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来,有时点一杯陆然手冲的绿茶,坐在靠窗的老位置上看书、整理照片;有时则只是和陆然闲聊。
从书中的故事,聊到旅途中的见闻。
苏言讲述着沙漠的星空如何低垂得像要坠落,海边渔村的晨曦如何染红整片海域,雪山林立的高原上空气如何稀薄而清冽。
他的语言生动,配上相机里那些令人惊叹的照片,让从未远行的陆然听得入了迷。
而陆然则向苏言介绍每本书背后的故事,哪些书最受镇上孩子们的欢迎,哪位老人定期来买某种类型的杂志,一本破损严重的旧书是如何被他一点点修复如初的。
他的叙述平和而细腻,充满了对这片小天地的热爱与珍视。
他们一个像沉稳的大地,一个像流动的风,却意外地契合。
这天,苏言兴奋地告诉陆然,镇上文化站采纳了他的作品,周末将举办一个小型摄影展。
“其中有不少是在风铃镇拍的,也有……你这书店的。”
陆然有些惊讶,随即由衷地感到高兴:“那太好了,我一定去。”
摄影展那天,小镇礼堂里比平时热闹许多。
苏言的作品被精心装裱悬挂,既有壮阔的自然风光,也有充满烟火气的人文纪实。
而陆然,在一组名为“静语”的系列作品前驻足良久。
那组照片,捕捉了书店在不同时辰的光影:清晨阳光穿过书架形成的道道光柱,午后猫咪在书堆旁打盹的慵懒,黄昏时灯光初亮、温暖一室的宁静……苏言的镜头,将他习以为常的日常,升华成了诗。
陆然在人群中寻找苏言的身影,看到他正被几个参观者围着讨论摄影技巧。
苏言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眼神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那一刻,陆然心中涌起一股陌生的、与有荣焉的骄傲。
展览结束后,人群散去。
苏言找到陆然,眼中还带着未褪的兴奋:“怎么样?”
“拍得太好了。”
陆然真诚地说,“尤其是书店的那些,我从来没想过,它在你眼里这么美。”
“因为它本身就很美。”
苏言看着陆然,语气认真,“而且,有让它更美的人。”
他的话意有所指,让陆然的心微微一动。
夜晚的小镇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月光如水银泻地,将青石板路照得发亮。
两人并肩漫步,谁也没有提议要去哪里,只是享受着这份宁静。
“看那边。”
苏言忽然停下脚步,指着书店的橱窗。
月光斜斜洒在橱窗内的书本模型上,勾勒出梦幻的轮廓。
“这个光线太好了。”
他举起相机,调整参数。
然后,他转向陆然:“陆然,你站到月光下面去。”
陆然愣了一下,依言走到月光下。
清冷的月光笼罩着他,让他看起来有些不真实。
“笑一下。”
苏言透过镜头看着他。
陆然下意识地露出了他惯有的、温和的笑容。
那一瞬间,苏言按下了快门。
咔嚓一声轻响,定格了月光下,陆然那灿烂得仿佛能驱散夜寒的笑容。
“给我看看。”
陆然好奇地凑过去。
相机屏幕上,他的笑容清晰而温暖,眼神明亮,背景是朦胧的夜色和熟悉的书店橱窗。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苏言眼中的自己。
“我……我有这么好看吗?”
他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
苏言收起相机,语气不容置疑,“这就是我看到的你。”
晚风拂过,带着凉意,陆然却觉得脸上有些发烫。
一种微妙的情愫,如同夜空中悄然绽放的烟花,在两人之间无声地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