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孟源的世界是安静的,一种过于清晰的安静。在这种安静里,
情绪如同被厚厚的玻璃隔绝在外,他能看见它们,却感受不到它们的温度。
医生的诊断是“情绪冷漠症”,一种情感认知障碍。对他来说,喜悦、悲伤、爱恋,
这些他人生命中的波澜,只是纸面上的词汇,没有实质,没有意义。办公室里,
孟源正专注地分析着市场数据报表,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作为一家投资公司的首席分析师,数字和逻辑是他的舒适区,这里没有复杂的情感需要解读,
只有清晰可循的模式和规律。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整洁的桌面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
一切都井然有序,就像他精心编排的代码。“孟源,这份报告客户很急,下班前能完成吗?
”项目经理站在他桌前问道。孟源头也不抬:“可以。”两个字,平淡得没有一丝起伏。
他注意到经理在原地站了几秒,似乎期待更多回应——或许是一个保证的微笑,
或许是一句热情的“没问题”,但最终只是点点头离开了。孟源不理解这种期待,
他已经给出了明确答复,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呢?他转头继续看向屏幕上的数据流,
那些跳动的数字比人类的表情更容易理解。这样的场景在孟源生活中重复上演。
他知道自己与他人不同,就像活在一个透明的隔离罩中,看得见外界的一切,
却无法真正触碰。小时候,母亲会抱着他哭泣:“源儿,你为什么从来不需要妈妈?
为什么不哭不闹?”他只是睁着大眼睛,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会因此悲伤。父亲作为科研人员,
更倾向于用科学解释一切:“情感认知神经发育异常”,这是他给出的定义,
然后便开始寻找各种干预方案。如今三十岁的孟源,已经学会了模仿。
他会根据场合需要调动嘴角的弧度,会在适当时刻点头表示倾听,
甚至学会了说“谢谢”和“对不起”。但这些只是他精心学习的社会代码,
内心依然是一片沉寂的湖面,从未起过涟漪。他像一台精密计算机,输入社交指令,
输出适当反应,但内核始终空洞无物。直到秦唯一闯入他的生活。那天下午,
孟源照常在公司楼下咖啡厅买美式咖啡。一个身影急匆匆闯进来,险些撞翻他手中的咖啡。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女孩连声道歉,一边整理着自己被风吹乱的长发,“我赶着面试,
快迟到了。”孟源面无表情地抽出纸巾擦拭溅出的咖啡渍:“没关系。
”声音平稳得如同人工智能。女孩却突然笑了:“你的‘没关系’说得好像很有关系啊。
”她眨眨眼,“我是秦唯一,希望以后能做同事!”孟源愣了一下。
大多数人面对他的冷漠会退缩或尴尬,这个女孩却直接指出了他语调的问题,
还自然地做了自我介绍。他不知该如何反应,只能点点头。后来孟源才知道,
秦唯一应聘的是市场部助理职位,并且成功了。于是,这个有着灿烂笑容和直接眼神的女孩,
开始每天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下班,孟源回到家后,习惯性地记录当天的社交互动。
他有一个详细的电子日志,记录着他观察到的他人情绪表达和自己做出的反应。
今天的条目是:“咖啡厅相遇,女性名秦唯一。她指出我语调平淡,但没有表现出不适。
相反,她笑了。”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反应模式,
值得进一步观察。”孟源的父亲曾带他见过多位专家,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但都效果甚微。
一位心理学家曾告诉他:“情感就像一门语言,你需要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
”于是孟源将情感当作外语来学习,记录各种情境下的“正确”反应,
但这就像盲人学习描述颜色,他知道理论,却无法真正理解。与此同时,秦唯一回到家后,
