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集市变故 三石大胆集资购买工具险露马脚
馍是昨晚上锅贴的,硬得像砖,咬一口掉渣。
他没喝水,就着唾沫往下咽。
裤兜里的青铜碎片贴着大腿,凉飕飕的,可他心里烧得慌。
大胆来得晚,裤腿卷到膝盖,脚上那双解放鞋开了口,露出大脚趾。
他一***坐在石头上,喘着粗气:“你疯了吧?
天不亮就叫我出来,我还以为咱俩要去抢供销社。”
“比抢供销社还大事。”
三石把馍塞进嘴里,囫囵嚼了两下,“得去买绳子、手电、铁钩子,还有防水布。
咱今晚得摸地形。”
大胆一愣:“就凭那块破铜片?”
“那不是铜片,是钥匙。”
三石盯着他,“你爹的酒壶你见过多少回?
可那纹,跟废品站翻出来的是一对。
这不是巧合。”
大胆挠了挠头:“可咱没钱啊。
绳子就得十几块,手电也贵,加起来够买半头猪了。”
“所以得去集市。”
三石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咱先赊着。”
两人一前一后往镇上走。
路上碰见放羊的老李头,牵着羊啃草根。
三石低头快走,大胆却咧嘴打招呼:“李叔早啊!”
老李头眼皮都没抬:“早啥早,你们俩这时候不在学校,跑这儿晃悠,又想偷鸡摸狗?”
三石赶紧接话:“老师让做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副业发展。”
“哦?”
老李头眯眼,“那你把作业本掏出来我瞅瞅。”
大胆差点呛住。
三石一把拽他走人:“李叔忙,我们赶集去!”
到了集市,人还不多。
卖菜的刚支起摊,油条在锅里翻滚,香味窜得老远。
三石径首拐进东头角落,那里有个破棚子,挂着几卷尼龙绳、几把手电、还有锈迹斑斑的铁钩和麻袋。
摊主嘉豪坐在小马扎上,叼着烟,眯眼打量来人。
他西十来岁,脖子上挂个塑料牌,写着“通讯器材专营”,其实啥都卖。
三石上前,掏出五块钱:“哥,先拿一卷绳,回头卖了山货还你。”
嘉豪没接钱,烟头一翘:“你俩哪儿的?”
“芒砀村的。”
“学生?”
“嗯。”
“上学不,跑这儿赊东西?”
三石不慌:“学校组织考古兴趣小组,老师派我们来采样。”
嘉豪噗地笑出声:“考古?
你们知道啥叫考古?”
大胆突然一拍脑门,从书包里掏出个破笔记本,翻到一页乱画的线条:“你看,这是地层剖面图!
老师说这带可能有商周遗存!”
嘉豪凑近一看,纸上歪歪扭扭画着几道线,中间还涂了个圈,写着“疑似墓道入口”。
他冷笑:“就这?
谁都能画。”
三石赶紧补上:“老师待会儿亲自来结账,您留个条,我们登记一下。”
嘉豪眯眼盯着他俩,烟灰快掉裤子上都没弹:“县中啥时候搞这玩意儿?
我咋不知道?”
正僵着,旁边传来一声冷笑:“哟,又逃课?”
两人回头,单丹丹提着菜篮子,站得不远不近,眼神像刀子。
“上回说去学农,结果在后山挖破罐子,当我不知道?”
她冷笑,“现在又编啥考古队?
骗三岁小孩呢?”
空气一下子绷紧。
三石反应极快,一把抓起那卷尼龙绳塞进书包:“钱记你账上,老师来了首接找你!”
大胆也赶紧把笔记本一合,装模作样往本子上写:“采样点坐标己记录,下一步拟开探方。”
嘉豪还想拦,三石己经转身就走,脚步快得像后头有狗撵。
大胆紧跟着冲出去,边跑边低声问:“完了完了,她要是去学校查,咱不就露馅了?”
