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缩在最角落的位置,白色卫衣的袖口沾了点靛蓝色颜料,像不小心滴在雪上的墨。
她面前的画板上,是间闭着窗的房间,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在底部留了道窄缝,漏进一丝灰蒙蒙的光 —— 画里墙角的位置,藏了个极小的细节:半支露出的旧画笔,笔杆上刻着个模糊的 “兰” 字,是她某天在母亲的旧抽屉里翻到的,当时母亲看到后,慌慌张张把抽屉关上,只说 “是你外婆的旧东西”。
“晚晚!
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林晓棠抱着一摞画纸冲进来,马尾辫甩得飞起,“这是去年新人展金奖的作品照片,你看人家画的向日葵,多亮堂!
对了,我妈说下周我们家美术馆有场小众展,你要是有空,咱们一起去?”
她随口提的 “家里美术馆”,苏晚没太在意,只当是普通的家庭生意。
苏晚下意识把画板往身后藏了藏,指尖抠着木质画框的边缘,声音细得像蚊子叫:“还没画好…… 不好看。”
拉扯间,蘸满赭石色颜料的画笔蹭到白衬衫下摆,留下块丑陋的印子。
就在这时,画室门口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男生穿着浅灰色连帽衫,手里抱着个画筒,路过时递来一包湿纸巾,声音很轻:“窗边的光影其实可以再亮一点,你看窗外的梧桐树影,落在墙上是有层次的 —— 我之前在建筑展上见过类似的光影分析,是我爸带我去的,他总说‘好的设计要懂光’。”
他提到 “父亲” 时,语气里藏着点复杂的情绪,苏晚没细问,只记住了 “建筑展” 和 “懂光” 两个词。
三天后的图书馆,苏晚找《油画肌理研究》时再次遇到男生。
他递来书,书页间夹着张泛黄的书签,上面是手绘的建筑草图,线条很工整:“这是我爸画的老房子,他是建筑设计师,却总不让我学艺术相关的。”
他把微信二维码递过来时,苏晚注意到他手机壳背面贴着张小小的艺术史邮票,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画家肖像。
回到宿舍,母亲发来 “报会计班” 的消息,苏晚盯着消息发呆时,手指无意间摸到书包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