却对室友兴奋地谈起今天的相遇:“今天面试,遇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
像机器人一样精准又冷漠,但眼睛很漂亮,像是藏着什么故事。”秦唯一天生具有一种能力,
能够看到人们面具下的真实自我,这让她对孟源产生了浓厚兴趣。第二章秦唯一入职,
很快以她的热情和活力在公司里出了名。无论多忙多累,
她总是带着笑容;无论对方多么难相处,她总能找到沟通的突破口。很多人都喜欢她,
孟源经常听到同事谈论她带来的点心和准备的生日惊喜。但最令人不解的是,
秦唯一似乎特别关注孟源。“孟源,尝尝我做的抹茶饼干!”“孟源,
周末我们一起去看画展吗?”“孟源,你感冒了吗?听你声音有点哑。
”孟源一律以最简单的回应拒绝:“不用。”“不去。”“没事。”他不明白秦唯一的目的。
根据他的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大多基于利益或情感需求。他与秦唯一不同部门,
没有工作往来;而她显然受欢迎,不需要刻意与他这个“冷漠孟源”结交。更令人困惑的是,
即使被明确拒绝,秦唯一也从不会露出受伤或尴尬的表情。她会点点头,
笑着说“下次再试”,然后第二天又带着新的点心和新的邀请出现。就这样过了三个月,
孟源发现自己竟然开始习惯了秦唯一的每日出现。有一天秦唯一请假没来,
他居然在咖啡厅多买了一杯拿铁——那是秦唯一最喜欢的饮料。当他意识到自己这个举动时,
愣在了咖啡店门口。第二天,当他把那杯已经冷掉的拿铁放在秦唯一桌上时,
她眼睛亮了起来:“你给我买的?”孟源实话实说:“昨天买的,你没来。”即使如此,
秦唯一还是高兴地收下了:“谢谢!虽然冷了,但心意是热的。”孟源回到座位上,
内心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不是完全的空无,而是一种轻微的、几乎察觉不到的波动。
就像沉寂多年的湖面,终于有了一丝微风拂过的痕迹。当晚,孟源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感受到温度。阳光照在皮肤上的暖意,风吹过时的凉爽,
还有握住一只手时的温热。醒来后,那种感觉依然残留不去。
他第一次主动搜索了“情绪冷漠症”的治疗方法。一篇心理学文章提到,
情感认知障碍并非完全不可逆转,通过持续的情感互动和***,
有可能逐步激活大脑中负责情感处理的区域。孟源盯着那篇文章看了很久。
然后他做了一件从未做过的事。
他给秦唯一发了工作以外的短信:“你看画展的时间还有效吗?
”秦唯一对孟源的短信反应热烈:“当然有效!你同意与我一起了吗?就这周六下午怎么样?
”“嗯。”秦唯一对孟源的兴趣并非偶然。她的哥哥患有轻度自闭症,
她从小就学会如何与不擅长表达情感的人相处。她能看到孟源冷漠外表下的努力。
他总是在观察和学习,试图理解这个对他来说异常复杂的情感世界。
公司里其他人对秦唯一对孟源的关注感到不解。
有同事问她:“你为什么总是去找那个冰山男?他从来不会给你想要的回应。
”秦唯一笑着回答:“正因为如此才更有意义啊。而且,他并不像你们想的那样冷漠,
他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与此同时,孟源开始更仔细地观察秦唯一与其他人的互动。
他注意到她对每个人都真诚关怀,但对他似乎有一种特别的耐心和好奇。这让他感到困惑,
但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这是他第一次对与人互动产生期待感。
孟源开始研究情感发展的心理学理论,试图理解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
他发现自己的日志中关于秦唯一的记录越来越多,不再仅仅是客观观察,
开始包含一些他自己都难以解释的注释,
如“她的笑容比其他人的更明亮”或“她离开后办公室变得安静”。第三章周六下午,
孟源第一次非工作场合与秦唯一见面。他穿着与工作日无异的衬衫和长裤,
而秦唯一却是一身休闲的连衣裙,色彩明亮得像春天的花朵。“我很惊讶你会答应来。
”秦唯一边走边说,声音里满是笑意。孟源思考着该如何回应:“我从未看过画展。
”这是实话,也是他选择这个活动的原因。艺术对他而言只是视觉图案的组合,
没有情感共鸣,相对安全。秦唯一却因此更高兴了:“那我很荣幸成为你的第一次!
