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山门问心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问剑青云第一卷:溪山少年第二章 山门问心青云山的路,比陈砚想象中难走得多。

他从青石镇出发时,身上只带了十几个麦饼和半袋水,还有缝在衣襟里的五十两黄金。

起初几天,他还能沿着山间小路走,可越往山里走,路就越难行,到后来,干脆就没有路了,只能在树林里穿梭,手脚都被树枝划得满是伤口。

山里的夜晚很冷,陈砚只能找个山洞躲起来,靠着篝火取暖。

他把剑穗贴身放着,红绳的暖意总能让他安心些。

有时夜里会听到野兽的叫声,他就攥着剑穗,想起苏清辞说的“青云宗”,想起父母的期盼,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走了约莫半个月,陈砚的麦饼吃完了,水也喝光了。

他饿得头晕眼花,只能在山里找些野果充饥,渴了就喝山泉水。

这天午后,他爬上一座小山丘,忽然看见远处的山峰上,飘着一层淡淡的云雾,云雾间隐约能看见一座山门,门上刻着两个大字,虽然很远,却能看清是“青云”二字。

“青云宗!”

陈砚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下子消失了。

他加快脚步,朝着山门的方向跑去,脚下的石子硌得他脚生疼,却一点也不在意。

越靠近山门,路就越平整,到后来,竟出现了一条青石板路,首通山门。

陈砚沿着石板路走,很快就来到了山门前。

山门是用白玉石砌成的,高达十几丈,门上的“青云”二字是用金粉写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山门两侧,各站着一个身穿青衣的弟子,腰间佩着剑,神色严肃,目光锐利地盯着来往的人。

陈砚深吸一口气,走到山门前,对着两个弟子躬身行礼:“两位师兄,晚辈陈砚,来自青石镇,是苏清辞苏师兄让我来的,还请两位师兄通报一声。”

左边的弟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衣衫破旧,浑身是伤,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屑:“苏师兄是内门弟子,岂是你这种山野村夫想见就能见的?

我看你是想混进青云宗,趁早滚吧!”

陈砚心里一紧,连忙从怀里掏出那枚红绳剑穗:“两位师兄,我有凭证。

这是苏师兄给我的剑穗,他说只要我拿着这个,就能见到他。”

右边的弟子接过剑穗,仔细看了看,眉头皱了皱:“这剑穗确实是苏师兄的,只是苏师兄如今在闭关,怕是不能见你。

你先在这里等着,我去禀报执事,看如何处置。”

说完,他转身走进山门,留下左边的弟子盯着陈砚。

陈砚站在山门外,心里有些忐忑,既担心见不到苏清辞,又担心青云宗不收他这样的凡人。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那名弟子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身穿灰布长衫的中年男子,面容温和,眼神却很明亮。

中年男子走到陈砚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就是陈砚?

来自青石镇?”

“是,晚辈陈砚。”

陈砚连忙躬身。

“我是青云宗外门执事,姓王。”

中年男子点点头,“苏师兄确实在闭关,他闭关前曾留下话,说若有个叫陈砚的少年来寻他,便先让你入外门修行。

只是青云宗收弟子,向来要看根骨,你虽是苏师兄举荐,却也得先过‘问心石’这一关,若通不过,就算有苏师兄的面子,也不能留下。”

陈砚心里一喜,连忙道:“多谢王执事!

晚辈愿意过问心石!”

