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感的扩展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五的咖啡馆,俨然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圣地。

它不再仅仅是谈工作的场所,更像是一个只属于我们两人的、被时光温柔包裹的秘密基地。

每一次推开那扇叮咚作响的玻璃门,仿佛就自动屏蔽了外界的所有喧嚣和工作的压力,进入一个节奏缓慢、只有咖啡香和低语声的平行时空。

我们依旧会先认真地讨论工作,同步项目进度,交换各自领域的行业见闻。

但渐渐地,话题开始像藤蔓一样,自然而然地蔓延到更私人的领域。

我们会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聊起童年干过的傻事,聊起喜欢的电影和音乐,甚至会分享最近读到的某本印象深刻的书。

我发现,李小璐不仅对生活充满热情,更有着一颗细腻而善感的心。

她会被一部冷门文艺片的某个镜头感动得眼眶发红,也会因为发现一家好吃的路边摊而开心得像个小孩子。

她倾听时格外专注,眼睛会一首看着你,时不时提出一个巧妙的问题,让你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这种每周一次的会面,像是一周辛勤劳作后最好的奖赏。

然而,每一次见面,我的心中也充满了甜蜜的纠结与小心翼翼的忐忑。

我会提前一天就想好穿什么衣服,会提前半小时到达,选一个光线最好、最安静的位置,会反复练习开场白,却又在她出现的那一刻全部忘光。

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我对她的关注,早己超出了普通同事甚至朋友的界限。

那种感觉,像是心里被埋下了一颗种子,在每一次见面、每一次交谈的浇灌下,不可抑制地破土发芽,舒展枝叶。

我既渴望它的生长,又害怕它长得太快,超出了我能控制的范围。

同事们都不是瞎子,更何况在办公室这样八卦流通极快的地方。

我们之间那种微妙的磁场变化,那些偶尔在工位间相视一笑的瞬间,那些我下意识帮她带一杯她喜欢的燕麦拿铁的小动作,都被敏锐地捕捉到了。

最先发难的是张蓉。

一次午间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外卖,气氛轻松热闹。

张蓉突然用筷子敲了敲杯子,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目光在我和李小璐之间来回逡巡,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哎,我说同志们,你们没发现最近我们办公室的周五下午,气氛特别不一样吗?

某两个人一到点就准时消失,风雨无阻,比下班还积极。”

桌上立刻响起一阵心领神会的哄笑和起哄声。

我的脸一下子有点发烫,下意识地看向李小璐。

她正埋头猛吃一片青菜,耳根却红得透彻。

张蓉乘胜追击, specifically targeting 李小璐:“小璐啊,姐可是为你好,跟你透个底儿。”

她故意压低声线,却又确保全桌都能听到,“咱们这位小伙子,在公司里行情可是看涨得很呐!

好几个部门的小姑娘都偷偷打听呢。

你可要好好把握,不然他可是那转瞬即逝的风,呼啦一下就被别人卷跑喽!”

“蓉姐!”

李小璐猛地抬起头,脸颊绯红,像是熟透的番茄。

她窘得无处可躲,下意识地伸出手,在我胳膊上不轻不重地推了一把,语气带着娇嗔和羞恼:“你别听她胡说!

她就爱开这种玩笑!”

那一推,轻轻的,带着体温和一丝慌乱的力度,却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从我的手臂窜遍全身。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尴尬、羞涩和某种难以言喻的甜蜜的复杂气息。

周围同事的笑闹声仿佛隔了一层膜,变得模糊起来。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却不得不强作镇定,干咳两声,试图把话题引开:“行了行了,蓉姐,你就别拿我们寻开心了,赶紧吃饭,菜都凉了。”

张蓉见好就收,抛来一个“姐只能帮你到这了”的眼神,终于放过了我们。

但经过这么一闹,某种隐秘的情感似乎被公然晾晒在了阳光下,虽然让人害羞,却也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聚餐结束后,我们并肩走回办公室,有一段短暂的沉默。

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那个……蓉姐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我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有些干涩。

“嗯……我知道。”

她低声回应,声音像羽毛一样轻,“她就是爱闹。”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但我们之间的气氛却不再尴尬,反而流淌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暖流。

从那天起,我们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也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暧昧。

在办公室里,一个擦肩而过的眼神交汇,一次指尖无意间的碰触,都能让心底泛起微澜。

周五的咖啡馆时光则变得更加珍贵,我们聊的话题越来越深入,分享的内心世界也越来越广阔。

我知道,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像春天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爬满了心墙。

而我,既享受着这份日渐增长的亲密,又对前方未知的道路感到一丝忐忑不安。

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感,如同温室里精心培育的花朵,美丽而脆弱,它能否经受得住现实风雨的考验?

我当时并不知道答案,只是本能地珍惜着每一个当下,珍惜着看她笑时,自己心里那份满满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暖。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