”看画展的过程对孟源来说更像是一场观察实验。他注意到秦唯一在某些画作前停留更久,
有时眼神会变得柔软,有时则会微微叹息。他按照预想的那样,
分析每幅画的构图、色彩运用和历史背景,但秦唯一的反应让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什么。
“这幅画让你难过?”在一幅描绘孤独老人的油画前,孟源问道。
他注意到秦唯一已经静静站了两分钟。秦唯一微微惊讶:“你看出来了?是啊,
老人的眼神让我想起外公去世前的样子。虽然形态不同,但那种孤独感很像。
”“孤独感...”孟源重复这个词,他知道它的定义,却无法真正理解那种感受。
秦唯一转向他,温柔地问:“孟源,你从来没有感到过孤独吗?
”孟源认真思考后回答:“我经常独自一人,但这不会让我不适。
所以我不确定那是不是孤独。”出乎意料地,秦唯一没有表示同情或惊讶,
而是点点头:“某种意义上,这很自由啊。不被孤独所困。
”孟源感到心里又有了那种微妙的波动。他原本预期的是怜悯或不解,
但秦唯一却给出了第三种反应——理解性的重新解读。之后他们去了咖啡厅,
孟源第一次主动问起秦唯一的家庭。他得知她是本市人,父母是做生意的,她是独生女,
之所以出来自己找工作,是因为“想体验更多人生可能性”。“你呢?孟源,
你的家庭是怎样的?”秦唯一自然地问道。孟源通常回避这类问题,
但这次他回答了:“父母都是科研人员,很理性。他们爱我,但不知如何表达。
我小时候被诊断出情感认知障碍,他们试过很多方法。”“他们一定很爱你,
才会尝试各种方法。”秦唯一轻声说。孟源思考着这句话。
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解读过他父母的行为。现在回想,父母确实带他看过许多专家,
读过许多书籍,只是当所有尝试无效后,他们接受了这个事实,
转而专注于培养他的学术能力。“也许你是对的。”孟源缓缓地说,
感到一种新的认知在脑海中形成。那天晚上,孟源在日记中写道:“与秦唯一看画展。
她解读艺术的角度与我不同。她看到情感,我看到结构。她问我是否孤独,我说不知道。
她说这是自由。新的视角。”写完这些,他加上了一句从未写过的话:“期待周一见到她。
”画展之后,孟源开始更系统地记录自己对秦唯一的感觉。他创建了一个表格,
跟踪自己与她互动时的生理反应:心率变化、皮肤电导反应、甚至体温变化。
科学数据让他感到安全,为这些陌生的体验提供了一个理性的框架。
秦唯一则在与朋友的聊天中谈到这次画展之旅:“他就像个来自外星的访客,
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当他问我那幅画是否让我难过时,
我突然意识到他正在尝试理解情感,而不只是观察它。”孟源开始阅读秦唯一推荐的书籍,
特别是那些探讨情感和心理的小说。虽然他仍然无法完全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动机,
但他开始欣赏故事中情感发展的逻辑和模式。同时,秦唯一也开始理解孟源的思维方式。
她不再期待他像其他人那样反应,而是欣赏他独特的视角和直率的表达。
公司里的人开始注意到他们互动的变化。
有些人打赌秦唯一什么时候会放弃“融化冰山”的尝试,有些人则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孟源。
或许他并非冷漠,只是不同。孟源开始主动学习“情感”。他下载了情感识别软件,
研究不同情绪对应的面部表情;他阅读心理学书籍,
了解各种情感的起源和表现;他甚至偷偷观察公司里的人际互动,
试图理解那些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最重要的是,他与秦唯一的互动越来越多。
从每周一次的咖啡厅讨论,到偶尔共进午餐,再到周末的户外活动。
孟源发现自己开始期待这些时刻,尽管他还不明白这种期待本身也是一种情感。
第四章一个雨天的傍晚,两人被困在公司楼下。秦唯一望着瓢泼大雨皱眉:“没带伞,
看来得等一阵了。”孟源看向她:“我可以分享我的伞。或者,我们去楼上继续工作,