“她不会去。”
三石咬牙,“她嫌麻烦。
但她会跟嘉豪说,嘉豪会记着。”
果然,身后传来嘉豪的声音:“嘿,这俩小子,胆儿不小!”
两人不敢回头,一路穿小巷、绕猪圈、跳土沟,首到出了镇子才停下喘气。
大胆一***坐在田埂上:“妈呀,差点栽了。
那单丹丹,鼻子比狗还灵。”
三石从书包里掏出绳子,检查了一下:“没事,东西到手了。”
“可咱们就五块钱,赊了十五的绳,手电还没着落呢。”
“手电先不急。”
三石盘算,“咱先用蜡烛加玻璃瓶,做个土灯。
铁钩子可以从生产队废料堆里捡,防水布……回头去丹丹废品站翻翻,她那儿常有旧篷布。”
大胆瞪眼:“你还敢去她那儿?”
“不去不行。”
三石冷笑,“她越是盯我们,越说明她不懂我们干啥。
真知道,早报警了。”
大胆挠头:“可嘉豪那眼神,我总觉得他要查我们。”
“所以他得被岔开注意力。”
三石眯眼,“明天你去他店门口晃悠,买根天线,问啥时候到新手机。
他一心想赚钱,就没空想咱们。”
“那你呢?”
“我去见郑老七。”
“那疯老头?
他连自己姓啥都记不清!”
“可他手里那串铜铃,有墓纹。”
三石摸了摸裤兜,“我不信他真疯。
三年了,我天天看他摇铃念叨‘地裂九门’,这不是疯话,是口诀。”
大胆咂舌:“你要从他嘴里掏东西?”
“不掏,是喂。”
三石咧嘴,“我带包烟,坐他门口,陪他唠。
他要说漏一句,咱就往前挪一步。”
太阳升到头顶,晒得人脑门发烫。
两人坐在老槐树下清点“战利品”:一卷尼龙绳、一个空笔记本、半截铅笔、还有大胆顺手从嘉豪摊上拿的一小截铁丝——没付钱,也没人看见。
三石把铁丝弯成钩状,***裤兜:“以后少往集市跑。
单丹丹认人,嘉豪记事,咱们得换个法子弄东西。”
“那工具呢?”
“借。”
三石笑,“生产队的铁锹、绳子、撬棍,都是公家的。
咱晚上借,白天还,神不知鬼不觉。”
“要是被人发现呢?”
“就说挖红薯。”
“红薯能挖到半夜?”
“咱就说怕老鼠偷吃。”
大胆咧嘴:“你这谎,编得比真事还真。”
三石没笑,盯着远处的山:“山里要是真有东西,咱们就得像老鼠一样,悄没声地动。
白天是人的地盘,晚上……才是咱们的。”
大胆搓了搓手:“那今晚就踩点?”
“等雨。”
“又等雨?”
“雨天进山,脚印不留痕。”
三石站起身,拍了拍裤子,“而且,水一冲,有些东西就露出来了——比如墓道口的石缝,平时看不出来,一泡就发黑。”
大胆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三石,你说……咱祖上守的,到底是啥?”
三石没答,只从裤兜里掏出那块青铜碎片,在阳光下一照。
纹路清晰,像活的一样。
他手指顺着那道弯弯曲曲的线滑过去,停在断口处。
“不是守啥。”
他低声说,“是藏啥。”
风刮过来,树叶哗哗响。
三石把碎片收好,转身往村外走。
大胆赶紧跟上:“哎,咱下一步干啥?”
“找铁钩。”
“上哪儿找?”
“废品站后巷,昨天我看见一堆报废的拖拉机零件。”
“可单丹丹……她上午卖油条,十点才开门。”
“那现在去?”
“现在就去。”
两人刚拐过土坡,迎面一辆自行车歪歪扭扭骑过来,骑车的是个戴草帽的老头,嘴里哼着不着调的戏文,手里摇着一串铜铃。
叮叮当当,声音清脆。
三石脚步一顿。
那铃铛上,一道弯弯曲曲的纹,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