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鬼针草

末世屯粮日常 卷墨 2024-12-13 15:13:1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赵父接过赵一一肩上的水桶,侧身让她进来。

赵一一跟着赵父身后,来到家里的柴火间,赵父拉开离地面几十厘米土台上的大铁门,一条歪歪斜斜的台阶向下延伸着。

赵一一拿起放在墙上的油灯,随手将铁门关上,一起往下走去。

昏暗的灯光照亮了这些石板铺成的阶梯。

“妈,我回来了” 刘丽正在忙着擀面条。

“姐,你回来了”弟弟赵石从侧边的工作间探出了脑袋。

赵一一放下身上的背篓,将里面的火蜥、粟果,蛋全拿进厨房收拾去。

厨房只有2平方米,靠着墙的一侧有个大土灶,墙壁上嵌着一根大烟囱首通地面,连着一台油烟机,油烟机的电全靠赵父当初买的太阳能板提供。

“石头,出来帮帮你姐”赵父将水桶摆在了饮水机旁,只见那里还同样摆着3桶装满水的水桶。

“粟果,一一,你从哪里摘到的,我以为这附近早就被摘光了,你没有受伤吧。”

刘丽上下打量赵一一,发现确实没有什么外伤。

赵一一笑着回应母亲:“运气好,碰到一小片没被发现的。”

赵石走进厨房,帮忙清洗火蜥。

火蜥的鳞片很坚硬,不过赵石熟练地用刀划开腹部,将内脏去除干净,砍下火蜥的尾巴,去除多余的脂肪,抹上盐巴,这一大块肉做成风干肉够他们吃好几天了。

“石头,切点肉丝来,刚好煮面条”。

刘丽嘱咐了一声。

赵石将处理好的火蜥肉抬到地面柴火间里,用铁钩将它挂在梁上,也将火蜥尾挂在铁丝上风干,这样它就能保存很久。

粟果坚硬的外壳在赵一一用砍刀柄猛烈的敲击下裂了开来,露出里面粒粒饱满的果仁,果仁和稻米有点像,只不过没有稻壳包裹着摆了,但果仁上有湿滑的粘液,必须淘洗干净,放在赵父做的竹篾里放到地面去晾晒。

刘丽打开油烟机,油烟机发出了巨大的抽气声。

刘丽将火蜥身上的肥肉全部倒入锅中熬油,她将熬好的油全部铲到一个陶瓷的油罐里,接着把切好的大蒜沫,辣椒,火蜥肉倒入锅中翻炒。

顿时,一股奇特的香味弥漫开来。

赵一一从壁橱里拿出上个雨季做的腌黄瓜,从里面夹出几根,切成丝,码在盘里。

她又拿出了刚捡到的绿壳蛋,现在的蛋壳足有几厘米厚,十分不容易打开,这让她分外的想念以前的鸡蛋壳,不像现在打个鸡蛋都那么艰难。

“姐,别打开蛋,我想,我想吃水煮蛋,我还没吃过水煮蛋呢,我听学校的许沫说水煮蛋特别好吃。”

石头期待的看着赵一一这个弟弟末世的时候才五岁,现在也才十岁,对末世前的生活都没有多少记忆了,没有见过正常大小的鸡蛋,末世后更是没吃过几次蛋。

刘丽是不赞同姐弟俩吃鸡蛋的,家里现在有的鸡蛋都是赵一一从外面带回来的,每颗蛋都很珍贵。

旱季的蛋更难得,三足鸡在这个时候基本不产蛋了,这个季节它们都躲在地底巢穴中,得等到雨季,才能看到他们的足迹,偷它们的蛋,很可能就被它们暴怒啄伤,为了一颗蛋,可以追你二里地。

“也让我们家石头尝尝水煮蛋的滋味。”

赵一一将蛋洗了洗,一整个丢进了家里最大的那口锅,这蛋估摸着得煮半个小时以上。

很快刘丽就将面条捞好,放进大盆里,抬到了客厅的小餐桌去,说是客厅其实几根梁柱立在中间,大家只能拘谨的坐在柱子旁的空隙里,但这丝毫不影响能吃饭的快乐。

用炒好的卤子拌面条,赵一一能吃两大碗,配上酸脆的黄瓜丝,更是爽口解腻。

“姐,这火蜥肉真嫩滑,一点也不柴,就是太难捉了。”

赵石遗憾的咂了咂嘴。

“等明天,我就带石头去东面的山上看看,之前雨季末种的麦子看能不能收了”赵父吃完面条,担忧的说着。

村里大部分的田都在城墙根下,离村近,有点风吹草动,方便村里的自卫队救助。

“爸,那明天我也去帮忙”“不用,我和你弟弟两个人够了,男孩子就应该多锻炼锻炼”“那明天我和妈一起去外面转转,看能不能采到些草药,这天气太热了,需要煮点凉茶喝喝”刘丽也是这么想的,天气实在太热了,得煮点凉茶带着去干活,以防中暑。

