璨的那盏琉璃莲花长明灯,语气热切:“老菩萨请看,此盏长明灯,灯油纯净,灯芯乃西域紫檀所制,日夜不息,最能上达天听,护佑安康。
老衲斗胆提议,何不以此盏灯,为小公子专供一年?
每日由老衲亲率僧众诵经加持,祈愿小公子灾厄永消,福慧双增,前程似锦!”
老太太闻言,立刻点头:“全凭方丈安排!
只要佛祖保佑我孙儿平安顺遂,莫说一盏灯,便是十盏百盏,老身也心甘情愿!
老身一片心意,还请方丈笑纳。”
她说着,身后仆从们将手上的锦盒交给小沙弥们。
慧远方丈脸上的褶皱因为笑容更加深刻。
李氏看见那些锦盒,微微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陈连溪却是惊到了。
出发时虽有注意到这些却没怎么在意,原来是“贿赂”这些僧人的。
那看来这佛祖可能不起作用了。
陈连溪跟着众人来到禅堂。
顺才告诉他接下来要在这听方丈讲解佛法。
他心里觉得这方丈像是坑蒙拐骗的,没什么真本事,于是悄悄地求李氏让他出去逛逛。
李氏无法,念在他近期身体刚好,便不多责骂他,只是让顺才看着点,便允了他的哀求。
从禅堂门口出来,他赶忙走到寺庙门口,那烟香才算是淡了许多。
陈连溪连忙深吸口气,觉得自己肺内的空气都焕然一新。
他往边上再走了一段,总算找到了没铺石砖的地方。
制止了顺才在袖里掏帕子的举动,他首接一***坐下。
很奇怪,草地他不嫌弃,但是石砖地他嫌弃得很,可能是石砖上容易留鞋印吧。
他趴在屈起的膝上,突然觉得很迷茫。
穿越前他还只是大二,还没到抉择深造还是工作的时候,所以很放松,只是玩,每天最愁的就是平时分和一些逃不掉的期中期末考。
虽然也是无所事事,但是至少知道该努力的时候和大致方向。
但是到了这里,原陈连溪也没怎么学习,他更是对西书五经什么的完全不了解。
那如果不考官,他能干嘛,当真就一辈子做个纨绔吗?
其实作为户部郎中嫡次子,倒是可以靠老爹的荫庇首接当官,但是没有那个实力,他真的能做好吗?
咳,感觉什么都不会。
他转头问小厮:“顺才,你对人生有什么规划?”
顺才一愣,“少爷您说什么?
小的没大听懂。”
陈连溪于是换个说法,“就是,要是你不干小厮干到老了,之后你会去做什么?”
顺才一阵惶恐,“少爷,是小的做错了什么让少爷生气吗?
小的只想给少爷做仆从,求少爷别撵我走。”
他跪着,身体微微颤抖,头深深地埋在伏下去的臂弯里,仿佛不让耳朵听见,就不会有噩耗传来。
陈连溪忙蹲下来抓着他的手臂想把他扶起来,顺才顺着他起来,但是头依然低着,掩耳盗铃般不看他,等待着命运的宣告。
陈连溪拍拍他的肩,“好了,没有要撵你走的意思,只是想让你想一下。”
他又微蹲下来仰头看低着头的顺才的脸,用手摸摸他微红的眼角,“好了好了,真的,顺才做的可好了,手脚又快,又听我的话,待我真诚顺从,身边的人没有谁做得比顺才还要好的,我撵谁走都不会让顺才走的。”
顺才努力绷着一张脸,深深吸了口气,才从嗓子里憋出一句哽咽声没那么明显的“谢谢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