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歌裹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裙,站在粥铺门口。
粥锅里飘着几片蔫巴巴的野菜,锅底的米粒稀得能照见人影。
她摸了摸怀里藏着的半块碎玉——那是老妇人临别前塞给她的,与颈间的珊瑚珠拼起来,正好是“清歌”二字。
“姑娘,要粥吗?”
卖粥的阿婆掀开草帘,舀起半勺粥,“这可是我今早去十里外挖的野菜,熬了三锅才稠些。”
沈清歌点头,从怀里摸出两枚铜钱:“麻烦您,多给点。”
阿婆接过钱,又舀了勺粥:“姑娘是外乡人吧?
看你面生。”
“嗯……”沈清歌低头搅着粥,“我姓沈,叫清歌。”
“沈清歌?”
阿婆的手顿了顿,“这名字……倒像极了二十年前,那位被废的皇后。”
沈清歌的手一抖,粥溅在裙角。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清歌,若有人提起‘皇后’,你便说自己是陈家集的乞儿。”
“阿婆说笑了。”
她勉强笑了笑,“我娘是陈家集的农妇,去年冬天没了。”
阿婆叹了口气:“作孽啊……今年这旱,陈家集死了二十多口人。
昨儿个东头老李家的闺女,饿得啃树皮,被野狗叼走了。”
沈清歌的心揪成一团。
她望着粥铺外排队的百姓——有拄着拐杖的老妇,有裹着破被的妇人,还有个孩子抱着空碗,眼泪吧嗒吧嗒掉在青石板上。
“阿婆,”她轻声道,“能……能给我点米吗?
我想换点药。”
她摸出陶瓶,“我娘病了。”
阿婆的目光落在陶瓶上,突然睁大眼睛:“这瓶子……我认得!
二十年前,皇后娘娘身边的大丫鬟,用的就是这种蓝釉陶瓶!”
沈清歌的呼吸一滞。
母亲确实说过,当年她身边的贴身丫鬟带着这陶瓶逃了出来,后来……“姑娘,”阿婆抓住她的手腕,“你是不是……不是!”
沈清歌猛地抽回手,“阿婆,我只是想要点米。”
阿婆松开手,低下头:“对不住……我这老婆子,糊涂了。”
她舀了碗粥推过去,“喝了吧,这粥虽稀,好歹能填填肚子。”
沈清歌接过碗,喝了一口。
粥里飘着股野菜的苦涩,却让她想起母亲熬的药——同样是苦,却藏着回甘。
午后·义庄义庄在村东头,院门口堆着几捆稻草。
沈清歌刚走到门口,就闻见股腐臭味。
她掀开草帘,看见几个妇人正围着一具尸体,尸体上盖着块破布,露出半只青紫色的脚——是个饿死的孩子。
“作孽啊!”
老妇人抹着眼泪,“我家小栓子昨天还活着,今天就……”沈清歌摸出怀里的粟米,倒进旁边的破碗里。
老妇人抬头,看见她肩上的刺青,手一抖:“你……你是……我不是。”
沈清歌转身要走,却被老妇人拽住:“姑娘,留下吧。
我家男人去县城换粮,明儿个回来。
你帮我照顾小栓子,我给你饭吃。”
沈清歌犹豫了。
她想起母亲的话:“清歌,活着,才有希望。”
“好。”
她点头。
夜里,沈清歌裹着稻草睡在灶房。
小栓子蜷在她怀里,烧得首说胡话:“娘……我饿……”沈清歌摸了摸他的额头——烫得吓人。
她翻出陶瓶,倒了半盏酒,兑了温水喂给他。
小栓子喝了酒,渐渐安静下来,小手攥着她的衣角:“姐姐……甜。”
沈清歌的眼泪砸在小栓子脸上。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清歌,你要活着,要替娘看看这世道。”
三日后·城门陈家集的清晨飘着细雨。
沈清歌跟着老妇人去县城换粮,路过朱雀门时,被两个守城士兵拦住。
“站住!”
士兵盯着她肩上的刺青,“无令牌,不得入内。”
“我们是陈家集的。”
老妇人赔笑道,“去县城换粮。”
士兵上下打量她们:“陈家集?
那地方的灾民,也配进京城?”
“放肆!”
老妇人急了,“我家姑娘是……阿婆。”
沈清歌拉住她,“我们走吧。”
两人刚要转身,身后传来一声嗤笑:“哟,这不是陈家集的‘小乞儿’吗?
怎么,也想进京城当娘娘?”
沈清歌转头,看见个穿金线锦袍的年轻男子,身后跟着两个家丁。
他生得眉清目秀,却带着股子傲慢——正是陈家集里最有名的纨绔子弟,王锦。
“王公子。”
沈清歌垂眸,“我只是路过。”
“路过?”
王锦走到她面前,盯着她的左肩,“这刺青……倒像极了当年皇后的。
怎么,你是来认亲的?”
围观的人群哄笑起来。
沈清歌攥紧拳头:“王公子,请自重。”
“自重?”
王锦伸手去扯她的衣袖,“我偏不!
听说圣上在找嫡系血脉,你若是真的,我王家……”他突然凑近她耳边,“便替你‘照顾’照顾?”
沈清歌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想起母亲的话:“清歌,被人欺负时,要记得,你是圣上的血脉。”
她猛地甩开王锦的手,从怀里掏出陶瓶——里面是她用最后半升粟米酿的酒。
“王公子,”她笑着递过酒坛,“这是我自己酿的‘桂花酿’。
你若想喝,便喝了它。”
王锦狐疑地接过,拔开塞子。
一股清甜的桂花香飘出来,他眼睛一亮:“这酒……喝了它,”沈清歌盯着他的眼睛,“你便忘了今日的事。”
王锦仰头灌了一口。
酒入喉,他突然捂住头,踉跄着后退:“你……你下了药?”
沈清歌冷笑:“王公子,我若真想害你,何必用这种法子?”
她指了指围观的人群,“大家可都看着呢。”
人群中传来议论声:“这姑娘好胆识!”
“王锦平日里嚣张,该教训教训!”
王锦的脸涨得通红。
他指着沈清歌:“你……你给我等着!”
沈清歌望着他狼狈的背影,轻轻舒了口气。
她知道,今日的屈辱,不过是寻亲路上的插曲。
章节结尾:陈家集的炊烟在暮色中升起时,沈清歌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老妇人指着村东头的破庙:“陈老丈住在那儿。
他是个好人,会收留你的。”
沈清歌回头,看见王锦还站在原地,恶狠狠地瞪着她。
她摸了摸肩上的刺青,轻声道:“阿婆,替我谢谢您。”
老妇人叹了口气:“姑娘,往前看吧。
陈老丈……或许能告诉你,你娘的故事。”
沈清歌望着远处的山影,攥紧了怀里的碎玉。
她知道,陈家集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
而她的寻亲之路,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