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异常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失恋的阵痛被一种更深邃、更冰冷的不安所取代。

王衔的生活依旧困顿,但关注的焦点己悄然转移。

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将所有空闲时间投入到那片希望渺茫的K线丛林里,而是像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数据挖掘机,疯狂地搜寻、整合着一切与全球健康、生物技术相关的信息。

他那间狭小的出租屋,墙上渐渐贴满了打印出来的新闻截图、学术论文摘要以及他自己手绘的关系图谱。

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打印墨水和老旧电脑散热风扇吹出的焦糊味。

网络世界,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

起初,只是一些零星的、被主流媒体轻描淡写或归咎于“季节性流感变异”的报道:欧洲某城市地铁系统因多名员工突发“严重乏力”而短暂停运;东亚某国报告数起年轻人“原因不明的心肌炎”病例,患者此前均身体健康;北美几个高校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免疫系统紊乱”症状……这些消息散落在信息海洋的角落,如同遥远星系的微弱脉冲,不易察觉。

但王衔以药学研究者特有的严谨和耐心,开始记录这些“脉冲”的频率和强度。

他注意到,这些事件的分布并非完全随机,它们似乎沿着全球航空枢纽、贸易航线悄然扩散,像某种无色无味的污染物,随着人和货物的流动而渗透。

更让他警觉的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于“净土生物”及其关联公司的正面报道铺天盖地。

这些报道口径一致地宣扬着生物科技的突破性进展,描绘着人类战胜疾病、延长寿命的宏伟蓝图。

它们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仿佛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与它们毫无关系。

一种诡异的割裂感产生了:一边是隐约浮现的公共卫生危机苗头,另一边是资本对生物科技巨头毫无保留的狂热追捧。

真正的震动,来自他几乎己经遗忘的大学同学群。

一天深夜,群里一个在云省某地级市医院工作的同学,突然发了一条没头没尾的消息:“最近怪事真多,几个年轻病人,查不出原因,就是持续低烧、乏力,免疫力指标一塌糊涂,像是……像是基因层面的异常。”

消息很快被撤回,随后那人打了个哈哈,说是夜班太累发错了。

但那一瞬间的流露,像一根针,刺破了王衔心中最后的侥幸。

他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人。

楼下便利店那个总是精神抖擞的老板娘,最近时常靠在柜台上打盹,眼窝深陷。

王衔去买烟时,随口问了句:“阿姨,身体不舒服?”

老板娘摆摆手,语气带着困惑:“也不知道咋了,就是累,睡不够,浑身没劲儿,去医院查又啥事没有。”

以前常去的那个烧烤摊,出摊时间变得不规律了。

熟识的老板苦笑着告诉王衔,不是生意不好,是合伙的伙计和他自己都感觉精力不济,干不动长时间的夜班了。

“邪门了,年纪轻轻的,像被抽了筋骨。”

老板嘟囔着,往烤架上撒着辣椒面,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确实有些晦暗。

“乏力综合征”、“不明原因免疫低下”——这些原本只在网络新闻里出现的词汇,开始像幽灵一样,在昆城的大街小巷具象化。

它们不再是遥远国度的抽象概念,而是变成了便利店老板娘疲惫的双眼,烧烤摊老板无奈的抱怨,甚至可能是某个前同事请假的理由。

王衔试图和林薇分享他的发现。

他编辑了一条长长的信息,谨慎地提到了那些新闻、同学的失言以及身边的迹象,试图说明一种可能性。

信息发出后,石沉大海。

几个小时后,他收到了林薇简短的回复:“王衔,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好好找工作,别想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我看你是压力太大了。”

看着屏幕上那行字,王衔沉默了。

他理解林薇的反应,在正常人看来,他这些基于碎片信息的推断,确实像失业失恋后产生的妄想。

他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信息茧房里,一个关注着升职加薪、房贷车贷,另一个则窥见了一个可能正在崩塌的世界边缘。

疏离感如同昆城的雨季,将他层层包裹。

他像一个提前察觉到地震征兆的动物,焦躁不安,却无法向仍在安然熟睡的人们发出有效的警告。

这天,他路过一家大型连锁药店,看到门口排起了不短的队伍。

人群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焦虑。

他凑近一看,药店挂出的横幅上写着:“新型广谱免疫增强剂,限额供应”。

排队的多是年轻人,脸上带着王衔在新闻报道里见过的那种疲惫感,以及一种急于抓住救命稻草的迫切。

他们讨论着哪种进口维生素效果更好,分享着从哪里能买到“更纯”的球蛋白口服液。

王衔站在街对面,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作为药学专业的人,他清楚这些所谓的“增强剂”在真正的基因层面的攻击面前,可能杯水车薪。

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利用悄然蔓延的恐慌获利。

或许,这本身就是战争的一部分——在摧毁大多数人的健康的同时,再榨干他们最后一点财富。

他回到出租屋,关上门,将外界的喧嚣与恐慌隔绝。

电脑屏幕上,他构建的异常事件时间轴与“净土生物”股价走势图几乎形成了完美的镜像关系:一方下跌(健康异常事件增多),另一方就飙升。

这不是巧合。

王衔深吸一口气,打开一个加密的笔记软件。

他知道,单凭这些间接证据,无法说服任何人。

他需要更首接、更专业的数据。

他想起了自己那份无人问津的药学硕士文凭,以及在中东工作时,为了优化烟草工艺而自学的大量生物化学数据分析技能。

这场静默的战争,己经将触角伸到了他的门前。

他不能再只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

他打开一个久未登录的专业数据库,输入了一系列关键词:人类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大规模异常、环境诱导……搜索框的光标,在昏暗的房间里,像一枚瞄准了巨大阴谋的十字准星。

寂静中,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狩猎,开始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