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通晓女诫,十三岁善织绢裁衣,十四岁知书明理,十五岁名满清河郡。
是故人人争相求娶,于十六岁嫁的如意郎君。
我曾以为一言一行堪称女子典范的我定能得夫君敬爱,家庭和睦美满。
却不想一朝被夫家休弃,我沦为了全郡的笑柄、家族的耻辱。
我曾迷茫,彷徨,疑惑,愤怒,最后心如死灰,再也激不起任何波澜。
直到我遇到了她。
我愿同她一起,颠覆这个世道。
1、我叫姜宜桃,是个府吏的女儿。
父亲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希望我的女儿长大以后能嫁往高枝,成为一个温婉贤淑的妻子。”
为此,母亲做出了许多努力。
譬如在我刚识字时便请了女先生来为我传授女则女训,我幼时便是在“行莫回头,语莫掀唇”中度过的。
待我豆蔻年华,母亲又亲自教我织绢裁衣,打理家事。
在我十六岁这年,我已成为十里八乡青年才俊求娶的对象。
父亲对这种情况很满意,并仔细为我挑选了郡太守的三子作为我日后的夫君,择日完婚。
出嫁前母亲含着泪为我盖上红盖头,哽咽着对我说:“小桃,从你出生起我就一直尽心培养你。
希望你能始终以你的夫家为重,莫要违逆你的丈夫。”
我低下头,温顺地说:“女儿知道了,定不会给母亲丢脸。”
2、我的盖头被掀开了,我抬眼一看,当真是个俊俏的青年,身着大红喜服,更衬得他面冠如玉。
我又听到他温声对我说:“桃娘累不累,困不困,我们早日歇息吧,明天一起去拜见母亲。”
刚嫁过来的两年,我度过了一段很欢快惬意的时光。
尽管婆母严厉,但我的夫君爱我敬我。
我处理家事也是信手拈来,仆从丫鬟对我言听计从。
郡中更是人人称赞姜家出好女,善御夫之道、管家之能,争相求娶。
我与行之春日泛舟游湖,踏青赏花。
夏日在桃花树下乘凉,附耳说悄悄话。
秋日摘下最清香的一枝桂花酿酒。
冬日围炉煮茶,共赏雪景。
行之在我耳边宠溺地说:“若是晴天,我们一起去游街,给你挑选最流行的首饰头面。
若是雨天,我们躺在湖上小舟里,你伏在我的怀里,我们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