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那家名为“转角•遇见”的咖啡馆门口,手心微微沁出薄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冰凉的边缘。
玻璃门上挂着的风铃叮咚作响,伴随着咖啡机蒸汽的嘶鸣和低回的蓝调音乐,交织成一种令人心安又莫名紧张的背景音。
约定的时间快到了。
我深吸一口气,空气里弥漫着烘焙咖啡豆的焦香和甜腻的蛋糕气息。
这次见面,源于公司项目间的一次协作需求,我们分属不同部门,线上沟通了几次,她思维敏捷,言辞爽利,却又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温柔。
同事张蓉牵线时说:“李小璐那姑娘,性子好,能力也强,你们这个项目对接,准能成。
要不线下见个面细聊?
‘转角’那家店就不错。”
于是,我便来了。
带着一点点工作上的公事公办,或许,还有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对线上那个有趣灵魂的好奇。
风铃又响了。
我抬头,看见一个穿着简单白色棉质衬衫的女孩推门进来。
她似乎也在寻找什么人,目光轻轻扫过店内,然后落在我这边。
她微微歪头,试探性地露出一个笑容,嘴角两个小巧的梨涡瞬间漾开,像平静湖面投下的两颗石子,在我心里荡开一圈圈涟漪。
“你就是李小璐吧?”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比预想中要镇定一些,但尾音似乎还是泄露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对,就是我。”
她确认道,声音清亮,带着笑意。
她很自然地把被风吹到颊边的一缕头发撩到耳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张清秀的脸庞。
没有过多的粉饰,眼神干净而明亮,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
就在那一瞬间,一种强烈的、猝不及防的熟悉感击中了我。
她低头从帆布包里拿手机的侧影,她笑起来时眼睛弯起的弧度,尤其是那对梨涡……像一把尘封己久的钥匙,忽然打开了记忆深处某个落满灰尘的匣子。
我的初恋,那个十七岁夏天坐在我单车后座、笑声如风铃般的女孩,也有这样一对可爱的梨涡。
时光仿佛在那一刻重叠,恍惚间,我好像穿越回了那个穿着校服、懵懂青涩的年岁,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又如擂鼓般加速。
“外面有点热吧?
我提前到了几分钟,就先进来坐了,给你点了杯冰拿铁,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我努力拉回飘远的思绪,引她走向靠窗的卡座。
窗外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光影透过叶片缝隙,在她白色的衬衫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点。
“谢谢,我很喜欢拿铁。”
她落落大方地坐下,双手捧着冰冷的玻璃杯,指尖莹白。
“这次的项目方案,我觉得线上讨论的那几个难点,其实可以这样调整一下……”她很快切入正题,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眼神专注地看着我,时不时用手势辅助表达。
我们聊工作,聊项目进度,也偶尔穿插几句对这家咖啡馆装修风格的赞赏,或者对最近一部热门电影的简短评价。
交谈比想象中顺利得多,她不仅专业,而且幽默感恰到好处,总能在我觉得话题稍显严肃时,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或一句轻松的调侃让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咖啡杯渐渐见底。
窗外的阳光也变得柔和。
“和你聊天很愉快,很多线上说不明白的点,一下子都清晰了。”
我由衷地说。
“我也是!
以后关于这个项目,可能还要多麻烦你呢。”
她笑着回应,眼睛亮晶晶的。
“没问题。
要不……以后每周五下午都抽点时间碰个头?
同步一下进度,也省得邮件来来***说不清楚。”
这个提议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带着一点工作需要的正当理由,或许,也藏着一份想要再次见到这份笑容的私心。
“每周五吗?
好啊!”
她爽快地答应了,“那就这么说定了。”
走出咖啡馆,夕阳给街道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我们并肩走了一小段路,在下一个路口挥手道别,走向不同的地铁站方向。
回想着刚才的对话和她清晰的笑容,我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微妙的感觉。
我知道这最初不过是同事之间因工作而产生的交情,理性告诉我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但心底某个角落,却又隐隐期待着下一次的周五见面。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像蝴蝶轻轻扇动了翅膀……却没想到,这份看似普通的周五之约,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悄然掀起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波澜,深刻地改变我们彼此生活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