说完话几人收拾收拾,都去睡觉了。

等太阳西沉,没那么晒的时候,赵一一几人将种了黄瓜,白菜,西红柿的种植箱放进了楼梯旁的简易版升降机。

赵一一将菜苗小心地摆在院中阳光较好但又不至于暴晒的角落。

赵父和石头则带上镰刀等工具朝着东边的麦田走去。

赵一一回到屋里,找出几个破旧却干净的布袋准备用来装草药。

刘丽也准备好了背篓。

两人出了门,一路上,枯黄的草茎在脚下发出沙沙声,偶尔还能看到几只瘦骨嶙峋的小动物匆匆跑过。

而另一边,赵父和石头来到麦田,大部分麦子都己成熟,但也有一些因为缺水略显干瘪。

庆幸麦子也是变异的植物,每颗麦粒有大拇指那么大,赵父和石头弯下腰,迅速地割起麦子来。

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滴落在干燥的土地上。

“石头,加把劲,今天收获多点儿,咱们接下来的日子就能好过不少。”

赵父边割边鼓励道。

赵石咬着牙用力挥舞着镰刀,“爸,放心吧。”

就在他们快要收割完的时候,天空突然暗下来,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过来。

原来是一群灰灰鸟,它们闻到了麦子的香味,想来抢夺食物。

赵父喊道:“石头,快将那边的稻草人点着”。

石头慌忙掏出石头慌忙从口袋里掏出火柴,冲向田埂旁的稻草人。

可是风太大,火柴刚燃起就被吹灭了。

石头急得满头大汗,再这样下去,麦子就要被灰灰鸟抢光了。

终于在尝试了几次以后火焰猛地蹿起,稻草人成了一个大火球。

灰灰鸟群见状,叽叽喳喳地叫着在空中盘旋,不敢轻易靠近。

赵父见状,赶紧招呼石头,将收好的麦子一起扛回家,幸好这块地就在村子的防御墙地下,发现灰灰鸟,村里的守卫赶紧敲响了城墙上的大鼓,以此来驱逐灰灰鸟。

地里还剩着点麦子,石头不甘心这么放弃,却被赵父死死的拉住往回走。

回到家赵石眼睛都红透了,这是家里人耗费了几个月的心血,又是浇水,又是施肥,结果就这样被这些该死的灰灰鸟嚯嚯了。

赵父拍了拍石头,柔声安慰:“再难的日子都过来了,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赵父故作轻松继续说道:“还省了我们的力气,明天还能去地里捡点麦穗。”

另一边,赵一一带着刘母出了村往西面的山地走去。

在一个都是石土沙砾的山坡上长满了叶片鬼针草。

赵一一和刘丽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些变异的鬼针草。

鬼针草的叶子比普通的要宽大许多,边缘呈锯齿状,黑色细长的刺散发着幽冷的光。

“小心它的刺,这刺有毒。”

刘母不安的提醒道。

赵一一谨慎地点点头,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夹子,慢慢夹住鬼针草的根部。

然而,刚拔出一株,周围的鬼针草像是受到了惊扰一般,疯狂扭动起来。

突然,从地下窜出一条巨大的变异蚯蚓,张开血盆大口就朝她们咬来。

刘丽镇定地说:“攻击它的嘴巴。”

说着,举起一根大木棍首首的戳进他的嘴巴里。

蚯蚓吃痛,更加疯狂地摆动身体。

她们死死的抱住了那根木棍,让蚯蚓无法挣脱,渐渐蚯蚓没了力气。

“妈,这蚯蚓怎么办。”

赵一一为难的看着地上的变异蚯蚓。

“一一,你知道吗,蚯蚓也是一味药,我们把她收拾一下,带回去晾干,等交易日拿出一部分去集市上换点东西”。

赵一一和母亲开始动手处理蚯蚓。

她们熟练地将蚯蚓开膛破肚,用沙土将血污擦干,抖干净,又找了些藤条将它捆绑起来。

塞在母亲的背篓里,用鬼针草盖好,两人才回家去。

两人在村口的土路上遇到了邻居许婶,她五十岁左右,因为末世过得不好看起来有 60 多岁,满脸皱纹,眼神浑浊,嘴唇干瘪,头发稀疏,身材佝偻,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看起来非常尖酸刻薄的面相。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是个可怜人,儿子媳妇外出打工,家里就剩她和一个男娃相依为命。

许婶一眼就瞧到了刘丽背篓里的鬼针草,不由的低呼出声,下一刻赶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刘丽朝她使了个眼色,让刘婶跟着她们一起回去。

赵一一回到家,就看到赵父和弟弟赵石用石臼在给麦子。

“爸,我们回来了”赵父抬眼就看到老婆和女儿灰头土脸的,衣服也刮破了,脸上也都擦伤了。

连麦放下手中的活,跑了过来。

拉起刘丽就察看了起来,赵一一早己经习惯了赵父的行为,倒是一旁的许婶尴尬的咳嗽了一声。

赵父才意识到,还有旁人在场。

刘丽笑着问许婶:“婶,你是有啥事”许婶不好意思的开口:“大妹子,是这样的,我看你采了一些鬼针草,能匀我一些不,我不白要你的,我拿东西给你换”刘丽知道许婶是村里难得的实在人,估计是为着家里的孙子才来换的。

赵家的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大家没作声。

“我拿萝卜干换,还有鱼,去年家里做的萝卜有剩,我就做成了萝卜干,你们别介意”。

许婶忐忑的看着刘丽。

“婶,说啥呢,我们刚好馋蔬菜了,是我们得谢你,鱼就不用了 ,留给田田长身体”刘丽从箩筐里拿出一小捆去了针的鬼针草递给许婶。

“哎,我回头就给你送过来。”

许婶浑浊的眼里冒起了水汽,她偷偷背过身子用袖子擦了擦,哽咽的说道。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