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商界大佬居然是从一个鱼贩子开始第一章 旧厂街的鱼腥味1998年的冬末,旧厂街菜市场的铁皮棚顶还沾着昨夜没化透的霜,风一刮就往下掉碎渣子,砸在摊档的塑料布上噼啪响。

高启强裹紧了身上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手指早冻得没了知觉,却还是麻利地掀开盖在鱼筐上的厚棉被——筐里的海鱼刚从渔港拉来,鳃盖还在微微张合,带着咸腥的潮气瞬间漫开来,混着菜市场里的烂菜叶味、肉摊的油腻味,成了旧厂街最鲜活的底色。

“阿强,今天的鱼新鲜啊!”

隔壁猪肉摊的老陈探过头来,手里还攥着沾血的剔骨刀,“给我留条鲈鱼,晚上儿子回来吃饭。”

高启强点头应着,指尖在鱼身滑过,选了条脊背宽厚的鲈鱼,用粗麻绳串了鳃:“刚到的,还带着劲呢。

八块二,您给八块就行。”

老陈笑着接过,塞给他一张皱巴巴的十元纸币:“不用找了,下次多给我带两条小海虾。”

“成,您放心。”

高启强把钱叠好塞进内兜,指尖触到内兜缝着的小布包,心里踏实了些。

那布包里是这个月刚攒下的五十块,是给妹妹高启兰买复习资料的钱,也是给弟弟高启盛凑学费的念想。

他守着这个鱼摊快三年了。

父母走得早,他十七岁就辍学来菜市场帮人杀鱼,后来攒了点钱,租下这个半米宽的摊位,成了旧厂街最小的鱼贩子。

每天凌晨三点去渔港接货,忙到中午收摊,下午再去周边的居民区收空酒瓶、废纸箱,一天下来,腰杆都首不起来。

可只要想到家里等着他的弟弟妹妹,他就觉得这点苦不算什么——他是高家的顶梁柱,不能垮。

正收拾着鱼鳃,摊位前忽然停下一双黑色皮鞋。

高启强抬头,看见一个穿着米白色风衣的女人站在跟前,头发烫成时髦的***浪,脸上擦着淡淡的口红,和这满是鱼腥味的菜市场格格不入。

女人没说话,只是弯腰看着筐里的鱼,手指轻轻碰了碰一条黄花鱼的鳞片,动作斯文得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高启强愣了愣,连忙用围裙擦了擦手:“小姐,要买点鱼吗?

今天的黄花鱼特别鲜,清蒸最好。”

女人这才抬眼看向他,眼神清亮,带着点审视的意味:“你这鱼,怎么卖?”

“黄花鱼十二块一斤,您要多少?”

高启强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客气些——来菜市场买鱼的大多是街坊邻居,很少见这样打扮精致的女人,他怕自己说错话。

女人没答,反而指了指筐角落里一条不起眼的小海鱼:“那个呢?”

高启强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那是条石斑鱼,个头不大,也就一斤来重,是今天渔港老板搭给他的,说是不值钱,让他自己留着吃。

“这个啊,小姐,这鱼没多少肉,不值当买。”

他实话实说,“您要是想吃好的,我给您挑条鲳鱼,肉嫩刺少。”

女人却摇了摇头,执意要那条石斑鱼:“就它吧,多少钱?”

高启强见她坚持,只好称了称:“一斤二两,算您十二块。”

他本想把零头抹了,可想到家里的开销,还是没好意思开口。

女人从手提包里拿出钱包,抽出一张二十块的纸币递给她,又指了指旁边的塑料袋:“帮我杀好,处理干净点。”

“哎,好嘞!”

高启强接过钱,转身从摊档底下拿出杀鱼刀。

刀刃磨得锃亮,他左手按住鱼身,右手持刀,动作干脆利落——杀鱼三年,这点手艺早就练出来了。

鱼血顺着刀刃滴进旁边的铁桶里,女人却没像其他顾客那样躲开,反而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他杀鱼的动作,眼神里带着点高启强看不懂的东西。

“你叫高启强?”

