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哪里有错误的话,各位乡镇长、局长、厅长请一定指正出来,拜谢大家

作者将为大家开放大脑存储柜

正备级放这

乡科级存这里

县处级请存这里

厅局级请您存这里

省部级及以上为您准备了单独的存储房间

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请站在这里!

咱们在读人数每上涨1万,我就在办公室摸鱼给领导们在正常更新进度之外加更10章!

也向大家征集一下配角的名字后续情节中一些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大家在这里可以给作者评论先评论的人先上岗啊,我会给大家写到我们的故事里去,让我们一起见证林耕野的成长!

北岳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的办公室内,林耕野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会议纪要,第三次修改措辞。

空调送着恒定的二十三度暖风,窗外十一月的寒雨敲打着玻璃,窗内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的轻响。他的一八零身高在这标准办公桌前显得有些局促,长腿在桌下不得不微微屈着。

“小林,这份纪要下午三点前要报给赵主任,抓紧点。”处长从他身后经过,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半个办公室的人听到。

“好的处长,马上就完。”林耕野应声道,手指在键盘上加快了几分。

来办公厅两个月,他已经熟悉了这里的一切——文件的流转程序、会议的座次安排、领导讲话的惯用句式,甚至每个处室人员喝茶的习惯。作为一个农学硕士,他原本以为自己会与土地、作物和数据打交道,没想到如今整天与文字、程序和人际关系周旋。

办公电脑右下角跳出一个小窗口,股市收盘了。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自己长期关注的几只农业股,三支涨停,一支微跌。若是此刻坐在证券公司的VIP室里,他一天的收益恐怕比在这里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很快又专注于眼前的会议纪要。上周五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讲话足足两小时,他需要将这两小时的内容浓缩成一千五百字,既要保留领导讲话的精髓,又要符合公文规范。

“……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聚焦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他读着自己写下的句子,总觉得有些隔靴搔痒。

会议上,副省长明明还讲到了具体的土壤改良技术和节水灌溉推广的难点,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最终在纪要里只能被一句“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概括。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他趁着去倒水的功夫看了一眼,是导师发来的消息:“耕野,你上次提到的北方秸秆还田技术障碍,我让团队做了组数据模拟,发你邮箱了,有空看看。”

他心头一热,比起修改这些永远改不完的公文,他更愿意去研究那些实实在在的数据。

回到工位,他迅速处理完纪要的最后部分,打印出来交给处长审核。趁着这个空隙,他点开邮箱,快速浏览导师发来的数据模型。秸秆还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曲线图,比任何股市K线都让他着迷。

“小林,”处长的声音把他从数据世界中拉回来,“这里,‘显著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改成‘扎实推进’,领导的讲话要稳,不要用太夸张的词。”

“好的,我马上改。”他接过文件,没有任何争辩。

这就是他两个月来学会的第一课:在省委办公厅,准确比精彩重要,稳妥比创新可靠。

下午四点,修改后的文件通过了审核,报送给了分管的副秘书长。一天的主要工作算是完成了,他轻轻舒了口气,开始整理桌面,将各种文件分门别类放好,密级文件单独存放。

同事们陆续开始下班,相互之间客气地告别,约定俗成地不询问彼此的去向。他因为是新人,总是最后一个走,要检查办公室的电源和门窗。

雨还在下,他站在窗前看了看被雨水模糊的街道,计算着回宿舍的路上的堵车时间。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赵为民,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却不失温和。

“赵主任。”林耕野有些意外,连忙站直身子。

赵为民摆摆手,示意他放松:“耕野啊,还没走?正好,我找你有点事。”

林耕野心里微微一紧。赵为民是他父亲的老同事,也是省委大院中少数几个知根知底的长辈。但在单位,两人心照不宣地保持着上下级的关系,从无逾矩之举。赵为民突然在下班时间到办公室找他,定然不是寻常的寒暄。

“工作还适应吗?”赵为民问道,声音比平时柔和几分。

“正在努力适应,谢谢赵主任关心。”

赵为民点点头,目光扫过林耕野整齐的办公桌,最后落在那本被翻得有些卷边的《公文处理规范》上。

“你来的这两个月,表现不错,严谨、踏实。”赵为民顿了顿,话锋微转,“不过,我和你父亲通过电话,我们都觉得,你似乎......没那么快乐?”

林耕野怔了一下,没想到赵为民会如此直接。

窗外,雨声渐密,敲打出这个初冬傍晚的寂寥。赵为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省委办公厅马上就要确定选调生的基层锻炼地点了,你有什么想法?”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