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1章 穿越成弃妇,石臼里捣出一线生机林悦是被小宝的哭声呛醒的。

后脑勺传来一阵阵钝痛,像是被钝器反复敲打,鼻尖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

混着廉价草药的苦涩,呛得她忍不住咳嗽起来。她费力地睁开眼,

入目不是医院熟悉的白色天花板,而是雕着缠枝莲纹的木床顶,暗红色的漆皮已经剥落,

露出里面斑驳的木头纹理。身上盖着的粗布被褥硬邦邦的,边缘还打着补丁,

磨得皮肤有些发糙。“娘亲!你终于醒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紧接着,

一个小小的身影扑到床边,一双瘦弱的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袖。林悦侧过头,

看到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短褂,头发枯黄,小脸瘦得颧骨都凸了出来,

唯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又红又肿,像是刚哭过一场,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

“张婆婆说你要是再不醒,小宝就成没娘的孩子了……”小宝的声音带着哭腔,

小手轻轻摸了摸林悦的额头,动作小心翼翼的,像是怕碰坏了什么珍宝。

林悦的脑袋突然像被重锤砸过,无数不属于她的记忆碎片涌了进来,

纷乱地在脑海里碰撞、拼凑——原主叫沈知意,是大周王朝青阳城郊外的一个普通农家女,

三年前嫁给了邻村的穷书生赵康。为了供赵康读书,原主起早贪黑地织布、种地,省吃俭用,

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甚至还收养了无父无母的小宝,想着给家里添点人气。可上个月,

赵康一举高中举人,本该是阖家欢喜的事,他却转头攀上了尚书府的千金柳若璃。

为了和柳若璃成婚,赵康连面都没露,只让新雇的管家送来了一纸休书,

理由荒唐又伤人——“沈氏无德,无子善妒,不堪为妻,今休弃之,永不再续”。

原主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她抱着小宝,一路哭着跑到赵康的新住处,想找他问个明白,

却被管家推倒在地,后脑勺重重磕在石阶上,一病不起。而她,

21世纪美妆公司的金牌配方师林悦,不过是在新品发布会前夜熬了个通宵,

趴在桌子上打了个盹,再睁眼,就成了这个命苦的古代弃妇。“傻小宝,娘亲怎么会丢下你。

”林悦心疼地把孩子搂进怀里,小宝的身子轻飘飘的,隔着粗布短褂,

能清晰地摸到他突出的肋骨。她环顾四周,这是一间简陋的土坯房,墙壁斑驳脱落,

露出里面的黄土,墙角堆着几捆干柴,上面还落着一层灰。她挣扎着坐起来,

想去看看米缸里还有没有粮食,却发现米缸空空如也,

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灰尘;灶台上的铁锅锈迹斑斑,

锅底还沾着上次煮粥剩下的残渣;唯一能称得上“像样”的东西,

是窗台上那盆开得正艳的蜀葵和紫茉莉,红色、粉色的花瓣在阳光下绽放,透着勃勃生机。

就在这时,林悦的目光突然顿住了——蜀葵花瓣富含天然红色素,

是制作古法胭脂的优质原料;紫茉莉的种子磨成细粉后,质地细腻,吸水性强,

是绝佳的天然定妆粉。这两种花草,她以前研发“古法美妆系列”时,曾反复试验过,

对它们的特性了如指掌!“小宝,饿不饿?娘亲给你做好吃的。

”林悦的心里瞬间燃起一丝希望,她强撑着身体下床,脚刚落地,就因为虚弱踉跄了一下,

还好小宝及时扶住了她的腿。她在床底翻了半天,

终于找到了原主藏起来的石臼和粗布筛子——石臼是用青石凿成的,边缘已经被磨得光滑,

粗布筛子的网眼有些大,但勉强能用。林悦把石臼和筛子放进竹篮里,又牵着小宝的手,

往院子后面的山坡走去。九月的太阳依旧毒辣,晒得地面发烫,

林悦的额头上很快就渗出了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浸湿,贴在背上难受极了。她一边走,