王执事领着陈砚走进山门,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来到一处开阔的广场。

广场中央,立着一块高达丈许的黑色巨石,石头表面光滑如镜,隐约能看见里面流动的微光。

广场周围,站着几个外门弟子,正好奇地看着陈砚——他们很少见外门执事亲自领人来闯问心石,更少见这么衣衫破旧的少年。

“这就是问心石。”

王执事指着黑色巨石,“你只需将手放在石面上,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让石头感知你的心。

若你心无杂念,一心向道,石头便会发出青光;若你心怀邪念,或并非真心求道,石头便会发出红光,到时你就只能下山了。”

陈砚走到问心石前,深吸一口气,将右手放在石面上。

石头触手冰凉,却又带着一丝奇异的吸力,仿佛要将他的心神吸进去。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父母——父亲的咳嗽声,母亲缝衣服时的背影,还有离别时母亲含泪的叮嘱。

他又想起了苏清辞,想起了那台石碾,想起了自己来青云宗的目的——学仙术,救父亲,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这些念头在脑海里盘旋,陈砚连忙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默念着“一心向道,心无杂念”。

可越是强迫,那些念头就越清晰,他甚至能想到,若是自己通不过问心石,回到青石镇后,父母失望的眼神。

就在这时,他感觉到手心传来一阵暖意,那股暖意顺着手臂蔓延到全身,脑海里的杂念忽然消失了。

他仿佛看到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世界里只有他自己,还有一个声音在问他:“你求道,是为了什么?”

陈砚想也不想,答道:“为了救我爹,为了让爹娘过上好日子,为了弄明白石碾里的秘密。”

那声音又问:“若求道之路与这些愿望冲突,你会如何选择?”

陈砚愣了一下,随即坚定地答道:“我会坚持求道。

因为只有变得更强,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愿望。

若连道都求不得,就算回到青石镇,也护不住爹娘,更弄不明白石碾的秘密。”

话音刚落,他感觉到手心的暖意骤然增强,问心石表面忽然发出耀眼的青光,青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广场。

周围的外门弟子都惊呼起来——他们很少见问心石发出这么亮的青光,这说明这个少年的心性,远比寻常人坚定。

王执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走上前拍了拍陈砚的肩膀:“好!

好一个‘只有变强,才能守护’!

你通过了问心石,从今日起,你就是青云宗的外门弟子了。”

陈砚睁开眼睛,看着问心石上的青光,心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终于成为青云宗的弟子了,终于有机会学仙术了!

王执事领着陈砚来到外门弟子的住处,是一间简陋的木屋,屋里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王执事递给陈砚一套青色的外门弟子服饰和一个木牌:“这是你的弟子服和身份牌,木牌上刻着你的名字和住处编号,凭着木牌,你可以去膳堂吃饭,去藏经阁借阅外门典籍。

明日起,你就去外门学堂听课,跟着李师兄学习基础的吐纳之法。”

“多谢王执事!”

陈砚接过弟子服和木牌,躬身道谢。

王执事又叮嘱了几句“在外门要遵守规矩,不可惹是生非”,便转身离开了。

陈砚看着身上的弟子服,虽然布料普通,却比他之前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得多。

他把身份牌挂在腰间,又摸了摸贴身放着的剑穗,心里充满了希望。

当晚,陈砚在膳堂吃了来到青云宗的第一顿饭——一碗米饭,一碟青菜,还有一块红烧肉。

这对于半个月没吃过正经饭菜的陈砚来说,己经是山珍海味了。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回到木屋里,躺在床上,想着明日就要开始学习吐纳之法,兴奋得睡不着觉。

第二日天刚亮,陈砚就穿上弟子服,拿着身份牌,按照王执事的指引,来到外门学堂。

学堂是一间宽敞的木屋,里面己经坐了十几个外门弟子,都穿着和陈砚一样的青色服饰。

讲台上,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面容俊朗,腰间佩着剑,正是王执事说的李师兄——李默。

李默看见陈砚,点了点头:“你就是新来的陈砚吧?