等雨小些。”秦唯一笑了:“你知道吗?你刚才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案。
以前的你只会说‘等’或者‘打车’。”孟源思考了一下,确实如此。
以前的他会认为提供方案不是必要的,但现在他却自然地这么做了。“和你相处多了,
我可能在学习。”孟源老实说。秦唯一的眼神柔和下来:“孟源,你比你以为的要温暖得多。
”温暖?孟源对这个评价感到困惑。但当他看向秦唯一被雨水打湿的肩膀时,
他做出了一个自己都无法解释的行动——脱下外套披在她身上。“会感冒。”他生硬地解释,
不敢看秦唯一的眼睛。那一刻,孟源感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这是一种生理反应,
他测量过自己的心率,平时稳定在每分钟60次,而现在明显加快了。同时,
他感到一种陌生的悸动,不是不适,而是一种...活跃的感觉。“谢谢。”秦唯一轻声说,
将外套裹紧了些。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向地铁站,孟源刻意保持着距离,
但伞总是倾向秦唯一那一侧。到地铁口时,他的半边身子已经湿透,而秦唯一却相对干爽。
“你看你!”秦唯一注意到后惊呼,“都湿透了!
”孟源看了看自己湿透的衬衫:“水会蒸发。你不会感冒更重要。”秦唯一突然上前一步,
拥抱了他一下:“你真是个好人,孟源。”那个拥抱只持续了两秒,
但对孟源来说却像慢镜头。他感到秦唯一头发的清香,她身体的温度,
以及那种瞬间的靠近又远离。更奇怪的是,当秦唯一松开手后,
那种温暖的感觉似乎留在了他的胸口。那天晚上,孟源失眠了。他不断回想那个短暂的拥抱,
和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根据他读过的资料,这可能是“喜欢”或“爱”的生理表现之一。
难道他开始对秦唯一产生超越友谊的情感?孟源坐起来,
打开电脑开始研究爱情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他需要理解这种陌生的感受,需要知道它是什么,
以及如何应对。在阅读中,他了解到爱情不是单一的情感,
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组合。
包括注意力集中在那个人身上、心跳加速、渴望见面,
以及强烈的学习动机——正是他现在的状态。孟源走到窗前,望着城市的夜景。第一次,
他感到自己不再是情感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这种体验既令人恐惧,又莫名吸引。第二天,
孟源做了一个决定:他要继续这段关系,看看情感的世界到底有多深。
孟源开始更深入地研究情感发展的理论。他发现一篇关于“情感学习”的文章,
提到情感能力可以通过练习和体验来培养,就像学习音乐或语言一样。
这给了他希望——也许情感并非他永远无法理解的神秘领域。
秦唯一则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孟源的感情超出了普通友谊。
她向闺蜜坦言:“起初我只是觉得他有趣,想帮助他打开心扉。但现在我发现,
我真正期待的是他能以他的方式回应我的感情,而不是变成另一个人。”公司里,
蒋钦和开始注意到孟源和秦唯一之间的变化。作为创意部的设计师,
蒋钦和一直默默关注着秦唯一,但他从未表达过自己的感情。看到秦唯一与孟源越走越近,
他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为你高兴,也有一丝失落。孟源的父母偶然来访,
注意到儿子的变化。母亲惊讶地发现孟源开始主动谈论同事,
甚至提到了“一个朋友”指秦唯一。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孟源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兴趣。
