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起宫墙,旧友初援大靖王朝的暮春,总是被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
皇城深处的太和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
靖明帝卧病在床已三月有余,脸色蜡黄如纸,呼吸微弱得仿佛随时都会断绝。殿外,
文武百官按品阶站立,低垂的头颅下,是各怀鬼胎的心思。长公主赵华筝一袭银红色宫装,
裙摆绣着暗金色的凤凰纹样,行走间步步生风,尽显皇家贵气。她刚从父皇的寝殿出来,
眉头紧蹙,指尖还残留着父皇冰凉的触感。“公主殿下,三皇子殿下在殿外求见。
” 贴身侍女云袖轻声禀报,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赵华筝脚步一顿,
眼底闪过一丝冷冽:“让他进来。”不多时,三皇子赵珩身着明黄色锦袍,
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皇姐,父皇病情如何了?弟弟可是担心坏了。
”“父皇还在静养,三皇子有这心思,不如多关注一下朝堂之事,免得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 赵华筝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赵珩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随即又恢复如常:“皇姐说笑了,朝堂之事有诸位大臣打理,
弟弟只需守在父皇身边尽孝便好。对了,皇姐,近日公主府的卫队似乎有些逾矩,
竟敢在京城街道上随意巡查,不如暂时收回兵权,免得引起非议。”赵华筝心中一凛,
三皇子这是要开始削她的权了。公主府的卫队是当年父皇亲赐,虽人数不多,
却是她在京城唯一的武装力量。“三皇子是在教本宫做事?” 她抬眸,目光如刀,
“公主府卫队职责所在,何来逾矩之说?倒是三皇子,近日频繁接触京营将领,
怕是别有用心吧。”赵珩脸色一变,没想到赵华筝如此敏锐。
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皇姐多虑了,弟弟只是与旧友叙旧罢了。既然皇姐不愿,
那此事便先搁置。” 说罢,他冷哼一声,转身离去。看着赵珩的背影,赵华筝心中清楚,
一场围绕皇位的争斗已悄然拉开序幕。她虽为长公主,身份尊贵,却无实权,在这场争斗中,
若不主动出击,终将沦为他人棋子。“公主殿下,镇国公府世子萧彻求见。
” 云袖再次禀报。赵华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萧彻,镇国公府世子,文武双全,
是京城中数一数二的才俊。两人自幼相识,青梅竹马,曾有过一段懵懂的情愫。只是后来,
镇国公府逐渐成为世家之首,萧彻身上也多了几分家族的牵绊。“让他进来。
”萧彻身着月白色长袍,腰束玉带,面如冠玉,气质温文尔雅。他走进殿内,
躬身行礼:“臣萧彻,见过长公主殿下。”“免礼。” 赵华筝示意他起身,
“世子今日前来,有何事?”萧彻抬眸,目光落在赵华筝脸上,
带着几分关切:“臣听闻三皇子今日向殿下提及收回公主府卫队兵权之事,特来为殿下解忧。
”赵华筝心中一动:“世子有何办法?”“镇国公府在京营中尚有几分薄面,臣可出面协调,
让三皇子打消此念。只是……” 萧彻话锋一转,“公主府卫队毕竟势单力薄,
若想在这场风波中保全自身,甚至更进一步,仅凭这一支卫队远远不够。
镇国公府愿与公主殿下合作,助殿下掌控更多权力,只是日后,
还望殿下能给镇国公府更多的发展空间。”赵华筝沉默了。萧彻的话很直白,
镇国公府愿意帮她,但并非无偿,而是需要利益交换。她了解萧彻,他聪明、冷静,
做任何事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家族利益永远是他的首要考量。“世子的提议,本宫会考虑。
” 她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留下了周旋的余地。萧彻也不着急,
他微微颔首:“臣静候殿下佳音。另外,臣已安排人手加强公主府的防卫,
殿下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待萧彻离开后,赵华筝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飘落的花瓣,
陷入了沉思。萧彻的帮助固然重要,但她也清楚,依附镇国公府,终将受其牵制。她需要的,
是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一个真正忠诚于她的人。第二章 寒刃初现,新援乍到几日后,
赵华筝按照惯例前往神机营视察。神机营是大靖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掌管着火器与骑兵,
一直由皇帝直接掌控。如今父皇病重,神机营的控制权也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
神机营的校场上,士兵们正在进行操练,呐喊声震天动地。赵华筝身着劲装,站在高台上,
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下方。突然,一阵骚乱传来,只见一名士兵在操练中不慎***,
眼看就要被身后的马蹄踩中。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黑色身影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一把将士兵拉到一旁,动作干脆利落。赵华筝定睛看去,那人一身黑色铠甲,面容冷峻,
眼神锐利如鹰,正是神机营副统领沈惊寒。沈惊寒出身寒门,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智谋,
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一步步从普通士兵晋升为神机营副统领。他为人低调,
却在神机营中威望极高,深受士兵爱戴。“副统领好身手!” 赵华筝走上前,
