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赠礼意

归向昭明 那我芙了 2025-08-28 10:41:3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纪今昭醒来时,日头西斜,绷了半日的神经终于松下来,浑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酸。

“姑娘醒了?”

常若端着温水进来,见她坐起身,忙放下铜盆扶了一把,“刚炖了燕窝粥,晾得正好,您先垫垫。”

纪今昭接过白瓷碗,小口抿着,目光扫过桌案 —— 上面摆着个半尺高的紫檀木盒,描金的缠枝纹闪着温润的光。

“这是?”

“姑娘睡着时送来的,” 常若打开锦盒,声音里带着点激动,这么精美的包装看着就惹眼,常若她自己也好奇,巴不得纪今昭早点睡醒,“是端王世子的人送的谢礼,说是谢您救了翼王妃和小世子。”

锦盒里铺着明黄软缎,上面码着几样东西:一只羊脂玉镯莹润如水,底下压着两株巴掌大的野山参,须根完整,一看就是年份久远的珍品;最底下是册蓝布封皮的书,翻开来竟是南宋医家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孤本。

旁边放着张洒金帖子,字迹清隽:“感念纪姑娘妙手,聊备薄礼,不成敬意。

齐归顿首。”

纪今昭指尖划过医书的扉页,眉峰微挑:“齐归……”,她看着这个名字一笑。

齐归…小齐归,小气鬼…这手笔也不小气啊。

这礼送得极巧,玉镯显身份,参是补身的,孤本医书更是难寻。

显然是费了心思的,一时半会是寻不来这些东西的。

“对了姑娘,” 常若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凑过来道,“方才去后巷打水,听街坊说,咱隔壁那座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半个月前被人盘下来了,姑娘猜猜谁盘的?”

纪今昭舀粥的手顿了顿。

听松堂在京郊,隔壁那院子原是个告老御史的产业,占地颇广,带花园带跨院,年前就听说要卖,只是开价太高,一首没脱手。

“猜不到,谁盘的?”

“就是送谢礼的那个世子,还是皇商呢,从江南带了好大一支船队来的,排场大得很。”

常若比划着,“那船啊,远远看着跟栋楼一样高,哎呀,真是富贵啊。”

纪今昭脑海里把她说的世子和今早那个“花孔雀”对上号,撇撇嘴,确实,出手就是大方。

纪今昭把玉镯从锦盒里取出来,把玩两下,料子水灵灵的,一看就价值不菲,顿了顿,往常若手里一塞:“拿着,给你添件首饰。”

常若的手猛地一颤,玉镯滑在掌心,冰凉温润的触感让她倒吸口气:“姑娘!

这太贵重了!

我天天碾药洗衣,戴这个不是糟践东西吗?”

“戴不戴在你,心意在我。”

纪今昭笑了笑,指尖点了点她的脑门,“跟着我这几年,你手上的茧子比药碾子还厚,配得上这个。”

常若捏着玉镯,指腹摩挲着上面细腻的纹路,声音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犹豫:“那……我就先收着?

我哥明年该说亲了,家里正愁彩礼单薄…… ”说完又怕纪今昭不高兴,慌忙补充:“我不是不喜欢姑娘的心意!

我是觉得…… 这么好的东西,能帮家里解了急,才不算白瞎了……”纪今昭看着她紧张得攥紧玉镯的样子,眼底漾起暖意,伸手替她把碎发别到耳后:“傻丫头,送你了,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能帮上你家,这镯子才算真的派上了用场。”

常若这才松了口气,抱着玉镯激动得小跳,若是她有翅子现在就该满屋飞了,声音亮得像含了蜜:“那我给姑娘磕个头!

姑娘真是活菩萨!”

“少来这套。”

纪今昭笑着轻推了一把,“快收起来吧,别让人看见了眼热。”

常若忙不迭点头,宝贝似的把玉镯裹进贴身的帕子里,揣进怀里时还特意按了按,脚步轻快地去收拾碗筷,嘴里哼起了不成曲的小调,声音里的欢喜藏都藏不住。

这书于她是真宝贝。

齐归能寻来这个,倒比那玉镯和参茸更让她觉得,这人怕是早把她的底摸透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