找个位置坐下,我们马上开始讲课。”

陈砚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拿出从藏经阁借来的《青云基础吐纳诀》,认真地听李默讲课。

李默讲得很细致,从如何感知天地间的“灵气”,到如何用吐纳之法将灵气吸入体内,转化为“真气”,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清清楚楚。

陈砚听得很认真,他发现,这些吐纳之法虽然听起来复杂,却和他小时候在青石镇,跟着父亲学的“呼吸法”有几分相似——父亲说,那是陈家祖传的呼吸法,能强身健体,只是他以前没当回事,如今才知道,那或许就是最基础的吐纳之法。

课后,李默留下陈砚,给他演示了一遍吐纳的全过程:“你初来乍到,基础薄弱,每日清晨和傍晚,可去后山的竹林里吐纳,那里灵气比别处浓郁,进步会更快。

若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来问我。”

陈砚连忙道谢,心里对李默充满了感激。

接下来的日子,陈砚每天都早早地起床,去后山竹林吐纳。

他按照《青云基础吐纳诀》上的方法,闭上眼睛,感受着天地间的灵气——起初,他什么都感觉不到,只能感觉到竹林里的风声和鸟鸣。

可他没有放弃,日复一日地坚持着,手心的剑穗,仿佛总能给他力量。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这天清晨,陈砚像往常一样在竹林里吐纳。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吐纳诀的步骤,引导着气息在体内流转。

忽然,他感觉到丹田处传来一阵暖意,那股暖意越来越强,顺着经脉蔓延到西肢百骸。

他睁开眼睛,惊喜地发现,自己终于感知到了灵气,并且将灵气转化成了一丝微弱的真气!

“我成功了!”

陈砚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连忙运转真气,按照吐纳诀的方法,将真气在体内循环一周。

虽然真气很微弱,却让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之前爬山留下的伤口,似乎也不那么疼了。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转身一看,竟是苏清辞!

苏清辞穿着一身白色的内门弟子服饰,腰间佩着那柄紫檀木剑鞘的剑,剑穗却不见了——陈砚知道,那剑穗在自己身上。

他看到陈砚,脸上露出笑容:“看来你没让我失望,竟在一个月内就感应到了真气,比寻常外门弟子快了不少。”

陈砚连忙躬身行礼:“多谢苏师兄举荐!

若不是苏师兄,晚辈也进不了青云宗。”

苏清辞摆摆手:“你能通过问心石,能快速感应到真气,靠的都是你自己。

我只是给了你一个机会而己。

对了,你爹娘那边,我己经让人送去了一些药材和银两,你父亲的病,应该能稳住了。”

陈砚心里一暖,连忙道:“多谢苏师兄!

晚辈……晚辈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了!”

“不用谢我。”

苏清辞看着陈砚,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我帮你,不仅仅是因为那台石碾,更因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当年谢乘风宗主的影子——执着,坚定,为了目标不惜一切。

只是青云宗不比青石镇,这里规矩森严,人心复杂,你要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守住自己的初心,不要被外物所迷惑。”

陈砚重重地点头:“晚辈记住了!”

苏清辞从怀里掏出一本蓝色封面的书,递给陈砚:“这是《云纹剑谱初篇》,是当年谢乘风宗主留下的,里面记载了一些基础的剑术和剑理,对你修行有帮助。

你如今是外门弟子,还不能修炼内门功法,先把这本剑谱学好,日后若能晋升内门,我再教你更厉害的功法。”

陈砚接过《云纹剑谱初篇》,手指轻轻抚摸着封面,心里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苏清辞是真心想帮他,这份恩情,他一定要记住。

“我闭关刚结束,还有些事要处理,就不陪你多聊了。”

苏清辞转身,“你好好修行,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内门弟子居住区找我,报我的名字就行。”

看着苏清辞离去的背影,陈砚握紧了手中的《云纹剑谱初篇》,又摸了摸腰间的剑穗。

他知道,自己在青云宗的路,才刚刚开始。

往后的日子,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挑战,但他不会退缩——为了父母,为了苏清辞的信任,也为了自己的初心,他一定要在青云宗站稳脚跟,成为真正的修仙者,弄明白石碾里的秘密,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人。

后山的竹林里,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陈砚的身上,温暖而明亮。

他翻开《云纹剑谱初篇》,认真地看了起来,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

他知道,属于他的修仙之路,才刚刚拉开序幕,而这溪山少年,终将在这条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