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标的未来
马皇后搀扶着朱元璋穿过回廊,宫灯将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朱元璋的脚步比平日沉重许多,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重八,你手心都是汗。
"马皇后轻声说道,用帕子轻轻擦拭丈夫的掌心。
朱元璋没有答话,只是紧紧攥住妻子的手。
方才在奉天殿发生的一切仍让他心神不宁。
那个神秘的声音,那些关于胡惟庸谋反的预言,还有...关于秀英的..."陛下,娘娘。
"宫女在殿门外行礼,"太子殿下求见。
"马皇后明显感觉到丈夫的手突然收紧,她安抚地拍了拍:"让标儿进来吧。
"朱标快步走入殿内,月白色的锦袍上还沾着夜露。
他先向父母行礼,随后急切地问道:"儿臣听闻父皇召了太医,可是龙体不适?
"朱元璋打量着长子。
二十出头的朱标眉目清秀,气质儒雅,与他年轻时锋芒毕露的模样截然不同。
此刻太子脸上写满担忧,额角还带着匆匆赶路留下的细汗。
"无碍。
"朱元璋简短地回答,声音比想象中沙哑,"你可用过晚膳了?
"朱标摇头:"儿臣刚从文华殿过来,还未进食。
"马皇后笑着招手:"正好,今日御膳房做了你爱吃的腊味合蒸。
"她转头吩咐宫女,"再添副碗筷来。
"朱标在父母中间坐下,刚拿起筷子——旁白:太子朱标,洪武二十五年西月病逝,享年三十七岁。
其子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朱元璋手中的玉箸"啪"地掉在桌上,碎成两截。
他的脸色瞬间惨白,嘴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父皇?
"朱标惊讶地看着父亲。
马皇后最先反应过来,她倒吸一口冷气:"重八...是不是标儿也..."朱元璋猛地站起身,身后的椅子轰然倒地。
他双手撑在桌沿,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死死盯着朱标年轻的面容,仿佛要将他刻进骨子里。
"父皇?
母后?
你们这是..."朱标困惑地来回看着父母。
马皇后强自镇定,伸手按住丈夫紧绷的手臂:"标儿,你父皇今日...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
"朱标眉头微皱:"什么声音?
""一个自称旁白的声音。
"马皇后尽量平静地解释,"它说了些...关于未来的事。
"朱标失笑:"母后是说...预言?
"他看向父亲,却发现朱元璋的眼神异常严肃,不由得收起笑容,"父皇...听到了什么?
"朱元璋缓缓首起身,声音低沉得可怕:"它说...你会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
"殿内瞬间安静得可怕。
朱标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筷子从指间滑落。
"这...这怎么可能..."朱标勉强笑道,"儿臣身体一向很好..."朱元璋突然绕过桌子,一把抓住长子的手腕。
他的手掌粗糙有力,摸到朱标的脉门时却轻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瓷器。
"重八..."马皇后轻声提醒。
朱元璋这才如梦初醒般松开手,但目光仍死死锁在朱标脸上,仿佛要透过这副年轻的面容,看穿那个可怕的未来。
"父皇不必忧心。
"朱标努力保持镇定,"这定是有人装神弄鬼...""它还说胡惟庸会谋反。
"朱元璋突然道,"连时间、牵连人数都说得清清楚楚。
"朱标一怔:"胡相国?
""更说了你母后..."朱元璋的声音哽了一下,"会在洪武十五年..."马皇后轻轻握住丈夫的手,接过话头:"标儿,这声音来得蹊跷。
它既知未来之事,我们不得不防。
"朱标看着父母凝重的神色,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沉思片刻,谨慎地问道:"父皇可曾...听到儿臣是因何病...""没有。
"朱元璋打断他,声音粗粝,"只说了时间。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晚风透过雕花窗棂吹进来,烛火摇曳,在三人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马皇后突然起身:"先用膳吧,菜要凉了。
"她给父子二人各盛了一碗热汤,"无论发生什么,饭总是要吃的。
"朱元璋机械地接过碗,却食不知味。
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朱标,看着长子低头喝汤时垂下的睫毛,看着他因紧张而微微滚动的喉结...这个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培养的继承人,这个最像秀英的孩子..."父皇..."朱标放下碗,犹豫片刻,"若这预言为真...儿臣斗胆建议,当早立太孙。
"朱元璋手中的碗"砰"地砸在桌上,汤汁溅了一桌:"胡说!
"马皇后连忙按住丈夫的手:"重八!
""朕不会让这事发生!
"朱元璋几乎是吼出来的,额角青筋暴起,"朕这就下旨,召集天下名医...""父皇。
"朱标平静地打断他,"若天命如此...""狗屁天命!
"朱元璋一拳砸在桌上,碗碟震得哗啦作响,"朕就是天命!
"朱标被父亲的暴怒震住,一时不敢言语。
马皇后轻叹一声,示意宫女们退下。
待殿内只剩三人,朱元璋突然抓住朱标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太子微微皱眉:"听着,从今日起,你每日晨起练武,咱会派最好的太医每日请脉,所有奏折...不,你暂时不要处理政务了...""父皇!
"朱标惊呼,"这怎么行...""重八!
"马皇后也忍不住出声,"标儿是太子,怎能...""咱不管!
"朱元璋双眼通红,"咱不能...不能再..."他的声音突然哽住,那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洪武大帝,此刻竟像个无助的老人。
马皇后心疼地将丈夫和儿子一起搂住,三人的影子在烛光下融成一团。
"父皇..."朱标轻声道,"儿臣答应您会保重身体。
但国事不可废,您教导过儿臣..."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慢慢平复下来。
他松开手,疲惫地坐回椅子上:"明日...明日开始,你每日午时必须休息,朕会派御厨专门负责你的膳食..."朱标看着父亲从未有过的慌乱模样,鼻尖突然一酸。
他郑重地点头:"儿臣遵旨。
"马皇后重新盛了热汤,强作笑颜:"好了,先用膳吧。
明日我亲自去太医院,让他们准备些滋补的方子。
"朱元璋沉默地接过碗,眼神却渐渐变得锐利。
那个神秘的声音,那个预言...无论它来自何方,他朱元璋,绝不会坐以待毙。
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清冷的月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
坤宁宫内,一家三口默默用着迟来的晚膳,谁也没有再提起那个可怕的预言。
但某种无形的阴影,己经悄然笼罩在这大明王朝最尊贵的家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