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沈惊寒转身,看到赵华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随即躬身行礼:“末将沈惊寒,见过长公主殿下。”“免礼。” 赵华筝示意他起身,
“方才多亏副统领出手,否则那名士兵怕是性命难保。”“保护下属是末将的职责。
” 沈惊寒语气平淡,没有丝毫邀功之意。赵华筝看着他,心中暗暗点头。
沈惊寒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沉稳内敛,是个可塑之才。“本宫今日前来,
是想了解一下神机营的近况。如今父皇病重,京城局势复杂,神机营作为皇家精锐,
责任重大。”“末将明白。” 沈惊寒沉声说道,“目前神机营军纪严明,士兵士气高昂,
随时准备听从陛下和殿下的调遣。只是……” 他顿了顿,
“近日有几位皇子派人前来拉拢末将,都被末将拒绝了。末将深知,神机营是皇家的军队,
绝非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赵华筝心中一喜,沈惊寒的这番话,无疑表明了他的立场。
“副统领能有此觉悟,实属难得。” 她语气诚恳,“本宫知道,副统领出身寒门,
在军中晋升不易。若副统领愿意辅佐本宫,日后本宫定不会亏待你。”沈惊寒抬眸,
目光紧紧锁住赵华筝,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末将并非为了荣华富贵。只是末将认为,
殿下有勇有谋,心怀天下,比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皇子更适合掌控这大靖江山。
若殿下不嫌弃,末将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忠诚。赵华筝心中深受触动,她知道,
自己终于找到了那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好!有副统领这句话,本宫便放心了。
” 她伸出手,“从今日起,你我便是同盟。”沈惊寒看着赵华筝伸出的手,犹豫了一下,
随即轻轻握住。她的手纤细而温暖,却带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末将定不负殿下所托!
”就在两人相握之际,一阵冷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赵华筝抬头望去,
只见远处的宫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巍峨,却也透着几分冰冷。她知道,
有了沈惊寒的帮助,她的争权之路又多了一份胜算,但同时,也意味着她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视察结束后,赵华筝乘坐马车返回公主府。途中,马车突然停下,
云袖的声音传来:“公主殿下,前面有人拦路。”赵华筝掀开帘子,
只见一群蒙面人手持刀枪,正挡在马车前。“是三皇子的人?” 她面色一沉。“殿下放心,
末将在此!” 沈惊寒不知何时也跟了上来,他手持长枪,挡在马车前,
眼神冰冷地看着蒙面人。蒙面人见状,立刻冲了上来。沈惊寒毫不畏惧,长枪挥舞间,
寒光闪烁,蒙面人纷纷倒地。短短片刻,所有蒙面人都被制服。“多谢副统领。
” 赵华筝走下马车,看着地上的蒙面人,“把他们带回去审问,查清背后主使。”“是!
” 沈惊寒沉声应道。经过审问,果然证实这些蒙面人是三皇子派来的,目的是刺杀赵华筝,
消除争夺皇位的障碍。此事让赵华筝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掌控权力的决心。
而沈惊寒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也让她更加信任这个刚刚结识的盟友。第三章 粮草之争,
新旧角力靖明帝的病情愈发严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京城的局势也愈发紧张,
三皇子赵珩和五皇子赵琰都在暗中积蓄力量,争夺储位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一日,
五皇子赵琰突然发难,以漕运总督贪腐为由,下令查封了漕运衙门,掌控了京城的漕运。
漕运是京城粮草运输的重要通道,掌控了漕运,就等于切断了京城的粮草供应。一时间,
京城内人心惶惶,粮价飞涨。赵华筝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对策。
“五皇子此举,分明是想逼迫父皇立他为储。若不尽快解决粮草问题,京城恐生变故。
” 赵华筝语气凝重地说道。“公主殿下,如今漕运被五皇子掌控,
想要从外部调粮难度极大。” 户部尚书李大人忧心忡忡地说,
“镇国公府在江南有不少产业,或许可以请萧世子出面,从江南调运粮草。
”赵华筝看向一旁的萧彻,等待他的答复。萧彻沉吟片刻,
说道:“江南的粮草储备确实充足,只是调运粮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路途遥远,
耗时较长。若公主殿下能承诺,待日后掌控大权,将江南的部分盐铁经营权交给镇国公府,
臣愿立刻前往江南调粮。”又是利益交换。赵华筝心中有些不满,
江南盐铁经营权是一块肥肉,一旦交给镇国公府,镇国公府的势力将进一步扩大,
日后更难掌控。“世子的要求,本宫需要考虑一下。” 她没有立刻答应。就在这时,
沈惊寒站了出来:“殿下,不必劳烦萧世子。末将有一办法,可以在短期内解决粮草问题。
”众人纷纷看向沈惊寒,眼中带着几分怀疑。萧彻也皱起眉头,他倒要看看,
这个出身寒门的副统领能有什么办法。沈惊寒沉声说道:“末将在江南有几位经商的旧友,
他们手中囤积了大量粮草。末将愿以个人军功作为抵押,向他们借调粮草,
保证在十日之内将粮草运抵京城。”“以军功抵押?” 赵华筝有些惊讶,“副统领,
军功是你多年浴血奋战换来的,怎能轻易抵押?”“殿下,与京城的安危相比,
末将的军功微不足道。” 沈惊寒语气坚定,“只要能帮殿下渡过难关,末将在所不惜。
”赵华筝心中感动,沈惊寒的忠诚与付出,让她更加坚定了要重用他的决心。“好!
