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异世初醒
顾念卿倏然睁开双眼,视线从斑驳的梁柱掠过,落在床榻旁破旧帘幔。
呼吸间生涩,胸口闷痛——一场突如其来的夜雨,仿佛隔世。
意识挣扎中,她理智地用掌心按住额角,努力理清记忆。
不是江城深夜加班,也不是案头辩词与灯火;而是架空的古代宅院,一个陌生的身体,外界混杂着呵斥与低语。
她感受到的,不止是身体的不适,还有一股离奇的信息混乱——自己变成了顾家庶女,身处身份低微、风雨飘摇的处境。
门口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是沈婆子,管事下人,态度一贯冷漠疏离。
她敲了敲门板,却并未推门而入,声音低低:“三姑娘,今日轮到您去祠堂抄录家规,夫人有话要带给您。”
顾念卿喉咙微涩,方欲应声,脑海竟闪现一阵模糊波动——一种混合着不屑、烦躁与逆来顺受的情绪,宛如丝丝缠绕。
不止是声音,更像是真实的心意。
“夫人有话要带给您”——话语很客气,情感却是冷漠,有对庶族风光不再的轻蔑,也有对自己的厌倦。
她静静凝视门口一瞬,恍若明悟:她能捕捉到他人的情感与态度,哪怕对方千般掩饰。
心事流动间一线微光,顾念卿突然意识到,自己拥有了能够“读心”的异常能力。
她快速整理思绪,把慌乱压在心底,迎着门口的脚步稳步坐起。
“谢谢婆子,我这便去。”
语气平静而礼貌。
沈婆子听见回应,门外情绪波澜又现:一丝惊讶和不满交织,仿佛对于顾念卿的顺从略感意外,又隐约希望能多添些麻烦。
这些散乱的情绪如细微涟漪,顾念卿轻而易举地“感知”到。
换下微湿的衣裳,她踱步至铜镜前,镜中映出陌生的自己——清瘦面容,眉眼间却带着一抹不惧的坚定。
她低声自语:“既然来到了这一步,至少我能分辨对我好的人和坏的人。”
屋外天光己亮,走廊低低传来一对母女的议论:“这庶女竟被夫人连夜罚了么?”
“是啊,听说抄家规抄到半夜。”
顾念卿出门,恰巧迎上二房的表妹顾惜芙。
她娇怯地停下步,眉眼间带着同情——话语是温柔:“三姐身体可好?”
但情感却掠过审视与幸灾乐祸。
顾念卿微微颔首,道:“多谢关心,己无大碍。”
她捕捉到对方藏匿的窃喜与妒意:庶族的受罚,能为嫡族增加优越感。
往日自己只是宅院角落的无声影子,如今却敏锐地触摸到这份人心的细腻波澜。
穿廊入侧堂,她也试图在庭院中适应新的世界秩序:家仆行走间,低眉顺眼,彼此对顾家庶族多有轻视。
院门口站着顾梓然,她的同族嫡兄,俊朗外表下藏着幽深目光。
他对她微微颔首,语气和缓如水:“三妹,这几日可还安好?”
顾念卿靠近他,只言片语间,他的情感如巨浪般涌现——疏离、审度,深藏一丝得意与警惕。
她听到的是体贴关怀的声音,心里却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蔑视与算计。
她仔细观察顾梓然的神态,眼底的微光并未逃过他的慎密。
“三妹若有困难,可多与我说,毕竟大哥在家自会给你撑腰。”
每个字都如同棋子落定,顾念卿心中暗自权衡:他不是真的要帮自己,只是想掌控她的选择与命运。
“多谢大哥。”
她声音平稳,目光澄清。
顾梓然眸色微凝,仿佛察觉到了她的变化。
这一瞬间,他的情绪波动格外复杂——既担忧,又有抑制不住的好奇和试探。
顾念卿收敛心念,握紧掌心。
她知道,从今往后,在这座权力与规矩交织的宅院里,她必须步步为营。
能“听见”人心的暗流,是优势,也是危险——必须把握分寸,不可显露蛛丝马迹。
一路走进祠堂,家规的墨香与尘埃混杂,桌旁己落座几名庶族姐妹。
大堂深处,穿堂风吹动青纱幔帐。
她入座,旁人投来目光,有惋惜,有厌倦,更多是漠不关心。
她能感受到众人的情绪如温度般漂浮,每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藏着或冷淡、或敌意、或期待的暗线。
案桌前落座的是管家周氏,嗓音冷硬,淡淡道:“都坐好了,抄录完才能离开。”
顾念卿垂眸落笔,指尖摩挲粗黄竹简。
每一行字,都如同一条制度枷锁,将她牢牢拴在这方天地——在现代社会寻求公平正义的她,如今只能在这规矩森严的宅院里学会自保。
抄书间,身旁的洛秀儿压低声音:“三姐,我昨夜听说夫人让您抄家规,怕是借机惩戒。”
洛秀儿的眼底藏着一抹真情,也夹杂着无力感。
她确实有些同情,却不敢真正介入庶族纷争。
顾念卿微笑道:“多谢秀儿,我自会应承。”
她能分辨出洛秀儿的怯意与善意,内心一丝温暖。
或许,这也是未来在宅院里能结交的一条善缘。
午后,抄录未竟,众人逐渐散去。
顾梓然再次路过祠堂,他目光落在顾念卿手中的竹简,佯装关切问:“三妹,夫人罚你,是不是因为昨日在花厅顶撞了她?”
顾念卿微微仰首,对视他的目光。
她“听见”他内心的震荡——试探、猜测,她若示弱,他便顺势打压。
若她强硬,他则审度下一步布局。
她选择取中而行:“昨日是我鲁莽了,愿受罚以明志。”
顾梓然的笑意淡淡浮现,情绪却隐隐收紧,他对顾念卿的不确定和藏在心中的竞争欲望让她感到一丝危机。
一旁的沈婆子再来催促,催着顾念卿去东厢收拾旧物。
她顺从离席,途经庭院时,有短暂空隙。
她问沈婆子:“婆子常年管事,一向稳重,可否教我些家中规矩?”
沈婆子面上笑着,心却冷如铁——她不想让顾念卿学得太多,又怕她无知惹祸。
顾念卿口中一句“还请婆子教我”,让沈婆子咬牙道:“庶女要谨言慎行,三姑娘久病,少与外客交往为宜。”
顾念卿点头,但她能感觉到管事下人对她的防备和无情——这宅院不是庇护所,更像是无形牢笼。
夜幕降临,小院一隅,顾念卿独自整理旧物,抚过枯黄衣裳和泛旧书册。
内心千头万绪,既有对新身份的恍惚,也有对自己能力的警觉:怎么用,何时用,谁可信,谁不能信——那是比考卷更严密的人心密码。
她想起现代司法的公正与不易,心底莫名升起一股倔强。
这能力不只是自保的利器,更是改写命运的机会,但她必须将之藏于无形,在权力、亲情、规则纠缠的世界里步步试探、步步成长。
墙角烛火悄然燃尽,窗外夜色如水。
顾念卿坐在屋内,慢慢舒展手心,指尖微微发颤。
她望向天边寥落星光,心中暗暗立誓:她会谨慎寻觅真正的盟友,也将沿着每一个心事的微光,未雨绸缪,在这新世界安身立命。
一种属于“顾念卿”的坚决在夜色中悄然生长,静静等待着下一个清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