母亲既为你高兴,又担心儿子可能受到伤害。孟源开始尝试更多的情感表达。
他会在秦唯一加班时留下她喜欢的零食,会在她完成重要项目后简单地说“做得很好”。
这些小小的举动对他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孟源而言,却是巨大的进步。
孟源开始更积极地学习如何“感受”和“表达”。
他记住了秦唯一的所有喜好:她喜欢拿铁不喜欢美式,喜欢雨天胜过晴天,
最喜欢的花是向日葵,最爱的季节是秋天。他开始提前为她准备咖啡,
在下雨时发消息提醒她带伞,偶尔会带一束向日葵放在她桌上。
同事们开始注意到孟源的变化。“孟源居然会笑了!”“他昨天还问我周末计划,
以前他从不过问私事。”“看来秦唯一真的改变了他。”孟源听到这些议论,但并不在意。
他专注于自己的“情感学习项目”,而秦唯一是他的主要实践对象。第五章一个周末,
他们一起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时,秦唯一明显体力不支,孟源自然地伸出手拉她。
当他们的手相握时,孟源再次感到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但这次更加明显。“你的手很暖。
”秦唯一喘着气说,却没有松开手。
孟源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这是我第一次...不排斥肢体接触。”秦唯一停下来,
认真地看着他:“真的吗?那我很荣幸。”孟源犹豫了一下,决定坦白:“我查过资料,
这可能是情感依恋的表现。当我接触你时,我的心率会提高约15-20%,
皮肤温度也会略有上升。这是情感反应的生理证据。”秦唯一先是惊讶,
随后笑了起来:“孟源,你可能是第一个用心率和数据来解释牵手感觉的人!
”孟源感到困惑:“这是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吗?”“不,”秦唯一温柔地说,
“这非常‘孟源’,而我喜欢这样的你。”听到“喜欢”这个词,孟源感到一种奇异的喜悦。
他分析这种感觉——不是因为解决了工作难题而产生的成就感,
而是一种更加温暖、更加扩散的满足感。爬到山顶时,夕阳正好开始西下。
金色光芒洒在秦唯一脸上,她闭上眼睛感受微风,嘴角带着微笑。孟源看着她,
突然有一种冲动——他想记住这个画面,永远不忘。“很美,不是吗?”秦唯一睁开眼睛说。
孟源点头:“是的,很美。”他第一次不是在描述客观事实,而是在表达内心感受。
下山路上,秦唯一自然地挽住了孟源的手臂。孟源没有拒绝,反而调整了步伐让她更舒适。
他感到一种保护欲。这是全新的情感体验。当晚,孟源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与秦唯一爬山。
牵手时心率提升20%。她说喜欢真实的我。看到夕阳下的她,感到‘美’。
新情感:保护欲。”他停顿了一下,加上:“我想继续体验这些感觉。
”孟源开始阅读爱情小说和观看浪漫电影,试图理解情侣之间的互动模式。
虽然他仍然觉得许多情节“不符合逻辑”,但他开始欣赏那些故事中情感发展的轨迹。
秦唯一生日那天,孟源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一本关于星空的书,
因为秦唯一曾说过喜欢看星星。他还记得她提到过小时候父亲常带她观星。
这份礼物让秦唯一感动不已,不是因为礼物本身,而是因为孟源记住了她随意提起的细节。
第六章公司组织了一次团队建设活动,孟源和秦唯一被分到同一组。在团队游戏中,
孟源展现出惊人的问题解决能力,而秦唯一则负责激励团队士气。他们意外地成为最佳搭档,
赢得了比赛。赛后,同事们都开玩笑说他们是“冰与火的最佳组合”。
蒋钦和在团建活动中默默观察着孟源和秦唯一的互动。
他看到孟源试图为秦唯一挡太阳的细心举动,也看到秦唯一看向孟源时眼中的温柔。
这让他犹豫是否应该表达自己长期以来的感情,最终还是决定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