一边采摘路边的蜀葵花瓣,红色、粉色的花瓣装满了整个竹篮,她的手指被花瓣染得通红,

还沾了不少汁液。小宝也懂事地跟在她身边,踮着脚,把落在地上的花瓣捡起来,

放进竹篮里。他的小脸蛋被太阳晒得通红,额头上满是汗珠,却没喊一句累,

只是偶尔抬头看看林悦,小声说:“娘亲,我帮你捡,你别累着了。

”母女俩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才背着满满一竹篮的蜀葵花瓣和紫茉莉种子回到家。

林悦把花瓣倒进石臼里,拿起石杵开始捣——没有现代的研磨机,只能靠蛮力,没捣一会儿,

她的胳膊就酸得抬不起来,肩膀也隐隐作痛。小宝见了,

连忙从院子里捡来一块干净的小石头,踮着脚递到林悦面前:“娘亲,用这个砸,

小宝也帮你砸!”他爬到小板凳上,学着林悦的样子,用小石头轻轻砸着石臼里的花瓣,

虽然力气不大,却格外认真。母女俩就这样轮流捣着花瓣,直到黄昏时分,

终于把蜀葵花瓣捣成了半碗暗红色的花泥。林悦又把紫茉莉种子摊在竹筛上,

放在院子里晒干,然后用石臼磨碎,再用粗布筛子一遍遍地筛,筛出细腻的粉末。最后,

林悦从柜子里翻出一小罐蜂蜡——这是原主以前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本想给赵康做护唇膏,

让他读书时嘴唇不那么干裂,没想到还没送出去,就被休了。她把蜂蜡放进小锅里,

用小火慢慢融化,然后倒入花泥,搅拌均匀,再把混合物搓成一个个小圆球,

用油纸包好——第一盒“悦色胭脂”就这样做成了。看着手里泛着自然光泽的胭脂,

闻着淡淡的花草香,林悦的心里松了口气。她把胭脂递给小宝,笑着说:“小宝,你看,

这是娘亲做的胭脂,等明天娘亲把它卖了钱,就给你买白面馒头,买新衣服,好不好?

”小宝接过胭脂,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像是捧着稀世珍宝。他抬起头,看着林悦,

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崇拜:“娘亲好厉害!娘亲做的胭脂好香!”林悦摸了摸小宝的头,

心里暗暗发誓:既然她成了沈知意,就绝不会让自己和小宝再受委屈。她要用自己的双手,

靠这门美妆手艺,在这个陌生的古代,闯出一条属于她们母女的路。第2章 街头斗老字号,

免费试用炸集市三日后,林悦揣着精心制作的二十盒胭脂,牵着小宝,

早早地来到了青阳城最热闹的东市。东市不愧是青阳城最繁华的地方,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林悦找了个相对偏僻的角落,

铺了块干净的粗布,把胭脂整齐地摆放在上面,又拿出一张自己画的简陋示意图,

用炭笔在上面写着“天然无添加,清水易卸,

孕妇可用”——这是她根据现代美妆产品的宣传思路,结合古代人的需求写的,

希望能吸引顾客。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了,路过林悦摊位的人不少,却大多只是瞥一眼就走,

偶尔有人停下来,拿起胭脂看看,也会嘀咕一句“从没听过的牌子,怕是劣质货”,

然后放下胭脂就走。林悦心里有些着急,她知道,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

大家更相信老字号,对新品牌的接受度很低。就在这时,旁边卖布的王大娘凑了过来,

小声对林悦说:“姑娘,你这胭脂看着是好东西,颜色正,还香,可你不知道,

对面的‘锦绣阁’是百年老字号,城里的姑娘、太太都认它家的胭脂,你这新牌子,没名气,

不好卖啊!”林悦顺着王大娘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有一家装修华丽的铺子,

门面上挂着“锦绣阁”的招牌,招牌上的金漆闪闪发光,门口围了不少顾客,生意十分火爆。

她心里了然,看来想要打开销路,必须得想个办法,让大家知道她的胭脂比锦绣阁的好。

就在林悦琢磨对策的时候,一个穿绿衫的姑娘停在了她的摊前。这姑娘约莫十六七岁,

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几分犹豫,她拿起一盒胭脂,

小声问:“这胭脂……真的像你写的那样,不沾衣吗?我上次在锦绣阁买的胭脂,涂在脸上,

一蹭就染得袖子通红,洗都洗不掉。”林悦眼前一亮,知道机会来了。

她立刻拿出一小块干净的帕子,从旁边的水桶里舀了点温水,沾湿帕子,然后取了少许胭脂,

在帕子上轻轻晕开——暗红色的胭脂透着淡淡的粉调,色泽均匀,没有一丝颗粒感。接着,

她又用清水轻轻擦拭帕子上的胭脂,帕子上的颜色很快就淡了下去,

最后只留下一点点浅浅的痕迹,几乎看不出来。“姑娘,你看,这胭脂不仅颜色好看,

还容易清洗,根本不会沾衣。”林悦把帕子递给绿衫姑娘,笑着说,

“而且我这胭脂是用蜀葵花瓣做的,天然无添加,对皮肤没有伤害,就算是孕妇也能用。

”绿衫姑娘惊讶地看着帕子,又看了看林悦手里的胭脂,

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真的能洗掉!这胭脂也太好用了吧!我买两盒!一盒自己用,

一盒送我姐姐!”她说着,从荷包里掏出一百文钱,递给林悦。林悦接过钱,

心里一阵激动——这是她在古代卖出的第一盒胭脂!就在这时,

一个穿锦缎衣裳的中年妇人突然走了过来,她双手叉腰,上下打量了林悦一番,

然后冷笑一声:“哼,装什么新鲜!不过是用廉价花草糊弄人的玩意儿,也敢拿出来卖!