就依副统领之计。若副统领能顺利调回粮草,本宫定当为你记一大功。”萧彻看着沈惊寒,
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与警惕。他没想到,沈惊寒竟然有这样的人脉和魄力,
而且还如此深得赵华筝的信任。看来,这个沈惊寒,将会成为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沈惊寒立刻动身前往江南。他凭借着过人的口才和多年积累的信誉,成功说服了江南的富商,
借调了十万石粮草。随后,他亲自带领队伍,日夜兼程,只用了八日,
就将粮草顺利运抵京城。粮草的到来,缓解了京城的危机,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赵华筝对沈惊寒更加信任,任命他为神机营统领,全面掌控神机营。
而萧彻因为未能在粮草之争中发挥作用,在赵华筝心中的地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萧彻心中不甘,他找到赵华筝,试图挽回局面:“殿下,沈惊寒虽然此次立了功,
但他出身寒门,根基薄弱,难以应对复杂的朝堂局势。镇国公府根基深厚,
若殿下能与镇国公府深度合作,定能早日掌控大权。”“世子的心意,本宫明白。
” 赵华筝语气平淡,“但本宫相信,沈统领的能力,足以应对朝堂局势。而且,
本宫需要的是忠诚于本宫的人,而非只看重家族利益的盟友。”萧彻脸色一白,他知道,
赵华筝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了。他看着赵华筝决绝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失落与不甘。
第四章 朝堂博弈,锋芒渐露靖明帝驾崩的消息,在一个清晨突然传来。
整个皇城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而这份悲痛的背后,却是更加激烈的权力争夺。
按照大靖祖制,皇帝驾崩后,应立即召开朝会,商议皇位继承之事。赵华筝身着素服,
来到太和殿,文武百官早已在此等候。三皇子赵珩和五皇子赵琰身着孝服,站在百官之首,
眼中都闪烁着对皇位的渴望。“父皇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召开朝会,
便是要商议皇位继承之事。” 赵华筝语气沉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知诸位大臣有何看法?”“三皇子殿下仁厚孝顺,深得先帝喜爱,理应继承皇位!
” 吏部尚书率先开口,他是三皇子的亲信。“五皇子殿下智勇双全,
在掌控漕运、稳定京城局势中立下大功,更适合继承皇位!” 兵部尚书立刻反驳,
他是五皇子的人。一时间,朝堂上分成了两派,互相争执不休,吵得不可开交。
赵华筝冷眼旁观,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就在这时,萧彻站了出来:“诸位大臣,稍安勿躁。
先帝生前曾多次提及,长公主殿下有勇有谋,心怀天下,若皇子年幼或能力不足,
长公主可暂代摄政之职。如今两位皇子各有支持者,争执不下,不如先由长公主殿下摄政,
待日后局势稳定,再从长计议。”萧彻的提议,让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
三皇子和五皇子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萧彻会支持赵华筝摄政。而赵华筝也有些意外,
她看向萧彻,眼中带着几分疑惑。萧彻迎上赵华筝的目光,微微颔首。他知道,
如今两位皇子势均力敌,无论谁继承皇位,都难以服众,
而且镇国公府也难以从中获得最大利益。支持赵华筝摄政,既能暂时稳定局势,
也能为镇国公府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萧世子此言差矣!” 沈惊寒突然开口,
打破了朝堂的宁静,“长公主殿下才华横溢,有治国之才,并非只能暂代摄政之职。而且,
镇国公府势力庞大,若由长公主殿下摄政,萧世子在旁辅佐,恐有专权之嫌,
不利于朝廷稳定。”沈惊寒的话,直指镇国公府的野心,让萧彻脸色一变。“沈统领,
你这是在质疑镇国公府的忠诚?” 萧彻语气冰冷地说道。“末将不敢质疑镇国公府的忠诚,
只是就事论事。” 沈惊寒毫不畏惧地迎上萧彻的目光,“如今京城局势复杂,
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能够掌控全局,而非被家族势力牵制。
长公主殿下完全有能力继承皇位,带领大靖走向繁荣昌盛。末将恳请长公主殿下登基称帝!