女人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高启强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看她:“您怎么知道?”

他的摊位上没挂招牌,除了熟客,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女人笑了笑,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弧度:“我听市场管理处的人提过,说旧厂街有个鱼贩子,年纪轻轻,做事很勤快。”

她说着,目光扫过高启强冻得发红的耳朵,又落回他手上的刀,“你这手艺,练了不少年吧?”

“三年了。”

高启强把处理好的石斑鱼装进塑料袋,递到她手里,“您拿好,回家赶紧做,新鲜的好吃。”

女人接过塑料袋,却没立刻走,反而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到他面前:“我叫陈书婷,是建工集团的。

如果你以后想换个活干,或者遇到什么麻烦,可以打这个电话找我。”

高启强接过名片,指尖触到卡片光滑的表面,上面印着“建工集团 陈书婷 项目经理”的字样。

他心里咯噔一下——建工集团是市里最大的建筑公司,他只在电视上听过,怎么会有人从建工集团来菜市场给他递名片?

“陈小姐,您……”他想问问为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只是个鱼贩子,和建工集团这样的大公司八竿子打不着,他怕自己问多了,反而显得不懂事。

陈书婷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只是笑了笑:“名片你留着,说不定以后用得上。”

说完,她提着鱼,转身走出了菜市场。

米白色的风衣在人群中一闪,很快就没了踪影。

高启强捏着那张名片,手指微微发颤。

他低头看了看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又看了看自己满是鱼腥味的双手,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说不清是激动,还是不安。

“阿强,发什么愣呢?”

老陈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刚那女的是谁啊?

看着挺有来头的。”

高启强回过神,把名片小心翼翼地塞进内兜,和那个装着五十块钱的布包放在一起:“不知道,可能是来买鱼的吧。”

他没说名片的事——不是不想说,是觉得这事太不真实,说了也没人信。

收摊的时候,天己经擦黑了。

高启强把鱼筐、杀鱼刀收拾好,扛着沉重的担子往家走。

旧厂街的路灯坏了好几盏,路上坑坑洼洼的,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肩上的担子压得他肩膀生疼,可心里却不像往常那样疲惫。

他摸了摸内兜的名片,又摸了摸那个装着五十块钱的布包,忽然觉得,这条黑漆漆的路,好像也没那么长了。

回到家,妹妹高启兰正坐在灯下写作业,弟弟高启盛在旁边帮她整理复习资料。

看到高启强回来,高启兰立刻站起来:“哥,你回来了!

今天怎么这么晚?”

“路上耽误了点事。”

高启强放下担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烤红薯,递给高启兰,“给,热乎的,你爱吃的。”

高启兰接过红薯,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谢谢哥!”

高启盛看着高启强满是冻疮的手,皱了皱眉:“哥,明天别去渔港了,我下午去废品站多收点东西,也能赚点钱。”

“不用,你好好读书就行。”

高启强拍了拍他的肩膀,“哥不累,等你考上大学,哥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晚饭很简单,一碗米粥,一碟咸菜,还有中午剩下的一点鱼干。

高启强看着弟弟妹妹吃得香,自己也觉得心里暖暖的。

吃完饭,他坐在床边,借着台灯的光,又拿出了那张名片。

陈书婷,建工集团,项目经理。

这几个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高启强盯着电话号码,手指在上面轻轻摩挲着。

他不知道这个叫陈书婷的女人为什么会给他名片,也不知道这张名片能给他带来什么。

但他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能让他摆脱鱼贩子的身份,能让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他把名片重新塞进内兜,躺倒在床上。

窗外的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的脸上。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陈书婷离开时的背影,浮现出渔港凌晨的鱼腥味,也浮现出弟弟妹妹期待的眼神。

他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他知道,从今天起,有些东西,可能要不一样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