我家锦绣阁的胭脂用的是上等苏木,颜色浓艳,还持久,哪是你这破玩意儿能比的!

”林悦抬头一看,认出这是锦绣阁的老板娘刘翠花——原主以前路过锦绣阁时,

曾远远见过她几次,知道她为人傲慢,仗着锦绣阁是老字号,平日里很是瞧不起小商贩。

“刘老板,话不能这么说。”林悦不慌不忙地拿起一盒胭脂,语气平静地说,

“我这胭脂虽然是用蜀葵花瓣做的,但胜在天然无添加,对皮肤没有伤害;您家的苏木胭脂,

虽然颜色浓艳、持久,但为了让颜色更鲜艳、更持久,肯定添加了铅粉吧?”她顿了顿,

看了看周围围观的人,继续说:“大家都知道,铅粉虽然能让胭脂的颜色更好看,

但长期用在脸上,会损伤皮肤,让皮肤变得粗糙、发黄,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我这胭脂,

虽然不如您家的胭脂颜色浓艳,但胜在安全、健康,用着放心。”周围的人一听“铅粉”,

都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谁都知道铅粉伤皮肤,只是以前没有更好的选择,

只能用含铅的胭脂。人群中,一个孕妇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犹豫地问:“姑娘,

你这胭脂真的孕妇能用吗?我要是用了含铅的胭脂,会不会对孩子不好?”“这位夫人放心,

我这胭脂绝对没有添加任何有害物质,孕妇用着绝对安全。”林悦肯定地说,“您要是不信,

可以先买一盒试试,要是不好用,您随时来找我退钱。”“那我买三盒!”孕妇立刻掏出钱,

递给林悦,“我自己用一盒,给我两个妹妹各带一盒。”“我也买一盒!”“给我来两盒,

我要送我娘子!”“我也要一盒!”围观的人见孕妇都买了,也纷纷围了上来,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争相购买林悦的胭脂。没一会儿,林悦带来的二十盒胭脂就被抢空了,

还有不少人没买到,拉着林悦的手,急切地问:“姑娘,你明天还来吗?我多给你五文钱,

帮我留两盒!”“姑娘,你这胭脂太好用了,下次能不能多带点来?”林悦笑着应下,

一一记下大家的需求,心里乐开了花——她手里攥着沉甸甸的铜钱,数了数,足足有一千文,

这可是她在古代挣的第一桶金!她牵着小宝,

先去旁边的馒头铺买了两个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小宝接过馒头,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柔软的馒头带着淡淡的麦香,他吃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含糊不清地说:“娘亲,馒头真好吃!

比我们以前吃的杂粮饼好吃多了!”林悦看着小宝满足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她知道,

这只是一个开始,只要她坚持下去,一定能让自己和小宝过上好日子。

第3章 竹帘小铺开张,橘调口脂征服尚书千金有了第一桶金,林悦的心里有了底气。

她用五百文钱,在东市巷口盘下了一间小铺子——铺子不大,只有十来平米,

但地理位置不错,临街,客流量足,月租两百文,押一付三,正好用了六百文。

接下来的几天,林悦和小宝一起收拾铺子。她们先把铺子的墙壁重新刷了一遍白灰,

让铺子看起来干净明亮;然后用竹帘做了个隔断,把铺子分成了前后两部分,前面是售卖区,

后面是制作区;林悦还在售卖区的墙上,贴了几张自己画的“妆容示意图”,

上面画着适合少女的桃花妆、适合已婚妇人的温婉妆,还有适合节庆场合的明艳妆,

旁边还标注了需要用到的胭脂、眉笔、口脂的颜色和用法。在铺子门口,林悦摆了个小桌子,

上面放着几块干净的帕子、一碗清水,还有几盒打开的胭脂、口脂,方便客人试用。

铺子的名字,林悦想了很久,最后定名为“悦色美妆坊”——“悦”取她名字中的一个字,

也有“愉悦”“欢喜”的意思;“色”则指美妆、色彩,

寓意着用美妆给大家带来美丽和快乐。招牌是林悦请隔壁写对联的老先生写的,

老先生的字苍劲有力,写在一块梨木板上,再刷上一层清漆,挂在铺子门口,看着格外雅致。

开张那天,林悦特意早起,做了二十盒胭脂、十支口脂、五支眉笔,摆放在铺子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