”沈惊寒的话音刚落,神机营的将领们立刻纷纷附和:“末将恳请长公主殿下登基称帝!
”随后,一些受到赵华筝恩惠、或是不满两位皇子争斗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
恳请赵华筝登基。朝堂上的局势瞬间发生了逆转。三皇子和五皇子脸色惨白,他们没想到,
赵华筝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支持力量。萧彻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
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与沈惊寒竞争的优势。赵华筝看着下方跪满的大臣,
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坚定。她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诸位大臣的心意,本宫心领了。
” 她语气庄重,“先帝驾崩,国家危难,本宫愿担此重任,继承皇位,
带领大靖子民共渡难关。”就在赵华筝准备接受百官朝拜之时,
三皇子突然大喊:“父皇生前并未留下传位给皇姐的遗诏,皇姐登基名不正言不顺!我不服!
”五皇子也立刻附和:“没错!皇姐身为女子,怎能继承皇位?这不符合祖制!
”“祖制也是人定的!” 沈惊寒厉声说道,“先帝生前多次夸赞长公主殿下的治国之才,
而且长公主殿下在近期稳定京城局势、解决粮草危机中立下赫赫功劳,
足以证明她有能力继承皇位。两位皇子若再敢阻挠,便是大逆不道!”说着,
沈惊寒拔出腰间的佩剑,寒光闪烁,威慑力十足。神机营的士兵也立刻进入殿内,
将三皇子和五皇子团团围住。三皇子和五皇子吓得面无人色,再也不敢出声。
萧彻看着眼前的局势,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他缓缓跪下:“臣萧彻,参见陛下!
”有了萧彻的带头,其他大臣也纷纷跪下,高喊:“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华筝站在太和殿的龙椅前,接受着百官的朝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
这只是她帝王生涯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她。而沈惊寒站在百官之中,
目光紧紧锁住赵华筝,眼中充满了崇拜与爱意。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他将永远守护在这位女皇帝的身边,为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五章 宫变余波,
权力洗牌赵华筝登基称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大靖王朝。
虽然有部分保守派大臣表示反对,但在沈惊寒率领的神机营和支持赵华筝的大臣们的压制下,
反对的声音很快就被平息了。赵华筝定年号为 “永熙”,开始了她的帝王生涯。然而,
三皇子赵珩和五皇子赵琰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在暗中联络旧部,积蓄力量,准备发动宫变,
夺回皇位。永熙元年七月,一个深夜,皇宫内突然响起了喊杀声。
三皇子和五皇子率领着各自的亲信部队,向皇宫发起了进攻。宫墙之上,火光冲天,
箭矢如雨,整个皇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赵华筝接到消息时,
正与沈惊寒在御书房商议国事。“陛下,两位皇子发动宫变,已经攻到宫门了!
” 侍卫慌张地禀报。赵华筝面色一沉,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沈统领,此事就交给你了。
务必平定叛乱,捉拿逆贼!”“臣遵旨!” 沈惊寒躬身行礼,随即转身离去。
他迅速调集神机营的士兵,前往宫门迎敌。宫门外,三皇子和五皇子的部队正在猛攻宫门。
沈惊寒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枪法如神,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
神机营的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士气大振,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萧彻得知宫变的消息后,也立刻率领镇国公府的私兵前往皇宫救援。然而,当他赶到宫门时,
看到的却是沈惊寒率领神机营奋勇杀敌的场景。他犹豫了,镇国公府的私兵虽然精锐,
但与神机营相比,还是稍逊一筹。而且,他不知道这场宫变的最终结果会如何,
如果站错了队,将会给镇国公府带来灭顶之灾。就在萧彻犹豫之际,
沈惊寒已经率领神机营击溃了叛军的主力。三皇子和五皇子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
却被沈惊寒亲自追上,生擒活捉。宫变很快就被平定了。
当沈惊寒将三皇子和五皇子押到赵华筝面前时,他的铠甲上沾满了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