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山间雾气尚未完全散去,林曜便自然醒来。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在山村时,他需要早早起床干活。如今虽然不再需要为生计奔波,但生物钟依旧准时。而且,

他心中惦记着师父昨日“明日清晨来寻我”的嘱咐,更是不敢怠慢。他用井中灵水洗漱,

换上另一套月白道袍,将身份玉牌仔细系在腰间。推开院门,

清冽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浓郁灵气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翠竹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几只不知名的灵鸟在枝头清脆鸣叫。按照地图指示,他朝着后山更高处的“紫云洞”走去。

沿途遇到一些早起练功或做事的弟子,

依旧会向他这位陌生的“小师叔”投来好奇和恭敬的目光,

林曜渐渐也能稍微自然地点头回应了。紫云洞并非真的只是一个山洞,

而是一处位于险峻峰腰、被紫色云雾常年缭绕的庞大平台。平台上建有几间简朴的石屋,

屋外有石桌石凳,旁边是一小片药圃,种着些灵气逼人、形态奇异的草木。这里灵气之浓郁,

更胜静心苑数倍,仿佛吸一口都能增长几分力气。玄清子早已***在一方石凳上,闭目养神。

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却仿佛与周围的云雾、山石、灵气融为一体,

气息缥缈而深邃。“师父。”林曜走上前,恭敬行礼。玄清子缓缓睁开眼,目光温润,

落在林曜身上,微微点头:“嗯,时辰掐得正好。昨夜休息得如何?可还习惯?”“回师父,

休息得很好,从未睡得那么踏实过。”林曜老实回答,“观里一切都好,

就是……就是大家叫我师叔,有点不习惯。”玄清子闻言,不由轻笑:“辈分如此,

习惯便好。修行之人,不必过于在意这些虚礼,重心性,重修为。

”他示意林曜在对面石凳坐下,神色稍肃,道:“既然你已入门,今日起,

便需正式开始修行。我且问你,可知修行为何?”林曜想了想昨日路上师父所言,

谨慎答道:“修行是……修己身,悟天道,纳灵气,求长生。”“说得不错,但亦流于表面。

”玄清子颔首,“修行,乃是逆天改命之举。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田气满,

以凡人之身,行超凡之事。其路漫漫,遍布荆棘,非大毅力、大智慧、大机缘者不可成。

你需有心理准备。”林曜听得心神震动,认真点头:“弟子不怕苦,一定努力!”“善。

”玄清子道,“修行之始,在于引气。感气之后,需能将天地灵气引入体内,

沿特定经脉路线运转,炼化为可供驱策的自身法力,存储于丹田气海之中。此乃筑基之本,

万法之源。”“你昨日已能感气,甚至引动乙木灵气入体,天赋确然非凡。

但那是无意识之举,灵气自行散入四肢百骸,滋养肉身虽好,却无法积存炼化,不成体系。

今日,我便传你本门根本之法——《清虚吐纳诀》之引气篇。”玄清子声音不高,

却字字清晰,蕴含着某种奇异的道韵,直接印入林曜心田。“盘膝,五心朝天,闭目凝神,

舌抵上腭,含胸拔背……”他首先教导最标准的打坐姿势。林曜立刻照做,

在蒲团上调整好姿势。“意守丹田,即脐下三寸之处,想象其为一片虚无之海,亟待充盈。

”“放缓呼吸,一吸一呼,皆与天地相合。吸气时,意想周身毛孔张开,

引天地灵气如百川入海,汇入体内;呼气时,则想象体内浊气随之排出……”“然灵气入体,

杂乱无章,需以心念导之,循经而行。我清虚观基础引气路线,乃起于丹田,过会阴,

沿督脉上行,逾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至头顶百会穴;再沿任脉而下,经神庭、膻中,

重归丹田。此为一小周天循环……”“初时必定艰涩,经脉未通,灵气难行,

需以意念缓缓疏导,水滴石穿,

不可操之过急……”玄清子详细讲解着《清虚吐纳诀》的精要,

以及行气路线、需要注意的关窍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他讲得深入浅出,

许多玄奥的道理用最质朴的语言阐述出来。林曜听得如痴如醉,

努力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铭记于心。他虽然年纪小,但悟性极高,加之先天对灵气敏感,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